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患有精神疾病的父親突然失蹤,他的兩個孩子發了上千份尋人啟事,找遍了那些有可能的地方,卻始終沒能得到父親的任何音訊。
直到今年6月底,父親突然出現在離家兩百多公里外的一處縣城大街上,幾乎掉光了牙齒,瘦脫了相。
失蹤的9年里,父親到底去了哪裡?經歷了什麼?回家後的父親斷斷續續地告訴家人,他被困在磚廠,從白天到黑夜,「不停在幹活。」但困住他的是什麼磚廠?除了強迫幹活還遭遇了什麼對待?父親的記憶顛三倒四,答不上來。
為了弄清過去9年的失蹤真相,她帶著父親,沿路尋找,重新回到那家磚廠。
文丨李曉芳
編輯丨王珊瑚
視頻剪輯丨王婉霖
父親回家沒多久,寇靜靜在家裡裝上了兩個攝像頭,一個掛在客廳的灰色牆面上,正對著父親的卧室。另一個高懸在大門上方,鏡頭俯瞰門前的水泥巷道。她害怕父親再度消失。
9年前,父親在一次外出散步時,突然失蹤,仿若人間蒸發。9年里,寇靜靜和哥哥發了上百張尋人啟事,以河南老家汝州市寇寨村為中心,一路到過鄭州、鞏義、南陽等地,每到一處,他們會重點查看橋洞、廢棄舊屋,「想著他在外面流浪,總得找落腳的地方。」但總是失望而歸。她至今記得那些年裡的煎熬,沒有任何消息,「連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直到兩個多月前,6月29日,寇靜靜接到一通電話,對面是村裡的大隊會計,給她發過來一張照片,語氣急促,「你趕緊看看這是不是你爸爸?」
點開照片,寇靜靜當場就哭了,「我一看就是我爸,五官輪廓一眼認得出,只是看著一下子老了很多。」
大隊會計告訴她,父親在離老家兩百多公里的開封杞縣某派出所,被發現時正一個人走在大雨里,鬍子拉碴,瘦脫了相。一位老太太路過,好心報了警。
趕過去的路上,她和父親通了視頻電話。父親在那頭看起來呆愣愣的,不怎麼說話,「還有點害怕的感覺。」過了一會兒,他認出了女兒,激動起來,大聲問道,「恁啥時候回家咧?」
寇靜靜忍不住又流了淚,過去9年,這也是她一直在問的問題。父親二十多年前表現出精神障礙癥狀,時常喃喃自語,脾氣暴躁,會動手打人、燒房子,後來確診為精神分裂症。失蹤前一個月,他們剛替父親辦理了精神殘疾人證。
當時一直在家照顧父親的哥哥計划去浙江打工,哥哥走後三天,寇靜靜回到家接替照顧。去了父親家,卻沒看到人,「我哥之前是每隔兩三天就送點菜過來,菜也沒怎麼動過。」她以為父親只是出門轉悠了,「他天天喜歡亂跑,但他記得怎麼回家的。」
然而連著兩天,寇靜靜到父親家都沒能見到人,她感覺情況不正常,趕緊把哥哥叫回家,兩人到各處親戚家、山裡、水庫邊找了一星期,不見人影,兄妹倆最終報了警。
●父親失蹤後,寇靜靜發布的尋人啟事。講述者提供
時隔9年,再見到父親時,寇靜靜很想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失蹤前,父親40來歲,背總挺得筆直,身形看著還是壯年的樣子。而如今56歲的父親,鬍子、短短的發茬都白了,牙齒掉得只剩一顆,臉頰凹陷,瘦得像地里枯黃的玉米稈,「剛見到他的時候人都站不穩,走路發飄。」
但父親只能進行簡單的溝通,記憶也顛三倒四,沒辦法完整地說清自己過去的遭遇。起初她和哥哥嘗試報警,希望弄清楚過去9年,父親到底去了哪裡?但老家的派出所說,他們得去案發地報警。她和哥哥又去了最早發現父親的杞縣某派出所,當地民警說,父親只是走到這裡,不代表這就是案發地,也無法立案。
那案發地到底在哪裡?
