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16, 2025
北溪案嫌疑人庫茲涅佐夫的律師發表聲明稱,檢方在其上訴中支持了一個關鍵論點——「歐洲逮捕令所依據事實的法律定性不正確」。
義大利最高上訴法院於周三(10月15日)阻止了將一名烏克蘭男子引渡至德國的決定。該男子因涉嫌參與2022年「北溪」天然氣管道破壞而在義大利被捕。他的律師表示,法院已推翻先前的引渡裁定。
位於羅馬的最高上訴法院否決了此前上訴法院的判決,並將涉及該嫌疑人謝爾蓋·庫茲涅佐夫(Serhii
Kuznietsov)的案件發回重新審理。
最高院裁決:案件發回重審
庫茲涅佐夫在今年8月根據德國的逮捕令在義大利被捕。他否認曾參與據稱於2022年9月在海底管道上安放炸藥的小組行動。
這名被告聲稱自己當時是烏克蘭武裝部隊成員,並在事發時身在烏克蘭。如果他在德國被判有罪,可能面臨最高15年監禁。此前義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亞上訴法院批准了對他的引渡。
庫茲涅佐夫的律師尼科拉·卡內斯特里尼(Nicola
Canestrini)周三發表聲明稱,檢方在其上訴中支持了一個關鍵論點——「歐洲逮捕令所依據事實的法律定性不正確」。
「最高法院接受了這一論點,並撤銷了先前的決定,將案件發回重審。法院的書面理由將在未來幾周公布。」他說。
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被認為是普京擴大在歐洲影響力的重要事件。圖為紀錄片《普京的網路——北溪管道及其影響》畫面。圖像來源:
Newen
波蘭總理:引渡北溪案嫌疑人不符合波蘭的利益
另外一位烏克蘭籍嫌疑人弗拉基米爾·Z.(Volodymyr Z.)於9月底在華沙附近被逮捕。
波蘭一家法院上周裁定,德國雖提出引渡請求,但根據歐洲逮捕令規定的審議期限,嫌疑者暫被拘押40天。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向德國引渡該名嫌疑人不符合波蘭的利益。波蘭政府長期以來反對這些油氣管道,並認為它們導致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
「北溪」項目長期以來備受爭議。批評者認為,它使俄羅斯天然氣得以繞過東歐國家的過境路線,使德國過度依賴來自莫斯科的廉價能源。
俄羅斯曾是德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但在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之後,歐盟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並大幅削減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