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的美俄阿拉斯加峰會短短數小時就落幕。川普(Donald Trump)跟普京(Vladimir
Putin)各自在兩位幕僚和翻譯人員陪同之下進行了大約3小時的會面,隨後兩人一同花了12分鐘見記者。普京先談了大約8分鐘,先講美俄歷史,再稱如果2022年的美國總統是川普,俄烏戰爭就不會發生,他亦提到戰爭的「根本原因」需要解決--很明顯,普京沒有給川普任何重要讓步。
川普在記者會上看起來卻有點一臉死灰、沒有什麼笑容,只簡單講了3分鐘,聲稱會面「極為富有成效」「同意了很多點」。他表示,「只剩下極少數的議題尚未解決,其中有一些不是那麼重要。有一項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我們有很大的機會能夠達成。」
「在達成協議之前就沒有協議。」川普表明會打電話給北約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告訴他們會議結果,最終還是要由他們作決定。
川普在會面之後同普京一起見記者。(Reuters)
普京和川普都沒有回答記者提問。記者會結束時,普京用英文邀請川普下次見面在莫斯科見,川普則稱他有可能會因此受到一些批評,「但我認為這或許有可能發生」。
川普在阿拉斯加逗留了6個小時便離開。在當地時間午前午後舉行峰會,川普和普京兩人也沒有一起用餐。
在會面之始,雙方大概都抱有一些樂觀期望。川普在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迎接普京,還為普京鋪上了紅地毯,兩人見面有講有笑,非常親切。川普安排了B-2轟炸機和幾架F-35戰鬥機在普京走紅地毯時飛過上空,展示美國力量,但同時就邀請普京坐上他的總統座駕一起到會面場地,俄方準備好的專車得物無所用,這則是川普用來展現跟普京好友的動作。
2025年8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Alaska)安克雷奇(Anchorage),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左)在美軍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舉行會面,就結束俄烏戰爭進行談判。(Reuters)
本來雙方是由特、普二人先單對單見面,然後才有其他官員加入。然而,這次一開場就是各有兩位官員陪同的峰會。俄羅斯一方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曾任駐美大使的俄羅斯總統外交助理烏沙科夫(Yuri Ushakov),美國一方則是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川普多年好友兼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後者多次親訪莫斯科跟普京見面。
隨同普京而來的還有有美國受教育背景的俄羅斯總統投資特使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負責應對西方制裁的財長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以及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Andrei
Belousov)。很明顯,普京期望如果會面有突破,能夠說服川普同意普京此前向威特科夫提出的烏克蘭停火方案的話,接下來他要談的就是未來美俄經濟合作、解決西方制裁的問題,以至美俄的軍備控制相關事務。
不過,從會面最後似乎草草了事的情勢來看,普京的期望並沒有成真。
川普和普京會面有兩國高層參與:俄羅斯一方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左二)、曾任駐美大使的俄羅斯總統外交助理烏沙科夫(Yuri Ushakov,左一),美國一方則是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川普多年好友兼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Reuters)
本文出街之時,川普有沒有打電話給歐洲盟友,又或者相關通電的內容也未見消息。然而,川普在會後就跟福克斯新聞台(Fox
News)進行了獨家訪問。
期間,川普聲言普京同意他2020年的選舉舞弊陰謀論,認為郵寄投票是舞弊原因。正如在記者會上說當年有川普在任就不會有戰爭一樣,普京也在言詞上努力討好川普。
川普聲稱他會給兩人會面「10分滿分」。但他卻表示,這是指兩人相處很好,兩個核大國能夠互相共處,似乎不是指烏克蘭問題。
主持人Sean
Hannity問及俄烏土地交換,以及給烏克蘭非北約的安全保證的問題,川普則表示他有同普京談判這些議題,「而且在這些問題上,基本上我們已經大體上同意了。」可是,川普卻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峰會之後,川普接受福克斯新聞台專訪。(視頻截圖)
根據威特科夫8月6日訪俄見完普京回來彙報的訊息,普京對於停火的要求就是要烏克蘭撤出整個頓巴斯,當中包括頓涅茨克州(Donetsk)剩餘25%還控制在烏克蘭手上的土地。此地區佈滿烏克蘭2014年建設至今的防線。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據報曾形容如果交出此地就等同於向俄羅斯提供直通基輔的「高速公路」。
川普表示他相信普京想要解決問題,暫時不會向其他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如中國)實施新的次級關稅制裁(按:如今「中招」的只有印度,被徵額外25%關稅),但有可能會在未來兩三周重新考慮。
川普似乎也將達成協議的責任重新推到澤連斯基身上,在訪問中表示他會叫澤連斯基「達成協議」,又說如果俄烏都想見面,他樂意參與舉行三國領袖峰會。
雖然川普在福克斯新聞台訪問中的表態非常正面,但這只是川普對於自己任何行動充滿「正能量」的一貫作風,似乎不反映事實。
在這次會面之後,大家都沒有達成最好的結果,也沒有達成最差的結果。
川普一心想要達成停火,但普京要求烏克蘭「割地交換停火」,烏克蘭和歐洲則堅持「先停火後談判」,雙方立場南轅北轍,川普也未能利用這次峰會契機來說服普京軟化立場。
普京則希望能說服川普公開接受俄羅斯的提案,最好由他們兩個一起公布烏克蘭的「割地求和」方案,擺明施壓烏克蘭接受。但川普兩日前跟歐洲領袖和澤連斯基通電之後,似乎接受了割地始終需要他們同意的說法,即使他本人也認為烏克蘭應該割地,他最後也沒有公開站到普京的立場。
2025年8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美國總統川普(左)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右)一同乘搭美國總統專車前往峰會會場。(Reuters)
不過,即便普京未能說服川普,這次峰會卻讓川普相信俄烏停火談判還是有進展空間,還是可以談下去,因而就暫時收起了對俄羅斯的進一步制裁。這種拖延對於如今經濟表現不佳的俄羅斯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對於未能參與談判的歐洲和烏克蘭,川普還是在美國迎接了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普京,打破了西方陣營孤立俄羅斯的政策,這當然不是一個最佳的結果。而且,在烏克蘭處於戰場劣勢的背景之下,川普也未能說服普京接受對烏克蘭有利的無條件停火。
可是,川普也沒有重演1938年由英法德意領袖把捷克斯洛伐克土地割給納粹德國的慕尼黑會議。沒有強迫割地,也沒有無條件停火--這可算是一個不過不失的結果。
但話說回來,不割地也不停火,這豈不就是美俄峰會之前的僵局?
川普在美國迎來普京,演了一場外交大戲,全球注目,連俄羅斯官媒記者到阿拉斯加也沒有像樣的酒店可以住,但到頭來,這場戲確實收視甚佳,但在俄烏戰爭的實際問題上,見了其實跟沒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