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真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之後,歐洲領導人們紛紛前往白宮會見特朗普。為的就是窺探美俄達成了何種共識,力挺澤連斯基不受欺負。但特朗普立刻就給歐洲國家來了個下馬威。不僅僅沒有出門迎接歐洲領導人們的到來,還分而治之,先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見歐洲七位領導人。根本不給他們集體施壓的機會。
特朗普最後同時會見澤連斯基和歐洲七大領導人的場面也相當具有羞辱性。在白宮東廳舉行的會見是在一個長條桌上。法意英德領導人分坐特朗普兩旁,對面的卻是澤連斯基、北約秘書長呂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芬蘭總統斯圖布。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和德國總理默茨不斷在本上寫寫畫畫記筆記像極了秘書。
當會談從白宮東廳轉移到特朗普橢圓形辦公室時,歐洲領導人們圍繞特朗普的辦公桌坐了一圈,英國首相施紀賢和澤連斯基現場記筆記的速度飛快。好像特朗普給他們幾個人開會,根本不是領導人和領導人的會晤。
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8月18日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歐洲領導人。(網路拼圖,圖源白宮)
環繞特朗普辦公桌一圈的操作是特朗普接見來訪高官的常用安排。2020年1月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時任中國副總理劉鶴訪美就是和一眾官員一起這樣和特朗普見面的。彼時劉鶴只是中國的副總理,這樣的安排沒什麼不妥。但如今歐洲的這些領導人們被特朗普這樣對待,顯然是羞辱。
從美俄峰會過渡到美俄烏峰會,這是特朗普的下一步外交安排,烏克蘭作為當事方沒有辦法被排除在外,必須參加和平方案的制定。但是歐洲多國領導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在特朗普會晤普京之後就碰頭開了一次集體會議商討對策,前往白宮會見特朗普也是集體行動。只不過如熱鍋上螞蟻一般急得亂串的歐洲仍然沒有擠上烏克蘭問題的談判桌。
美國根本沒有給歐洲任何上桌的機會。當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需要一場四方會談(也就是美俄歐烏四方會談)之後,特朗普根本沒提四方會談這回事,最後公布的就是美俄烏三方領導人會見。
2025年8月18日,特朗普(Donald Trump) 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及歐洲領導人。(Reuters)
當德國總理默茨在白宮再次重申先停火再談和平協議時,特朗普已經接受了普京提議的直接談和平協議,他甩了一句「在我平息的六場戰爭中,從未有過停火。」給了默茨一個大大的反擊。
歐洲徹底被踹到了桌下。這是這次特朗普普京會晤後,一系列外交活動的最明確結果。
特朗普的意思再直白不過了:北大西洋安全體系不是美歐共治,而是美國領導,歐洲被統治,烏克蘭戰爭要不要打下去美國說了算了。
歐洲自認為蘇聯解體後,美蘇爭霸變成了美歐作為勝利者共治世界。長久以來,歐洲沉迷於美歐共治世界的假象中,以為歐洲是和美國基於共同價值觀、共同經濟利益、共同安全防衛的盟友。殊不知在今天的美國看來,歐洲就是佔美國便宜的,在經濟安全上依附於美國的,在價值觀上背叛美國的一方。
特朗普和普京8月15日在阿拉斯加會晤,特朗普見到普京時激動興奮之情溢於言表。(Reuters)
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改變了世界格局,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樣西方世界也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調試。當美歐在價值觀上不能捍衛優越感,在經濟發展模式上面臨挑戰,在安全上不再是天下無敵手時,責任在誰,誰做出改變,誰來擔責,成為了美歐必須回答的問題。美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守住自己的利益,踩著歐洲上位。
當年美蘇爭霸,美國和蘇聯作為世界兩大巨頭,單獨決定這個世界的前途與命運。今天美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會晤,探討烏克蘭戰爭的未來,其意義不僅僅是提醒歐洲,俄羅斯才是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話事人,還告訴歐洲,徹底被踹下了歐洲事務的談判桌。
美歐支持烏克蘭打了三年都沒有打垮俄羅斯,基本上以後很難再發動長達數年的針對俄羅斯的戰爭了。本質上俄羅斯同美歐的較量迎來了一個力量平衡的時效節點。從美蘇爭霸到美歐共治再到美俄一錘定音,歐洲大陸的安全格局將會迎來新的轉折。歐洲受美國庇護到和美國共贏的路已經到了盡頭。當美國的視野從歐洲轉移,歐洲下一步必須思考如何單獨應對俄羅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