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被抓以來,少林寺一直處於風口浪尖。近日,該寺新住持推出多項新規「去商業化」,導致爆發離職潮,引發網路熱議。
綜合陸媒消息,近日,少林寺新住持印樂推出多項新規「去商業化」,叫停了武僧全球商演;關閉寺院內掃碼功德箱、高價香火攤位及線上淘寶店,改為免費供香或隨緣布施;取消僧人與商業收入的直接關聯,切斷此前通過帶貨、演出分紅的渠道。
印樂要求和尚們4:30起床,每日打坐、練武、誦經、素食,參與種地、修房等體力勞動,周末及節假日不得離寺,探親需請假且限一周等,導致約30人集中離職。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離職群體主要包括三類:依賴商業活動的武僧、員工,習慣寬鬆管理的年輕和尚,以及部分幻想成為「網紅武僧」的年輕和尚,因無法適應從「直播間喊麥」到「田間插秧」的轉型而選擇離開。
8月5日,標籤為「少林寺離職潮」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網友說,「少林寺新任住持的位子還沒坐熱,廟裡的和尚就開始陸續『跳槽』了。據說頭一天就走了三十多個,這幾天辭職報告還在不斷遞上來!這波辭職潮,看得人還挺感慨!」「少林寺就是個大工廠,廠里的待遇好,就掙破頭要進去,新的廠長上任大改革了,發現福利待遇不好了,辭職的員工就多了,挺諷刺的。」
「說清楚,還俗還是離職。少林寺是公司還是寺廟啊,寺廟也叫離職,真是活久見了。離職後能夠隨便投靠到其它寺廟嗎?」「和尚辭職!原來他們是上班,不是去出家!怪不得很多時候是有私利己之心的,也許有時候本身就不是純凈的……」
「和尚本來就是要念經參禪打坐。進了寺就是過苦日子的,不是來享福的。參與農耕,沒手機娛樂,難以忍受寺廟生活,選擇離去是最好的。」「有幾個是真和尚呢?」「現在的和尚還有幾個信佛的,都是生意。」「體制內和尚受不了了。」
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