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魏玲瓏(音)近日起訴該校,稱因學校當年未規範學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導致其罹患甲狀腺癌,並索賠1億美元。
起訴母校索賠1億美元:
無培訓無防護接觸危險農藥超7000小時,導致患癌
訴狀顯示,魏玲瓏去年中旬被診斷出甲狀腺癌,健康狀況惡化,「與她在2008年至2011年就讀密歇根州立大學園藝碩士學位期間發生的事件直接相關。」
根據訴狀內容,魏玲瓏在進行實地研究期間,噴洒達到危險劑量的有害殺蟲劑和除草劑,其中接觸的除草劑包括二氯百草枯、草甘膦和乙氧氟草醚,但未得到相應防護。魏玲瓏稱,這些化學品與其患癌有關。
魏玲瓏認為,校方沒有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培訓,也沒有提供使用這些危險化學品的防護設備。
近日,魏玲瓏以及律師瑪雅·格林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就讀期間,魏玲瓏擔任學生研究助理,並進行園藝課程的實地研究。
魏玲瓏稱,在實地研究的工作中,導師要求她前往校外田地噴洒除草劑和殺蟲劑,這項工作每天可能持續長達八個小時。
魏玲瓏表示,自己事先沒有接受過適當的培訓,在處理化學品時也沒有佩戴「合適的口罩、手套或工作服」。訴狀中提到:「噴洒這些有毒化學品時,風經常會把化學品吹到魏女士的臉上。魏女士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和培訓的情況下,接觸了危險農藥超過7000小時。」正是這些不規範的操作,導致了魏玲瓏患癌。
魏玲瓏表示,自己從2010年開始出現呼吸困難,但學校健康中心告訴她這是焦慮引起的。訴狀稱,導師向魏玲瓏保證,這些化學物質是「安全的」。「魏女士輕信了導師的保證,繼續在沒有個人防護裝備的情況下噴洒危險的殺蟲劑和除草劑。」「魏女士持續出現癥狀,但由於導師的恐嚇和敵對態度,她不敢為自己發聲。」
在訴狀中,魏玲瓏向母校提出了1億美元的賠償。魏玲瓏說:「我當時表達過我的擔憂,但是無人在意。面對恐嚇,我很害怕,所以我沒有強烈地倡導自我保護,尤其是當別人告訴我一切都好、接觸無害時。」
校方回應:
重視安全,提供必要且合規的培訓和防護
魏玲瓏在查出患癌後,進行了一系列治療,目前病情得到緩解。魏玲瓏表示,癌症導致自己出現激素失衡,容易疲勞,並可能難以生育,且隨時有複發風險,身體上也留下了永久的疤痕。「我的康復之路非常艱難。」魏玲瓏說,「我不得不終生服藥,並且帶著永久的傷疤生活,而且還得一直和激素失衡導致的抑鬱症作鬥爭。」
訴狀顯示,魏玲瓏索賠1億美元,其中包括已經發生的和將來還會產生的醫療費用、心理治療費用、工資損失和收入能力下降造成的損失、生理和心理的傷害賠償,以及對密歇根州立大學因故意忽視安全而受到懲罰性賠償等。
魏玲瓏推測,因為自己的留學生身份,校方認為她很快就會離開美國,因此便選擇性忽視她當時提出的擔憂,「國際學生常常被忽視,因為有些人認為他們畢業後就會回國,他們的擔憂就無人理會。」
針對這起官司,密歇根州立大學發言人安伯·麥坎發表聲明稱:「雖然我們無法對未決訴訟發表評論,但必須強調,密歇根州立大學始終將整個校園社區的健康與安全置於首位。我們依據相關大學政策及州和聯邦法律,提供所有必要且合規的培訓及個人防護裝備。」
目前,癌症研究人員仍在研究殺蟲劑與癌症之間的確切聯繫。根據俄勒岡州立大學和美國環境保護署聯合成立的國家農藥信息中心的數據,部分農藥是致癌物。接觸致癌農藥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患癌症,但與未接觸農藥相比,風險更大。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表示,醫生很難確定患者癌症的具體病因。其網站上寫道:「幾乎不可能百分之百確定地將個別癌症病例歸咎於特定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