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人類已突破九大行星安全線中的七條

  海洋的酸化程度已經超過了維持穩定生態系統的閾值。德國波茨坦氣候研究所(PIK)最新的報告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公布,結論令人震驚:九條「行星安全界限」中,如今已有七條被突破。

  「行星安全界限」這一概念最早由三十餘位科學家在2009年提出。當時,他們警告人類至少跨越了三條界限。而此後十餘年間,監測數據不斷更新,趨勢卻始終指向惡化。最新的結果表明,連「海洋酸化」這一曾被認為尚可控制的領域,也失守了。

  研究人員解釋說,海洋正以驚人的速度酸化,威脅著海洋生物的生存,也讓人類進入一個更加危險的局面。而這一切的根源,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人類在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時釋放的過量CO₂,大約三成被海洋吸收。短期內,這延緩了大氣變暖,但代價卻是改變了海洋的化學平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相比去年公布的數據,酸化程度的進一步上升,一方面是因為現實情況惡化,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觀測手段的改進和計算方式的修正。但結果同樣沉重:我們正走向深淵。

  除了海洋酸化,已經被突破的六條界限還包括:氣候變化(大氣中的CO₂水平)、生物圈完整性(物種滅絕與資源過度掠奪)、土地使用(如大規模砍伐森林)、淡水循環(乾旱與洪澇的擴散)、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氮磷肥料和農藥的過度使用)、以及「新實體」的引入(塑料和工業化學品等污染物)。

  僅有兩條界限目前尚未越過:大氣中的氣溶膠水平(空氣污染)和平流層臭氧層濃度。但科學家們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

  在衡量海洋酸度時,研究人員使用的關鍵指標是「文石」這種礦物。它是珊瑚和許多海洋生物構建外殼和骨骼的基礎。當海洋酸度上升,文石便加速溶解。科學家設定的界限是維持在工業化前水平的80%以上,但如今的海洋已跌破這條線。

  事實上,自工業革命以來,海洋表層pH值下降了約0.1,看似微小,卻意味著酸度增加了三到四成。這樣的變化足以威脅珊瑚、貝類以及浮游生物等依賴碳酸鈣生存的物種。如果這些基礎物種崩塌,整個海洋食物鏈都會被撕裂。

  這份報告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期間以線上形式發布。

  專家提醒:人類或許忘記了一個事實:地球表面七成被海洋覆蓋,而海洋儲存了地球97%的水分。它們是藍色星球的基石,而如今正在發出前所未有的警告。

人類已突破九大行星安全線中的七條

(示意圖)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