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 8 月

一周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个啥病?

近日,广东佛山、广州、阳江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不少人对这个疾病名称感到费解。据相关资料介绍,“基孔肯雅”这个词是由音译而来,原本意思是“痛到扭曲”。

7月27日,广东疾控通报,从7月20日到26日,广东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消息一出,引发人们关注,这个名字拗口的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一周就新增了近3000病例,传染性很强吗?

其实,基孔肯雅热并非新病。其实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

本轮疫情也是因为输入性病例引起,虽然广东累计报告4824例病例,但均为轻症,且已有3224例人治愈出院或解除观察。而且资料显示,基孔肯雅热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的正常接触并不会传染该病毒。

北京疾控表示,我国目前由输入病例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主要出现在南方部分省份。北京市没有埃及伊蚊,所以北京市居民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极低。即使有病例输入,只要做好防蚊灭蚊和个人防护,就可以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传播,这种疾病完全可防可控。

一周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个啥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