追問下,父親斷斷續續給出了一些關鍵信息,他說自己過去在做磚,有紅磚,青磚,還有石頭磨成粉做的灰磚。一天晚上,他突然被拉出磚廠,他在車上看到「民權」「蘭考」兩個地名路牌,還有「焦裕祿紀念公園」的牌子。車上的人把他拉到公路上扔下去,說到地方了,讓他順著路走就能到家。
寇靜靜直覺父親沒有胡說,父親發病後只在村子周圍活動,「他說的地名我們一家人都沒有去過,他不可能就編出這兩個地方。」
她根據父親提供的幾個信息,在短視頻平台上搜索,發現在蘭考縣,有人拍攝的視頻里,一家磚廠的生產類型、周邊環境都和父親描述的極為相似。
她和哥哥商量,要不帶著父親去一趟,找到那個「案發地」。寇靜靜說,她的想法很簡單,這些年父親看起來就吃了不少苦,她和哥哥為了尋找父親也吃了不少苦,「我就想知道到底是什麼人害的?」
但父親不願意去,發了脾氣,「說又要拉他去做工。」寇靜靜安慰,沒人會再把他拉回去做工,他們只是去看一看,萬一還有其他人也被困在磚廠呢?父親沒有說話。寇靜靜有點失望,「我打算實在不行,就我跟哥哥跑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父親突然說,「走吧,不是要找磚廠。」她很驚喜,但至今也沒弄清,父親為什麼一夜間轉變了想法。
回家的第三天,7月2日,寇靜靜和哥哥帶上父親,決定去找一個真相。
●寇聚合用家人買的視頻播放器看節目。李曉芳 攝
「不是這。」站在磚廠門口,父親扭頭沖他們說了一句。
父親對這家磚廠沒有任何記憶,三個人進門看了,廠里只生產紅磚,細節也對不上。寇靜靜有心理準備,「也想過不可能那麼順利,第一家就能找到。」
但她不免替父親感到憤怒和悲傷。從老家到蘭考縣城的200多公里路程,她換著角度問父親過去的遭遇,期望得到更多有效信息。但坐在副駕駛上的父親只是重複著說,「他們打人,比日本鬼子還狠。」他沒了牙齒,說話有些含糊。
為了不影響父親情緒,也怕他一不高興就再也不開口了,寇靜靜說自己笑著哄父親,但心裡只想大哭一場。
他們在地圖上又定位了三家磚廠,車子繞著縣城跑了一圈又一圈,其中兩家鎖著大門,看不清內里情況,另一家父親辨認了一番,還是搖了搖頭,說不對,不是這家。
找了大半天沒有收穫,寇靜靜感受到一陣熟悉的沮喪。父親剛失蹤那會,村大隊書記說自己在隔壁鎮見到一個人,樣子和父親很像,她立馬騎著電動車趕過去,發現只是一場認錯人的烏龍。
後來的幾年時間,每年都會有人按著尋人啟事上的聯繫方式打來電話,聲稱他們在鄭州、南陽、登封等地,看到了疑似父親的人,然而每一次她和哥哥滿懷希望地趕過去,最終的結果都是,「不對,不是這個人。」
他們也聯繫過救助站,其中一個救助站發過來一張正臉照,那人戴了一頂帽子,擋住了一小塊臉,但寇靜靜看那人的身形,「包括他前頭挎的兜,後邊帶個袋子,感覺裡邊裝的是煙之類的,特別像我爸。」然而趕到後,照片里的人已經走了,他們撲了個空。
母親心疼兄妹倆,也曾經勸過,找了好幾年沒有消息,父親或許真的不在了。她哭著說,給你們爸爸立個衣冠冢吧,他這輩子也受罪了。
寇靜靜說,她和哥哥都不相信,也沒想過放棄,「我們都覺得我爸肯定還在,一定要找下去。」這次是一樣的,「我們也沒想放棄。」
追蹤陷入困局時,哥哥突然想到,附近磚廠的磚應該會聚集到一個地方銷售,花了一個小時,他們找到縣城裡一個磚市。
