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醒是福報,點不醒是他人的命運。你要允許別人做別人,要允許自己做自己。每個人都需要去經歷。——弘一法師
最近一直在忙老父親住院再加上自己的一堆事,所以顧不上寫新文章。不過好處是,可以停下來多看看別人的觀點,沉澱一下自己的思想。這段時間最具爭議性的話題莫過於「羅永浩與西貝之爭」。朋友們說我又一次與高流量話題完美錯過。我只能笑笑。
追逐熱點一直都不是這個公眾號的特點。走慢一點,為大家奉獻更具深度的思考,為社會提供有質量的知識增量才是我寫作的價值。
今天的主題,我為什麼不會帶孩子去看「731」是一個「高危」的話題。或許很多可愛的朋友一看到這個標題,二十米的大刀就抽出來了。但還請稍安勿躁,看到結尾再罵不遲。
其實我比大部分朋友更早看過「731」。當然不是這個版本,而是另外一部電影《黑太陽731》。這也是中國首部公映的「731」主題的影片。印象中,當年我剛上初中。那時候的電影院,海報都是美工用彩色顏料手畫出來的。所以每個電影院的海報都不一樣。北京有一個叫「西四」的地方,舊稱「西四牌樓」。在半徑500米的範圍內就有3家電影院和一家中國書店,算是當年有名的大眾文化消費的圈子。電影《黑太陽731》公開上映的時候,3家影院同時在最顯眼的位置登齣電影海報。3份大幅海報都不約而同的用大量紅色顏料潑灑在畫面上,遠遠看去就像剛剛噴濺的鮮血。很多年過去,海報的其他內容早已經淡忘,但惟獨清晰的是那一片紅到刺目的淋漓。
我是自己去看的這部電影。其中有一個鏡頭是日本軍醫用中國人做凍傷實驗。一名中國女人被綁住並讓雙手被完全冰凍後,又被放到溫水中解凍。然後她被要求伸直雙臂。一名日本軍官抓住她手臂上的皮膚用力一扯。整個手臂上的皮肉就像手套一樣被整個撕扯下來,只剩下光禿禿的骨頭伸向半空。
那一刻,女人撕心裂肺的哭號和影院里的驚叫混織在一起。我的心也被一種極大的恐懼所籠罩。是的,那是單一的、純粹的恐懼。這種恐懼是你不願意去想,但它卻一遍一遍的在腦海里閃回。
電影里有一個關鍵細節是,那名日本軍官在做出如此禽獸行徑的同時,一些日本孩子被要求認真觀看整個「實驗」過程,而且不允許流露出絲毫不忍的神色。我相信這些孩子最後的一點點人性都會被軍國主義教唆所磨滅,只剩下麻木、殘忍甚至是嗜血的快感。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已經不能再稱之為人,而是一群披著人皮的魔鬼,是只懂得服從命令的工具和殺戮機器。電影在陳述一個嚴肅的事實,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侵略和破壞的同時也在屠戮自己民族的未來。
戰爭的可怕之處並不僅僅是城市被摧毀,更是造成文明的倒退,精神和人性的瓦解。
類似的鏡頭在《黑太陽731》這部電影里還有很多。看過這部電影以後,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噩夢驚醒。在夢中,我被肢解、被冷凍、被抽乾鮮血,在痛苦中翻滾哀嚎死去。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回憶起這些鏡頭依然宛若昨日。在我五十年的人生中,能讓我產生難以擺脫的恐懼的經歷只有兩段。一段是看電影《黑太陽731》,另一段我不敢說。
給朋友們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這樣的電影會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帶來什麼程度的影響。
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未必真的能理解什麼叫仇恨,但一定會因為恐懼留下終生難以修復的靈魂創傷。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仇恨通常需要建立起一個針對性的目標。所以,哪怕再強烈的仇恨,只要這個目標消失了,或者隨著環境的改變、時間的流逝,仇恨也會逐漸淡化或轉移。恐懼則不同,它是直接喚醒潛意識裡的「生存本能反應」。當一個孩子遭遇到無助、無法抗拒的恐懼,就會在大腦中留下強烈的記憶烙印,成為類似「條件反射」的東西。即使長大成人,環境已改變,那種「害怕」的感覺依然可以被輕易喚醒。從生理的角度來說,未成年人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負責理性、邏輯、情緒調控的前額葉功能不足,但具有安全覺知的杏仁核和邊緣系統卻極為敏感。這是人類作為高智慧生物體,在幼年期保護自己的重要功能。人在童年時期一旦被激發「過度警覺」並形成固化,就會在成年後表現為焦慮、恐慌、過度敏感、不安全感,甚至導致身心疾病。而這種
恐懼感被投射到自我認同中會壓抑性格成長,導致靈魂的殘缺並伴隨人的一生。如果說仇恨是對外的敵意,恐懼就是對內的禁錮。後者造成的傷害更持久,那種壓抑、迴避和絕望的痛苦甚至需要用一生來尋找光與療愈。
更為可怕的是,上一代人還沒有修復這種恐懼感,就要把它再傳遞給下一代,形成一種代際傳遞不斷重演的恐懼循環。
我想不出,一個父母要多恨他們自己和孩子,才會熱衷於把孩子的一生交給恐懼。所以,在歐美國家會對電影進行分級管理。以腐朽墮落的美國為例,涉及明顯暴力、恐怖、性或粗俗語言被劃為R(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成人陪同觀看。而NC-17級意味著17歲以下禁止觀看。內容通常涉及嚴重暴力、血腥或露骨性內容。我只想告誡我的朋友們,最好是讓你們的孩子在心智發育成熟後,在更為全面了解歷史的基礎上再去做判斷,由他們自己決定是否要仇恨或者其他什麼的。而不是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塞滿仇恨、憤怒,以及——恐懼。應該去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值得珍惜。
記住歷史,是為了讓歷史不再重演!
世界上任何一部優秀的戰爭題材電影主題都是反戰,讓人看到生命的價值與和平的可貴!喬治·奧威爾有一句名言:所有的戰爭宣傳,所有的叫囂、謊言和仇恨,都來自那些不上戰場的人。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其實是很疼的。曾說過的話還想再說一遍:
仇恨本身並不是目的。
如果必須仇恨,那麼需要達成目的應該是戰勝日本。在和平年代戰勝日本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化仇恨為力量,在科技上超越日本,在經濟上戰勝日本,在教育、文化、藝術上全面碾壓日本;讓我們的孩子比日本孩子更安全,讓我們的老人比日本老人更有尊嚴;讓我們的社會更公平,法律更有威嚴,官員更廉潔,山更青水更綠。如果能讓我們的「未來社會」和「明日生活」都全面戰勝日本,讓日本輸得心悅誠服。這樣的仇恨才是有價值的。
當然,上面這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很難參與的。那麼就讓我們做一點小微光。
我們不必成為英雄,也不必改變整個世界。但我們每一個微小的善意、理解、勇氣,都會成為照亮他人心裡的光點。
哪怕是一點點光,可能會點燃另一點光。
去做你認為對的,把你知道的事情告訴身邊的人,這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用弘一法師的一句話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
點醒是福報,點不醒是他人的命運。你要允許別人做別人,要允許自己做自己。每個人都需要去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