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8 月

北京住宅用地土拍成交額增37%,久違「砸蛋」聲回來了

北京住宅用地土拍成交額增37%,久違「砸蛋」聲回來了

「過去一周來看房的人挺多的,每天來訪量大約是之前的兩倍。」北京昌平一個樓盤售樓處的人士說。

8月8日晚間,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印發樓市新政,符合條件的家庭在北京市五環外不再限制購房套數,並加大了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新政實施一周以來,北京五環外的新盤受惠較大。

此外,購買五環內商品住房的政策保持不變。即京籍居民家庭五環內限購2套,在北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的非京籍居民家庭五環內限購1套。

北京鏈家研究院院長高原分析稱,此次新政的主要變化是對於已符合北京市限購政策家庭而言,在五環外購置住房不再限制購房套數。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政策調整僅解除了五環外購置住房的數量上限,對社保年限等北京市購房的基本門檻未做調整。

如今,五環外已經成為北京住宅銷售的「主力軍」。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今年1至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套數中,五環以外的佔比超80%,是新房市場的絕對成交主力地區。二手住宅成交套數五環外佔比也超50%。

近年來,北京五環外新房供應集中,且未來仍為供地主力,限購調整後,部分高庫存板塊去化壓力將有望緩解。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新政信號意義明顯,限購政策優化也有利於提振市場預期,推動住房需求加快釋放。

從線上點擊等指標來看,新政發布後,購房活躍度有了明顯提升。58安居客平台數據顯示,新政發布後的周末(8月9日-10日),新房、二手房的日均點擊量與本月前10天相比有明顯增長,其中新房點擊量日均水平較本月前10天相比提高14.1%;二手房提高14.5%。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新政後的首個周末,北京新房及二手房網簽數據表現平穩,新建商品住宅分別成交83、92套,二手住宅分別成交178、116套。考慮到網簽存在一定滯後性,預計隨著時間的推進,市場交易活躍度將有所提升。

久違的「砸蛋」聲

8月13日上午,在北京北五環外的某售樓處,項目沙盤前圍著不少正在聽講解的購房人,休息區的沙發幾乎被坐滿,樣板間人來人往。

在大廳,傳出了成交客戶砸金蛋的聲音。據一位銷售人員介紹,新政發布後的周末,單日到訪了超200組客戶,當天就有人訂房。

位於北京朝陽的一位我愛我家門店經理表示,新政後的首個周末,該門店帶看量較前一個周末增長約20%。「店裡經紀人又忙起來了,有的經紀人周末帶看了3-4組,而此前周末,有的經紀人只帶看了一組。」上述經理稱。

8月12日,一位在北京朝陽購得一套改善型住房的人士說,帶他看房的經紀人過去三個月「未開一單」,每個月僅能拿到基本工資。如今終於實現了下半年的「開門紅」。

根據走訪,目前已有部分樓盤針對目前回暖態勢,計划進一步推出更多促銷活動,以期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加快銷售進度。

一位券商房地產分析師表示,從單個項目和局部市場來看,新政的提振效應已經初顯,但從全局來看,政策影響相對溫和,市場整體較為平穩,還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此時發布政策,或有望促進市場回穩。」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本次樓市寬鬆政策發布非常及時。最近幾個月,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數據下降,特別是7月份,新房二手房成交數據均出現下行。」

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304萬平方米,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期二手住宅成交超10萬套,同比增長12%,整體表現平穩,但7月新房、二手房市場出現轉弱跡象。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北京此次政策調整以 「去庫存、穩預期」
為目標,短期內有效激活市場,但長期仍需依賴經濟基本面改善和居民收入預期修復。

張大偉認為,每年市場的7-8月都是慣例的淡季,往年樓市的政策基本出台在9月份,而今年在市場慣性下調的情況下,提前出台政策,對市場信心有明顯影響,在前幾周成交量下調的情況下,本周成交量基本穩定,看房量也保持了上行,有助於市場見底企穩。

「市場交易的增加可能會對二手房價格起到一定的維穩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暢通置換鏈條。」一位地產分析師表示。