蘭考縣城邊上的十字路口,車道嶄新開闊,能並排放下四輛大卡車,人行道上立著一個壞掉的紅綠燈。跨過馬路,另一側靠著農田的的路邊並列排放十來輛大三輪車,車上整齊壘著紅磚,三輪車駕駛座上大多沒有主人,只在擋風玻璃前留下聯繫方式。
一位四十來歲的磚車司機說,自己20歲出頭就幹了這行,平時會去磚廠拉磚,拉一趟能掙100元,自己也賣磚,一塊磚4毛錢。這兩個月,附近的磚廠不符合環保要求,被下令整改升級,好幾個磚廠已經停工,連帶著他們也許久沒有開張。加上近來正值秋收,許多司機便把車子和磚塊都停在十字路口,自己回附近的農田收玉米。
司機提到,早年他去磚廠拉磚,也聽過有磚廠利用殘障工人謀利。許多是外地來的包工頭,帶著幾個不知從哪找來的殘障工人,「有些廠管得不嚴,殘障工人也能幹活,給的工資又不高。」他刷了一會短視頻,皺著眉搖頭,「現在應該沒了,現在不讓用了。」
●蘭考縣的磚市。李曉芳 攝
7月2日那天下午,寇靜靜和哥哥在磚市打聽,一位司機看到他們身邊的父親,愣了一下,說這人好像給自己裝過磚。但具體是在哪家磚廠,司機說不記得了。「雖然沒說名字,但我們覺得起碼範圍應該是對的。」寇靜靜和司機打聽到,附近還有四家和父親描述類似的磚廠。擔心晚上危險,他們報了警。
一群人接連進了三家磚廠,有的建在莊稼地裡頭,偏僻得很,但每一家父親都搖頭否認了。走到最後一家磚廠,寇靜靜已經不抱希望,她記得那家磚廠「很大、很新」,有三棟建得豪華氣派的廠房,「看外表就覺得他們應該不會幹這種事。」
●寇聚合認出的曾經困住自己的磚廠。李曉芳 攝
然而父親站在門口,仔細辨認了一會高高的,帶著尖刺的柵欄,語氣篤定,「就是這。」大門口整齊地壘著灰磚,他指著其中一棟高樓,沒有猶豫,「我就住三樓,三樓第一間。」
推開房門,迎面而來的先是一股嗆人的,混合了各種複雜成分的酸臭味兒。接著寇靜靜看到,房間大約十來平方米,挨擠著擺了六張鐵架子床,床鋪髒得發黑,地板粘膩。寇靜靜拍下了視頻,「你們看看這……俺爸,」她沒能說下去,聲音裡帶著哭腔。
這些日子,來了解情況的人太多了。聽到「磚廠」兩個字,父親寇聚合的態度有點迴避,他從床上坐起來,沉默地出了卧室,走上二樓一處空房間。房間沒有窗,也沒有任何傢具,光線昏暗,地上鋪著一塊廢紙板,他抽著自己卷好的煙絲,翹腿躺在上面,整個人幾乎隱在黑暗裡,只有一點捲煙燃燒的紅光,和升起的白色煙霧。
寇靜靜說,有時她不敢問太多磚廠的事情,說多了,父親會不耐煩。她能清楚地看到過去的9年在父親身上留下的痕迹,他的後腦勺有一道三公分長的白色疤痕,父親說是在磚廠里被打破的。他會把家裡能用的鍋都煮上麵條,餿了也呵斥著女兒不讓倒,寇靜靜猜,他或許是擔心吃不上飯。
因為生病的原因,寇靜靜說,父親之前在家從不幹活,最大的愛好是躺夠了再出門溜達,但如今在家,他閑不住,把院子里散落的磚塊壘得整整齊齊,拔光了角落裡的雜草。近來雨多,每個來訪的客人都會留下一串沾著泥水的鞋印,他總是隔一會就拿著抹布,重新把地板擦得鋥亮。
吸完半支煙,寇聚合砸著嘴,終於願意說起過去那9年。在磚廠時,他不知道時間,只記得自己從白天到晚上不停地幹活,不幹活就挨揍,幹得慢也要挨揍。廠房裡有多少人,他不清楚,只知道「人很多,算不清咧」,也有一些說話做事不太利索的人。有時他的工作是搬磚,「磚頭重得很,搬不動。」他沒領過工資,扯起身上皺巴巴的襯衫說,「就發幾身衣服哩。」
他也會自顧自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說有老闆找他做工,幹了活給一棟樓。還有做磚的地方,有人給他一根中華煙,要收7000萬,給一件衣服,70萬。
