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北京現狀:外地卷王和絕望的土著

北京最大的優點就是,當你離開的時候,去哪都覺得很舒服。

01

北京西二旗地鐵站的早高峰,是一場無聲的戰爭。

左邊站著個河南來的碼農,邊啃煎餅邊背單詞;右邊擠著個山東考出來的公務員,手機刷著行測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這群人眼裡都冒著綠光,不是餓的,是熬的,他們都是\”卷王\”,從高考大省殺出來的終極戰士。

我家樓下賣煎餅的王姐,兒子今年考上北航了。她凌晨三點起床和面,六點出攤,見到熟客就說:\”俺兒保研了!\”彷彿那鏊子上攤的不是煎餅,是她兒子的錦繡前程。

這類外地卷王把北京當戰場,用青春當子彈,不打出個天地決不罷休。

但卷王們好歹有退路。真沒退路的是像我這樣的北京土著。我家在南三環的老破小里擠了三十年,奶奶至今還睡在陽台上改的\”卧室\”里。上周初中同學聚會,一桌八個人,六個都搬廊坊去了,北京土著混得好的早住別墅了,混得差的連聚會都不好意思來。

我發小大劉最典型。他家三代北京人,現在三代人擠在60平房裡。早上六點起床擠地鐵去亦莊上班,晚上九點才能到家。媳婦是河北人,天天念叨:\”你們北京人怎麼連套房都沒有?\”大劉只能苦笑。他爹那輩趕上國企下崗,自己這輩撞見互聯網崛起,兩頭沒沾著光。

02

最魔幻的是教育。

外地同事總羨慕:\”你們北京孩子400分上清北吧?\”

我真想把他們腦袋摁進海淀黃庄的輔導班裡看看,這裡的小學生辭彙量比我大學六級還大,初中生搞的科研項目能申請專利。

全是那些卷王二代,爹媽清北畢業,孩子三歲開始刷題。

我侄女在朝陽區重點讀高一,班上45個學生,30個爹媽是外地考來落戶的精英。她期末考了班級第20名,回家哭得喘不上氣:\”我們班倒數第一的媽媽是中科院的!\”

北京現狀:外地卷王和絕望的土著

我姐每月花八千請家教,到頭來發現請的老師就是隔壁河北來的卷王。人家周末教課賺的錢,比我姐一個月工資都高。

這些卷王不僅自己卷,還把整個北京捲成了修羅場。

西城媽媽群里的升學攻略比國安局檔案還詳細,海淀爸爸們的奧數題庫能裝滿整個硬碟。你說你北京人有戶口優勢?對不起,卷王們早就研究透了政策,孩子幼兒園就把PET考出來了。

有時候坐夜班公交回家,看著國貿的高樓大廈,我覺得特別魔幻。

樓上加班的是卷王,樓下跑滴滴的是卷累了的卷王,路邊賣炒飯的是卷失敗了的卷王。而我們土著呢?像是誤入片場的群眾演員,看著主角們廝殺,自己連盒飯都領不著。

最絕的是卷王們還有退路。山東的那個同事上個月辭職回濟南了,全款買了140平的大三居,朋友圈天天曬喝茶遛鳥。我們土著能去哪?去河北都算背井離鄉。

昨天在小區門口看見個新來的快遞小哥,一邊等取件一邊用手機聽公開課。我問他學的啥,他說:\”準備考個證,將來讓孩子能在北京上學。\”那一刻我特別想告訴他,我姥姥就是北京人,我現在連婚都不敢結,但看著他眼裡的光,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這座城市就像個巨大的彩虹糖機,卷王們拚命搖想搖出顆金色的,我們土著守在出口處,接著偶爾漏下來的糖渣,還生怕連糖渣都被搶走了。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