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網友為11年前明信片尋主引關注 收件人:像電影情節

「全網尋人!劉昊宇你在哪兒?」近日,杭州一家主題郵局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一則特別的尋人帖,為一張11年前的明信片尋找主人。該明信片字跡清秀、文風爛漫,透露著青春年少的率真,引髮網友廣泛關注。

僅一天,網友就輾轉聯繫到劉昊宇,如今明信片已通過挂號信的方式寄出,即將回到她手中,不少網友被這樣神奇的際遇所感動。10月11日,劉昊宇告訴記者,她和寫信者陳小丫(化名)都是襄陽人也是相識十幾年的好友。看到這封明信片的時候覺得很奇妙和驚喜,像是電影里才會發生的情節。很感激大家珍視這樣一張舊明信片,讓它得以重見天日,也讓她們珍貴長久的友情多了一件「遺失的證物」。

網友為11年前明信片尋主引關注 收件人:像電影情節

明信片圖。圖/某社交平台

【1】藏在廢棄郵筒夾縫中的明信片,跨越11年郵往收件人

10月8日晚,杭州一家主題郵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清理一個廢棄郵筒,卻不曾想在郵筒底部夾縫中發現了一張舊明信片。這張明信片保存完好,從清秀的字跡中可依稀辨認出其中的內容,信件讀來讓人覺得既有畫面感,又十分純真,明信片上寫道「好的是這冬日難得的溫暖!陽光燦爛,天空幽藍高遠,中午就躺在金亮的枯草地上,在風中睡得口水直流~還有的話,回去再說罷!一路想你!」

10月9日,郵局的工作人員在社交平台發布了尋人啟事,很快就有自稱是劉昊宇同學的網友回複線索,劉昊宇也很快出現在評論區回復,不僅表明自己是收件人,還講述了兩人從小相識、一路扶持的故事,該評論點贊過千,不少網友表示感動。

10月11日,該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聯繫並確認了網友提供的信息之後,已將明信片寄往收件人。在了解到兩人的友情故事後,他們也認為此舉十分有意義。「看到時間歷久彌新,友誼不變,感到特別感動。這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是太可貴的事情。它已經迫不及待去往了偏離11年的港灣。」

【2】收件人:這張明信片是兩人珍貴友情「遺失的證物」

從陳小丫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了這封明信片背後的故事。

兩人從小學就相識,但是在初中才成為密友。小學、初中、大學都在一個學校,高中雖不在一個學校,也會找機會見面或打電話。如今兩人遠隔重洋,仍會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和對方聯繫,十多年的友誼從未因時間和距離而改變。

今年28歲的她已經博士畢業,11年前,她在讀襄陽五中,劉昊宇在讀襄陽四中。寫這封明信片時,正是高二的寒假,她和同學一同前往杭州參加數學競賽培訓。

作為高中的學生,她的生活總是忙碌的。那趟前往杭州的行程,雖說大部分時間都在培訓,但也實在是她難得的撒歡時光。陳小丫回憶寫信那幾天,杭州風和日麗,特別溫暖,幾乎不像長江流域的深冬季節。她白天上課,中午躺在校園裡的草地上小憩,「睡得口水直流」就是這樣的場景下發生的。為了將自己那份輕盈的喜悅分享給好友,她如同兩人經常做的那樣,寫了一封明信片並寄了出去。

讓她沒想到的是,這封信並沒有寄出去,而是在11年後,被一群熱心的人重新發現。

陳小丫稱,兩人在少年時期經常通信,大多是關於學業、關於未來的憧憬,也關於某段時間的生活概況。信里或許有迷茫與焦慮,也不乏歡喜與驚喜;有的則是在旅途中順手寫下,寄往遠方,以分享彼時彼地的見聞與心境。

本科期間兩人的通信。圖/受訪者提供

本科期間兩人的通信。圖/受訪者提供

在劉昊宇的表述中,這段友誼更顯得厚重。她告訴記者,陳小丫是一位優秀、努力、自律的女孩,相比同齡人思想更加成熟,也更有主見。兩人並肩前行,共同成長的路上,陳小丫是那個目標明確、步伐更快的人,引領著自己變得更好。初中時兩人是同班同學,課餘時間的笑鬧打趣,學業上的互幫互助,成為少年時光珍貴的回憶。高中時兩人分別在四中五中學習,但一有機會總是想辦法見面。高考後兩人如願以償進入心儀的學府,再次於北京大學的校園重逢。劉昊宇學醫,從本科讀到博士。陳小丫本科畢業後去德國求學,如今已博士畢業。求學路上,困頓失意時,總有彼此的陪伴鼓勵;面臨人生重大決策時,兩人會認真慎重地給出建議,「是彼此的支柱」。遇到生日和節假日,兩人也會給對方送去祝福或禮物。

不少網友感嘆和羨慕這樣的友誼,劉昊宇表示這離不開兩人共同的付出和維護。這段珍貴的友誼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感謝眾多網友在快節奏的生活里,幫助和見證這封走失的明信片的回歸,這是她的世界中「微小的奇蹟」。

因為相隔遙遠,兩人之間寫信和明信片這種交流方式漸少,近年來她保留下來的還是本科時期的信件。劉昊宇告訴記者,上次見面已是兩年前,明年自己畢業,兩人期待著可以一起去畢業旅行。而現在,她正耐心等待著這封明信片,用原本的速度和方式,緩緩抵達她的手中。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