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太平洋沿岸50多億海星因長達10多年的神秘流行病死亡,近日科學家聲稱解開謎題,答案是同樣會感染貝類的扇貝弧菌(Vibrio pectenicida)。
《美聯社》報道,自2013年起1種神秘海星疾病爆發,引發從墨西哥到阿拉斯加的大規模海星死亡。這場疫情已摧毀了20多個海星物種,至今仍在持續。
8月5日發表在《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上的研究指出,扇貝弧菌是海星死亡兇手。研究人員花了10多年才找到病因,中間經歷許多曲折。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研究作者、哈卡伊(Hakai)研究所專家普倫蒂斯(Melanie Prentice)表示,早期研究暗示病因可能是病毒,但事實證明科學家最初關注的濃核病毒(densovirus),實際上是健康海星體內的「正常居民」,與疾病無關。
其他研究錯過真正兇手,因為研究人員研究的是死亡海星組織樣本,而這些樣本不再含有包裹器官的體液。
最新研究對海星名為體腔液的液體進行詳細分析,才成功發現扇貝弧菌。
現在已知道原因的科學家,能採取措施幫助海星。普倫蒂斯說,科學家可以測試哪些剩餘海星仍然健康,並考慮是否將它們重新安置,或將它們圈養繁殖。
普倫蒂斯補充,科學家也可以測試某些海星是否具有天然免疫力,以及益生菌等治療方法是否有助於增強海星免疫力。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