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即將實施的社保新規,核心在於廢除之前「默許」的自願棄保,將社保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
每個月繳納的社保主要涵蓋五大險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我們能從新規中明確感知到社保賬戶存在壓力,主要來源就是養老與失業險的支出。
這兩項比較敏感,經常看期神文章的朋友應該不需要我去細說了,畢竟上次通過社保局公開數據分析待就業率,就被關了半個月小黑屋。
結論就是社保支出在可以看得到的未來里,必定會持續爬升,但是現階段很多年輕人選擇放棄繳納社保,今朝有酒今朝醉,享受當下,不去為老齡化社會買單。但是我們得清晰地認識到,社保的池子本質上也是類龐氏,如同資管產品的資金池,是需要通過消耗當下年輕人的流動性,去代際補貼老年人的,畢竟老年人當時繳納的社保,也是在補貼他們的父母輩。
我們社保基金其實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都非常好,無奈通縮帶來的支出成本過高,無法實現收支平衡,因此新規的強制繳納,就應運而生。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另類的稅種。哪怕上周五給國債徵稅,或者不久的未來對黃金徵稅,作為第一大多頭的我都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逆周期品種必須要在通縮期里為順周期部分買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這本身就是逆周期調控的意義。但是社保面向的徵收對象,我認為是當下最困難的群體,這無疑是傷害實體經濟、飲鴆止渴的最直接表達。
大企業,高薪群體並不會迴避社保,因為這只是收入中很小一部分,之前簽訂自願棄保的往往是小微企業,僱傭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以餐飲業為主,本來在下行社會中做生意就難,禁酒令後再來強制社保,錢從哪來呢?都不是開福利院的,無非兩種選擇,一是與員工協商降低工資,轉成社保,但是要知道本來這部分員工的工資也就三四千,扣掉社保每個月生活支出都無法覆蓋;其次就是裁員,降本增效,甚至關門大吉。這勢必會導致待就業率的承壓,最終還是會反噬社保支出。
京東可好,為了自身的ESG表忠心,給所有員工上社保,這有集團資金做支撐,本質上還是變相尋租,而且我相信這些政治正確的大企業在未來會通過平台優勢把這部分支出賺回來,一邊開著「七鮮小廚」與小飯館爭利,一邊用社保把小飯館打趴,真牛逼,這就是我們的頭部平台企業,高新科技我唯唯諾諾,與民爭利我重拳出擊。
各位也別笑,能看得到這篇文章的你們,註定不會是第一波低收入受害者,但是你得想明白,當社保賬戶在很長的未來里都無法平衡的時候,你的退休時間也許也會被無限度延期。
其實傷害最深的,還是那一批父母沒有養老金,自己卻要出來打工掙錢的低收入群體,沒有得到代際補貼的同時,還得轉移支付。
給老年人降降養老金吧,畢竟改革開放最美好的三十年紅利期,他們都享受過了,也讓年輕人跳跳廣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