海外「留學熱」已持續多年,但赴海外「考公熱」,或許才剛剛開始。
2025年4月起,日本茨城縣正式取消公務員考試的國籍限制。這意味著,該地公務員向日本以外考生放開。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公務員考試「遇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是希望利用外籍人員的語言能力及國際背景,來幫助地方政府處理對外相關業務,促進文旅產業發展。
公職面向外籍人員開放,並非日本獨有。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有人選擇在當地工作,成功「上岸」地方公共服務部門。
和國內相同的是,「上岸」之路需要面臨層層考核、激烈競爭。不同的是,相對寬鬆、靈活的職場要求,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新加坡不少公共服務部門具有優惠購買組屋、居家辦公、醫療保障等福利,成為中國留學生在新求職的熱門選擇。」新加坡普利國際集團創始人王秋粟告訴南方周末。
海外「上岸」看似存在地理分隔,但公務員的穩定性、福利保障,使其成為國內眾多家庭眼中的「理想職業」。當這一邏輯被遷移到海外語境,公共服務部門自然成為一大熱門就業方向,受到留學生的廣泛關注。
「越勤勞越挨罵」
布里斯班時間上午九點半,剛參加完部門會議,陳子驍即將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我就職於昆士蘭州政府,所在部門名為『植被政策和立法』(Vegetation policy and
legislation)。」陳子驍告訴南方周末,自己日常工作內容是利用遙感監測工具,了解州內植被保護、違規用地等相關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
從墨爾本大學畢業後,陳子驍入職昆士蘭州政府已有半年多時間。他介紹,單位目前採取「十二小時彈性工作制」,上班時間設置在上午六點至晚上六點之間,每天於此期間任選七個小時即可。員工可以根據個人安排展開工作,除非當日有需集體參加的必要性會議(Compulsory
meeting)。
「上午九點半開始工作,十二點後進入午飯、午休時間;下午兩點多繼續工作,四點半準時下班。」這樣的時間安排,是陳子驍比較滿意的工作節奏。
據悉,陳子驍是通過昆士蘭州政府的管培生項目(Graduate
program)入職,該項目主要面嚮應屆畢業生群體。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通過管培生項目招聘工作人員的職能部門還有醫療、警衛、教育、財政等。
陳子驍辦公地點內景
「相較於其他方式入職州政府,管培生項目有著更全面且完善的培養計劃,晉陞渠道相對通暢。」陳子驍打了個比方,兩名同期入職的員工,非管培生職級若為P1,那麼管培生職級可以達到P2或P3,起點會高一些。
供職於日本地方中小學,2025年是安然來到京都的第三年。「2023年4月通過JET項目來到日本工作,目前在京都一所高中擔任漢語指導助手,主要協助授課教師進行日常教學。」
JET項目全稱為「外語指導等外國青年聘用項目」(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me),由日本總務省、外務省、文部科學省以及財團法人自治體國際化協會指導,各地方公共團體具體實施。每年面向世界各地進行招聘,分為國際交流員(CIR)和外語指導助手(ALT)兩類崗位。
上午九點上課,下午五點放學。每天排課三至四節,一節課約五十分鐘。「大多時候並不需要上台講課,扮演的是旁聽助教角色。」安然說,她的主要工作是糾正授課教師在教育教學、語法表達等方面的錯誤。此外,也有一門需要單獨教授的相關漢語課程。
「這份工作的強度相對較小。」安然坦言,一周工作四天半,全年有春假、暑假、寒假。她表示,自己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充裕的課餘時間有助於完成學業。「我的碩士、博士研究方向均與中日文化相關。能成為一名在日中文教師,既是學以致用,也感到十分驕傲。」
