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8 月

「不在餐桌上 就在菜單里」 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鳳凰網特約作者丨美第奇效應

編輯丨屈功澤

吃一塹長一智,歐洲人為了這次見特朗普可謂準備完全。

六個月前澤連斯基幾乎被趕出白宮的心理陰影還沒消散,三天前普京在阿拉斯加的美軍基地又極盡榮光,不但享受了美軍下跪鋪設紅毯的優待,還跟特朗普在「野獸」總統專車上單獨密談,賓主盡歡。再加上華爾街日報等各路媒體「待宰羔羊」的大肆渲染,似乎烏克蘭人這次去美國,凶多吉少。

「不在餐桌上 就在菜單里」 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為了烏克蘭和整個歐洲的未來,歐洲大國元首傾巢而出,除了英法德意的一把手之外,還加上有第一線對俄經驗的芬蘭和北約、歐盟掌舵人,陣仗頗大。

面子上是為了給澤連斯基打氣,實際上是生怕缺席了談判,自己如同美國前任國務卿布林肯所說「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單里」,自己變成那道菜。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座次排位的玄機

既然是為了不被邊緣化,誰先誰後的座次似乎就變成了大事。然而,到了美國人的地盤,歐洲大國元首自然只能聽天由命。

會談還沒開始,美國輿論就上了強度。一幅AI生成的照片搶佔了美國各大社交媒體的頭條。

▎AI圖片

▎AI圖片

照片上,馬克龍緊張地搓著手,跟形似歐洲政要的一群人,在白宮走廊上忐忑排排坐,等待特朗普的召見。「僕從國」的形象溢出屏幕。不過從這造假的照片上,除了看出美國對歐洲的「主子」心態爆表以外,在美國人潛意識中,被安排坐在最前端的馬克龍是歐盟的真正話事人。

歐洲媒體雖然馬上闢謠照片是假的,但美國人的輕視是真的。

原本歐洲七位元首,打算跟澤連斯基一起見特朗普,沒想到,白宮方面並不給他們這個機會。特朗普婉拒了車輪戰,還是先單獨與澤連斯基會面,讓七巨頭在一旁乾等。

沒有助拳的歐洲夥伴,澤連斯基極度小心,不但謹記上次美國副總統萬斯的詰問,見了總統,先謙恭的表達對美國的感恩,說了多達四次的「謝謝」,而且也把萬年不變的軍綠色T恤衫,換成了西裝、襯衫和領帶。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面對如此謙恭的澤連斯基,美國人倒是很不客氣,美國記者起鬨「你這次穿的很棒」,特朗普接茬:「這記者就是上次說你衣冠不整的那個」。特朗普一米九六的身高,勾著一米七出頭的澤連斯基的脖子,如同一個成年人摟著一個小孩一樣,在眾人鬨笑之下進了會議廳。一個字還沒開口,烏克蘭已經矮了兩頭。

閉門會議的內容,現在還未能全知,但這個開頭,已經說明了一切。

等待許久的歐洲元首們,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單聊之後,終於坐上了桌子。歐洲列強互相不服,但先來後到資歷深淺還是差距明顯的:馬克龍作為走馬燈一樣換領導班子的歐洲列強當中,唯一一個老面孔,自然坐到了特朗普的右手邊;跟馬斯克關係親密,跟特朗普關係也不錯的金髮美女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坐在了左手邊:英國首相斯塔默,雖然享有所謂「美英特別外交關係」,但大家都清楚他過渡首相的底細,只能靠邊坐:而德國總理默茨作為剛剛上桌的菜鳥,自然也只能坐在桌角。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英法德意這歐洲列強還能坐在特朗普同側,芬蘭和烏克蘭這種小國,以及「美國裸官」馮德萊恩和喊了特朗普「父親」的北約首腦馬克·呂特,只能坐在特朗普的對側,背對記者們的鏡頭。以至於在會談的過程中,身材高大的呂特在發表意見的時候,只能非常笨拙彆扭的扭著上半身,用力的轉著脖子,側身發言。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語言與發言背後

整個會談,歐洲各國元首,也顧不上各自的國家自豪感,清一色的用英語來發言。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到了羅馬就得入鄉隨俗,這已經是自我矮化到附屬國的即視感。

短短几年之前,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帶著全歐洲跟特朗普拍桌子的時代一去不返了。軟弱的歐洲經濟和更軟弱的歐洲領導人,似乎已經放棄了列強的地位,接受了自己並非是與美國對等的政治實體的現實。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這種情況下,歐洲列強的首腦們說了什麼,還有人在乎嗎?