寇聚合說自己想回家的。再追問,他又沉默,捲煙漸漸燒到短短一截,才含糊著說,「(我)不知道咋跑。」
從蘭考回來後,關於父親消失的那九年,更多細節開始浮現。父親告訴她,失蹤那天,他在鄉道附近閑逛,一輛車開過來,車上的人說能帶他掙錢,接著就被拉上了車。那條鄉道離家不遠,大約一公里,來往的車和人都不少。
寇靜靜說,父親平日穿得很整齊,也愛乾淨,看起來不像街上那些憨傻的流浪漢,但他愛撿地上的煙頭,把裡面的煙絲捲起來抽。寇靜靜推測,可能這讓那群人覺得,父親和正常人有區別,是能下手的目標。
在蘭考的那家磚廠,除了父親住過的房間,寇靜靜還看到一個房間,「裡面的擺設是一樣的,都很臟很臭。」派出所民警說要帶他們回去做筆錄,她沒能看到磚廠更多的情況。做完筆錄,她看到民警帶進來6個人,說是磚廠里的工人,其中一位是女性,負責做飯,「另外5個都是有點獃獃的,說不清話,看著挺害怕,一直不敢坐下。」
●7月2日探訪磚廠當晚,被警方帶出來的工人。講述者提供
寇靜靜說,警方也在電話里和她確認,他們查到2020年以後,寇聚合輾轉到過四家磚廠,從鄭州被賣到平頂山市,又被帶到商丘市民權縣,最後到了蘭考縣。據《新京報》報道,案件涉及河南省內多個地市,當地已經彙報給省公安廳統籌推進。
但更多的答案如今無從追尋。最開始帶走父親的人是誰?2020年以前,父親又去過哪些地方,經歷了什麼?
在寇靜靜的記憶里,沒發病前的父親是個高大的年輕人,每天和母親一塊去賣煤,掙了錢就給她買新衣服。爺爺偏愛哥哥,父親就把她駝在肩上,帶她去買最愛吃的鵪鶉蛋罐頭。
父親發病後,打人、燒房子,母親受不了,帶著孩子去了外地。寇靜靜記得,那大概是2000年左右,家裡沒有其他人照顧父親,父親就失蹤了一次,過了大半年自己回來了,也說去了黑磚廠。「我們當時都不信,我媽覺得他是犯病了胡說。」
村裡的人都認識父親,但這個熟人社會裡的關係也很脆弱。父親生病後,寇靜靜說,家裡的地被佔了,鄰居修的房子也越了界,鄰里關係並不那麼融洽。母親已經改嫁,她和哥哥長年在外地工作,沒辦法時刻照顧父親。只有兩個攝像頭24小時不停,有時半夜,她會看到父親一直沒睡,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如果父親走出去,會不會再次遭遇傷害?
她很著急,定期給派出所打電話詢問,辦案民警告訴她,警方已經控制了四家磚廠里的八名負責人,其他的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前幾天,寇靜靜又給辦案民警打了電話,催問進展。她懷疑離家不遠的一處磚廠也有貓膩,還有網友給她提供各地磚廠的消息,她整理好全部發給辦案民警。寇靜靜想,多關停一家黑磚廠,或許父親出門時,他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就再少一分。
父親回家已經3個月了,曾經困住他的那家磚廠依舊敞著大門。9月末的一天,天氣很好,磚廠嶄新的玻璃窗在陽光下亮閃閃的。大三輪車拉著滿滿一車紅磚出來,罩著防水布的三輪車開進去。沒有什麼新鮮事。
●寇聚合認出的曾經困住自己的磚廠。李曉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