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著名的旅遊小鎮。王悅2023年入職哈爾施塔特旅遊部門,日常工作是為各國遊客以及本地居民提供旅遊信息諮詢服務。此外,還會接待來自中國各地的文旅部門訪問團。
在奧地利,崗位工作時長有著嚴格規定。
「我任職於達赫斯坦-薩爾茨卡默古特旅遊協會(Dachstein Salzkammergut
Tourismusverband)的區域經理崗位,每周工作時長不能超過40小時。」王悅形象地總結,「越勤勞越挨罵。」
剛入職時,她因為早到工位還被人事部門警告過。
HR不允許員工提前上班打卡,下班後逗留公司。勞動監管部門規定,用人單位若未遵守各崗位工作時長,將會面臨嚴重處罰。王悅表示,一周工作時間實際上未滿40小時,這個數字「只能少不能多」。
由於行業性質,王悅沒有固定的雙休日。但工作之外,她仍有充足時間到各地觀光。「我本身也是旅行愛好者,閑暇之餘會出門遊玩。欣賞別處風景的同時,也希望以遊客身份給工作帶來更多有益思考。」她說。
王秋粟介紹,朝九晚五、保證雙休是新加坡大多公共服務部門的「標配」。「在工作按時完成的前提下,員工還可以和單位申請居家辦公。」她表示,這項政策源於新冠疫情期間,之後便持續沿用至今。
「上岸」前有留學背景
如何在異國成功「上岸」,入職公共服務部門,與上述三人的留學經歷有較大關係。
「N1(日語能力測試最高級)考試接近滿分。」雖然擔任中文指導助手,但安然有著過硬的日語能力。她介紹,JET項目每年招收的工作人員,以供職於地方政府部門的國際交流員(CIR)為主。2023年,外語指導助手(ALT)在中國僅招收兩人,安然成為其中一員。
「學歷、日語水平、個人經歷,這是主考官最為看重的三大因素。」在安然看來,「我本科在國內主修日語,碩士及博士均就讀於日本TOP級高校,且研究方向為中日文化相關。」
安然供職學校的操場
僅外語指導助手(ALT)崗位,2023年就約有400人向日本駐華大使館投遞簡歷,前後歷經書面材料審查、筆試、面試等多個考核環節,競爭激烈。
和日本公務員終身僱傭制不同,雖然JET項目人員同樣隸屬於公共服務部門,但本質上是文化交流屬性,最長服務時限為五年,採取「一年一續」的方式。2024年11月,日本駐華大使館在官網發布2025年度JET項目招聘啟事及應聘方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外語指導教師(ALT)2名,國際交流員(CIR)8名。
在被問及「從事這份工作最有獲得感的時刻」,安然說,是看到學生漢語演講比賽第一名。在日本高中,外語選修除了漢語,還有英語、法語、德語等。「這些孩子之所以學習漢語,是對中國文化有一定興趣。可以成為他們的老師,我很自豪。」
「據我觀察,不少國內朋友畢業後會考慮在澳大利亞『闖一闖』。然而,這邊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國內完成本科學業,碩士在澳大利亞攻讀環境相關學科,能留下來從事專業對口工作,陳子驍認為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他向南方周末分析,州政府、大企業的熱門崗位,普遍存在數百人競爭、多輪筆面試的情況。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會優先考慮本地居民。「入職當年,昆士蘭州政府管培生項目錄用了約80名新人,華人或中國留學生目測只有2-3名。」陳子驍說,非白人在澳大利亞不具備求職的天然優勢。
因此,融入集體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辦公室內的亞洲面孔並不多見,讓陳子驍曾心生疏離感。好在同事友善且耐心,譬如解釋方言、俚語等特殊表達,協助解決棘手問題等。而他也積極利用各種場合互動,展示自己在集體中的獨特性。
據悉,入職管培生項目的頭兩年是「考察期」,如無重大工作失誤,州政府將同員工確定長期聘用關係。
王悅同用人單位亦是長期聘用關係。和其他兩位「外籍公務員」不同,她的考核流程要簡化得多。從投遞簡歷到負責人面試,錄用offer很快就確定了下來。