顯然沒有人願意聽他們的看法。

德國總理默茨要求,在和平協議之前,應該先實現全面停火,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促成停火……話音未落,特朗普馬上反駁:在我調停的六場戰爭中,從來都不用先停火就中止了紛爭。特朗普臉上那種「你當了幾天一把手,有資格教我怎麼做事」的表情,堪稱世界名畫。甚至梅洛尼都在默茨冗長的發言中翻了幾次白眼。

馮德萊恩則順著特朗普,說了幾句「人道主義關懷、讓烏克蘭兒童都能回家」的片湯話,結果還沒說完,就被特朗普打斷:「我們幾周前達成了歷史上最大的貿易協議,謝謝。」馮德萊恩冒著全歐洲千夫所指簽下的對美國屈服的貿易協議又拿出來遊了個街。

馬克龍作為接過默克爾旗幟的新一代歐盟老大,提出三方會議(美俄烏)是不足夠的,應該組織四方會議。言下之意,法國作為歐洲話事人,理應全程參與相關會談,並掌舵會談方向。後邊還跟上了要組織「自願聯盟」來維持歐洲大陸的和平。

然而慷慨激昂一大段之後,特朗普似乎並沒有聽懂馬克龍的法式英語,完全不接茬,直接跳到了英國首相發言。然後在會談的最後,還是自顧自的說,「我們會很快組織三方會談」,眼角還輕佻的掃過馬克龍,似乎對歐洲人想上談判桌的行為,感到有些滑稽。

法德這些列強尚且如此,澤連斯基就更不用說了。在會談當中,有記者突然問澤連斯基,「為什麼不舉行選舉?」。澤連斯基任期早已超期,特朗普也在多個場合暗示要選舉換人,這記者的問題直擊要害。澤連斯基狼狽的回應:現在正在打仗,沒法組織選舉。特朗普一把接過話頭,「三年後,如果我們也跟什麼人打仗,就不用舉行選舉了?那很好」。

三年之後特朗普任期屆滿,他是在嘲諷澤連斯基超期任職破壞民主,還是暗示自己下一步的計劃?俄烏、巴以、減稅、美聯儲、貿易戰連軸轉,上台兩百天每天都是爆炸新聞的特朗普第二任期過山車,似乎所有人都在追眼前的新聞,已經沒人顧得上三年之後。

一邊是在特朗普威壓之下,恭順的歐洲列強顫顫巍巍的表達自己上桌的請求,被特朗普左耳進右耳出,另一邊在七英戰川普的空檔,特朗普把歐洲七巨頭晾了四十分鐘,特地給遠在莫斯科的普京去了一個電話。沒有在談判桌上的普京,似乎才是歐洲地位最尊貴的政客。

從AI假照片到真實座次:白宮會晤未開始就已註定結局

歐洲媒體比較毒舌,說這次會談,給了美國更多羞辱烏克蘭的時間。歐洲人還是保守了,特朗普羞辱的哪裡是山河破碎的烏克蘭,明明是已經喪失主要政治體地位的歐盟。

雖然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會談沒有什麼結果,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語焉不詳,領土交換也沒有說法。但是俄羅斯將要加入到會談中來,已經是一件明確的事情。而另一件明確的事便是,歐洲列國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遠不是美國俄國這種級別的玩家,哪怕歐盟最強的英法德意各國集合在一起,在美國面前也如同附庸一般,已經從地緣政治的棋手,變成了棋子,喪失了上桌的資格。

正如布林肯所說:「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單里」。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