上半年住宅用地土拍成交額增37%,新「地王」誕生

從近期市場情況看,北五環特別是海淀等熱點五環外項目受到政策利好較大,看房量有明顯上漲,其他區域波動幅度不大。

據多位地產專家分析,本次政策受益最大的是置換需求,對新房的提振作用高於二手房。對於開發商而言,新政也是個積極信號,將促使其加快項目建設和推盤節奏。

土拍方面,今年上半年,北京共成交22宗住宅地塊,合計成交金額為1005.6億元,突破千億規模。相較之下,2024年上半年,北京成交了19宗住宅地塊,住宅用地成交金額為732.36億元。

這意味著,今年北京住宅用地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成交金額增幅為37.3%。

從溢價項目來看,今年上半年成交的22宗住宅地塊中,溢價10%成交的有7宗。其中朝陽區有1宗、海淀區有4宗、通州區有2宗。其中,臻澐、建發海晏、中海麗澤叄號院、招商序、金茂滿曜、保利朝觀天珺、招商朝棠攬閱等已經取得預售許可證。

可以看出,海淀區的地塊在溢價率方面「拔得頭籌」。

從成交量來看,自2025年以來,海淀區新房供應量已超3000套,成交量接近1500套,成為北京新房市場供應和成交量最高的區域,成交均價為9.8萬元/平方米,也達到了近年來的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區誕生了新「地王」。

3月18日,海淀區樹村地塊出讓,吸引十餘家房企參與競拍,最終中海以75.02億元競得該宗地,溢價率27.93%,樓麵價約10.23萬元/平方米,這刷新了北京單價記錄。

地塊位於北五環外,距離地鐵13號線上地站步行約1.2公里。該地塊所處上地板塊,兼具產業優勢和學區優勢:距離騰訊、網易、百度、新浪等互聯網大廠聚集的後廠村區域較近,擁有較高購買能力;此外,區域內分布有上地實驗小學、清華附中上地學校、二十中學等。

除了樹村地塊外,海淀其他的地塊同樣溢價率較高。其中,朱房村兩處地塊溢價率分別為17.33%、25.04%。

華北某房企人士對此表示,北京上半年土地出讓的熱潮是樓市利好政策持續發酵的結果。

全國僅北上深保留部分限購措施

「此次政策出台後,引起了一些誤解,即認為北京取消了限購。這個表述其實是有所誤導的,至少對政策理解是不準確的。因為北京並沒有取消限購,而是優化了限購。換句話說,到北京購房還是需要滿足兩年社保的,或者說至少得工作兩年。」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解釋道。

根據梳理,自2024年2月以來,北京市已經出台了至少6次房地產「新政」。

2024年2月,通州實行「雙限」鬆綁,在通州購買商品房的購房者,只需符合北京市限購條件即可,不再要求在通州落戶或納稅、社保滿三年;一個月後,北京取消了「離婚家庭三年內不得購房」的限制;2024年4月22日,再度放寬離婚人群購房政策,規定「離婚不滿一年的房貸申請人,如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成套住房,執行首套房信貸政策」。

2024年4月30日,北京首次放寬五環外的限購政策,允許符合購房條件的人士,在五環外增購一套住房。

2024年9月30日,北京進一步放寬限購條件,非京籍家庭購房社保年限縮短,其中五環外由五年變為兩年、五環內由五年變為三年。

截至目前,全國執行限購政策的只剩下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海南部分地區。相比較而言,北京對社保要求更高,但本地戶籍在五環外已不限購買套數,上海全域仍限制套數。

具體來看,上海戶籍家庭限購兩套住房,戶籍單身人士限購一套住房,戶籍單身人士但育有一名未成年子女的限購2套住房;對非戶籍家庭和個人,在上海繳納滿3年社保、個稅,限購一套外環住房。

對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表示:「去年一線城市購房限制性政策鬆動調整,除廣州全域解除限購外,京滬深三城市依然保留核心區限購,外圍區域有條件放開,今年以來京滬外圍項目銷售去化壓力凸顯,為行政性限制措施逐步退出市場打開了空間和可能性。」

「通過『核心區嚴控、郊區鬆綁』的差異化策略,既可以消除投機顧慮,又能滿足合理自住購房需求。通過釋放郊區購房需求,既能緩解庫存壓力、提振經濟,又能服務於人口疏解、區域協同等戰略目標,成為房地產市場因城施策的風向標。」楊科偉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