「中國人身份,操持一口流利德語,在奧『留學+工作』多年,這是我能被選上的關鍵原因。」王悅說,隨著亞洲赴歐赴奧旅客日益增多,當地旅遊部門亟須相關背景的人才。但從錄用到正式入職,王悅又等待了長達六個星期之久。
在當地,用人單位僱傭一名外國人,需要向地方勞動部門充分解釋「為何是外國人而不是本國人」。等待入職期間,王悅收到其他公司發放的offer,權衡之下選擇了放棄。「當時是新冠疫情後當地旅遊業迎來的小高峰,我看好這一行業的前景。」
目前,王悅是團隊中唯二的外國員工。從初出茅廬的普通職員,成長為統籌工作的區域經理,光鮮之外,王悅分享了艱辛的「另一面」。
「因為膚色相異,有個別遊客或居民質疑我的業務水平。很多時候,交流困難是因為同德語方言對話不暢。」為此,工作之餘她會參與到地方的各種活動中,了解區域文化,破解溝通層面的困難。
2025年5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2025 出國留學藍皮書》,在「留學國別環境指數」排名中,新加坡高居第二位。
「越來越多中國家長選擇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學,並且低齡化趨勢明顯。」王秋粟說,就她所接觸的中國留學生,至少有六成會優先考慮本地就業機會。待遇良好、福利體系完善的公共服務部門,正吸引不少中國留學生的關注。
穩定但不意味久留
針對外籍務工人員,各國均有一定的工作簽證(即「工簽」)要求。但對象若有本國留學背景,或就職於公共服務部門,限制門檻則會弱化不少。
安然介紹,JET項目的赴日工簽不需要操心,基本由日本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全程辦理。中日兩國往返機票,還能享受到全額報銷優惠。「其他福利有交通補貼、租房補貼等,前者全額報銷,後者可報銷約1/3金額。」
目前,安然的薪資待遇約為35萬日元/月(約合人民幣1.7萬餘元)。對比工齡相近的日本上班族,這一工資水平並不遜色。她向南方周末表示,JET項目適合精通日語,謀求海外發展的求職者。尤其是有志於中日文化、中日貿易等相關工作的年輕人,可以很好地促進對雙邊關係的理解。
聊到五年服務期滿後的打算,她說,或許會留下來看看其他機會,也有可能尋找各高校專業相關的教職。
「不太想回國卷,目前已適應在澳大利亞的工作及生活節奏。」談及職業規劃,陳子驍笑了笑。
據澳大利亞教育部門相關規定,海外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完成碩士學業後,可申請2-3年的工簽。找到穩定的工作崗位後,還可以進一步申領綠卡(即「永久居留」)。
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各職能部門的管培生項目具有一系列福利保障,包括永久職位承諾、12個月後自動加薪、每周限定工作時長、遠程辦公、各類休假安排等。入職第一年,陳子驍的薪酬標準為7.5萬澳元/年(約合人民幣35萬餘元)。
澳大利亞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全職工作者的中位數年薪約為6.5萬澳元。受工齡增長、崗位調整等因素影響,管培生項目崗位年薪將有進一步提高。「未來不排除申請在澳洲永久居留。」陳子驍說。
三人之中,王悅在國外待的時間最長。留奧12年,在從事旅遊業之前,她還從事過中德、中奧相關的進出口貿易工作。
哈爾施塔特附近的戈紹小鎮
「在奧畢業的留學生,允許有一年時間留下來找工作。落實好工作單位後,非歐盟國家人員需辦理工簽『紅白紅卡』。」王悅介紹,辦理此卡的硬性條件是有穩定僱主接收,有效期限為24個月。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後,則可申請「紅白紅卡+」。
王悅目前持有的工簽是「紅白紅卡+」,並且計劃申領綠卡。她表示,綠卡主要是便於長期逗留奧地利,但對於職業生涯,她萌生了新的想法。「這份工作固然穩定,但我是獨生子女,以後還是想多一些時間回安徽陪陪家人。」
她說,最理想是與中奧旅遊或貿易相關,並且能經常往返國內的工作。雖然在異國「上岸」不易,但遠在大洋彼岸的家鄉,還生活著自己所惦念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