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畫面就是最近一段時間,網上流傳的所謂四川峨眉山發生「人猴大戰」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視頻發布者一開始便展示了峨眉山猴子被擊斃的場景,甚至還聲稱,峨眉山猴子抓傷幼兒,推倒老人致其癱瘓,將女遊客推下山崖因此被景區工作人員槍斃。
對於這些說法,峨眉山景區管委會已正式闢謠。
而經警方核實,這些視頻是由多地畫面拼接而成,AI合成痕迹明顯。
截至目前,多名造謠者已被警方依法查處。
視頻內造謠點達11個
由多個謠言混剪
網安民警對樣本視頻進行「逐幀排查」,發現視頻內造謠節點達11個,由多個謠言混剪,幾乎沒有真實的東西。
據樂山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民警紀鑫介紹:「首先來看一下第一個謠言點,峨眉山的猴子終於被擊斃了。我們峨眉山的猴子叫作藏酋猴,是一種短尾猴,但視頻中的這隻猴子,尾巴是非常長,並非峨眉山的猴子。經過我們最後的溯源發現,它是來自於國外的一個農場遭遇猴患的時候,當地的農場主就僱傭僱傭兵將猴子擊殺的視頻。」
民警介紹,這段視頻除了多處的混剪外,還有許多張冠李戴的造謠之處。如視頻中所提的男嬰被猴子咬傷事件為2011年7月17日,一家三口在某公園遊玩期間發生,並非發生在峨眉山景區,在互聯網某評論區被網民誤指為峨眉山後,以訛傳訛大量傳播。
民警介紹,除此以外,這段視頻還有一些內容如「峨眉山人猴大戰,猴王逼死妙齡少女」,純屬無中生有,AI技術加工視頻生成的謠言。
紀鑫說:「該視頻中女子遭受猴群攻擊墜崖身亡的畫面並非實景拍攝,而採用的是技術合成畫面並配音的方式呈現。
同時,畫面也並非峨眉山景區的畫面。後續通過查證,峨眉山景區從未發生過類似事件,屬於不實信息。」
警方對多名違法行為人進行行政處罰
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成都、雅安等地多名謠言傳播者進行了行政處罰。雖然近期這些不法行為已經被查處,但警方發現,「人猴大戰」系列謠言,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我們看到的其中一些謠言,就是新瓶裝舊酒,是造謠者二次加工製造的謠言。
通過對視頻所述內容展開溯源,警方發現「人猴大戰」系列謠言並非首次出現。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11月,一網友在某視頻號上發布視頻消息稱峨眉山猴王被擊斃,原因是搶遊客的東西致遊客墜崖,後續,又有網友在網路上發布不實文字信息:「峨眉山猴王猥褻女遊客,致女子墜崖。」不久,多個自媒體將這兩個不實信息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零散的文、圖、視頻謠言。
在上述視頻的基礎上,又陸續有自媒體加入,新增多個不實信息,加工出多個版本的造謠視頻。
對此,峨眉山景區公安分局網安部門對多名違法行為人依法進行行政處罰。經過民警宣傳教育,違法行為人意識到錯誤,手寫道歉信並發布道歉視頻,承諾不再捏造、傳播謠言。
官方闢謠後仍繼續傳播謠言
將被依法處罰
在「峨眉山人猴大戰」的謠言中,一個又一個的虛假信息相互疊加,從無端猜測升級到移花接木再到惡意杜撰,最終在互聯網上加速傳播,誤導網民。民警提醒,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編造、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樂山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民警
陳卓航:編造、散布謠言要承擔的責任可以劃分為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責任、刑事責任三類。如果網路謠言行為產生了嚴重的後果,則要負刑事責任,比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網警提示,除了編造謠言外,一些人未經核實散布傳播謠言造成不良後果也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別是在官方闢謠之後,仍未經甄別繼續發布不實信息的傳謠者,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處罰。
樂山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民警陳卓航表示,許多「不明真相」的人習慣性轉發造成不良後果後,需要做的是及時止損,第一時間刪除信息,切斷傳播鏈條,避免擴散。向已接觸謠言的群體說明情況。若因處置延遲導致謠言大規模傳播並造成嚴重後果,轉發者可能會面臨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追責。
網警表示,這場「人猴大戰」鬧劇的本質是別有用心之人打著流量算盤,使用「墜崖」「擊斃」等驚悚辭彙煽動恐慌情緒,更值得警惕的是,使用AI技術,拼接畫面、偽造場景
變得輕而易舉,普通人面對可能的謠言時,應該保持懷疑和審慎的態度。
樂山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民警崔昊陽表示,
對網路謠言進行甄別,一是看信息來源,通過搜索引擎和相關網站查找信息源頭,看來源是否權威可靠。二是看信息內容是否符合常識和客觀事實,是否誇大、歪曲事實,甚至惡意攻擊、誹謗。三是關注網安部門發布的闢謠信息,以及其他權威的網路闢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