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500年!《達·芬奇密碼》被英國牙醫破解

藝術本身就蘊含著多重解讀或詮釋; 近期,英國一位牙醫在審視達芬奇西(Leonardo da Vinci)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這幅史上最具標誌性的畫作時,就發現了隱藏密碼。

這幅如今眾所熟知的維特魯威人是達芬奇在1490年,受到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著作啟發而創造出的作品。

維特魯威在其著作「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中,探討了人體最理想的對稱性,指稱肚臍是人體的中心點,其他一切都從肚臍延伸出去; 「如果一個人平躺著,」維特魯威寫到,「⋯⋯雙手雙腳延展伸直,以肚臍為中心用圓規劃個圓,那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與以此畫出的圓周接觸。」但這並非是維特魯威注意到,唯一能符合人體的形狀:「正如人體能呈現一個圓形,我們也能從中找到方形。 如果我們測量從腳底到頭頂的距離,然後將這距離應用到延伸的手臂上,會發現手臂延伸的寬度與身長高度相同,從平面看呈現了一個正方形。」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達芬奇的這幅創作於維特魯威提出這想法幾個世紀之後的畫作,展現出人類的確能符合維特魯威的描述; 不過,如ArtNet所報道的,這位博學的文藝復興大師,很可能在他的畫作中,隱藏了第三種形狀,而這形狀直到最近才被人們注意到。

發現這新形狀的牙醫麥克斯威尼(Rory Mac Sweeney),在《數學與藝術期刊》(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Arts)上發表了他的發現,麥克斯威尼聲稱達芬奇這幅著名畫作,透過第三種形狀《融入了現代人對最佳生物結構理解的幾何原理》; 這第三種形狀則是位於男人兩腿間,以肚臍為頂點的等邊三角形。

ArtNet新聞報道指出:「根據麥克斯威尼⋯⋯這個三角形,可應對到(牙醫)所謂的彭維爾三角(Bonwill's triangle),也就是由兩側髁突中心和下顓中切牙的切端這三個點組成的三角形。」

達芬奇的作品《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 路透

達芬奇的作品《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 路透

彭維爾三角的概念,源自於彭維爾(William Bonwill)博士在1864年發表的牙齒咬合研究論文,該論文針對「4000顆活人假牙和6000個頭骨」進行研究,為假牙形狀建立了標準; 紐約大學牙醫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New York Institute of Stomatology)將這發現描述為是「基於等邊三角形所形成,最接近完美的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