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加勒比海的「靜坐戰爭」終於出現了一點新變化。
15日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他已經授權中情局在委內瑞拉境內開展秘密行動。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對委內瑞拉本土發起軍事打擊時,特朗普語出驚人地表示,他正考慮這麼做,對委內瑞拉發起地面打擊,因為「美國已經控制了這片海域」。
雖然現在無法確認所謂的「對委內瑞拉發起地面打擊」是特朗普的隨口一說,還是正有此意,但美國在加勒比海的軍事部署確實增強了:繼部署多艘軍艦之後,10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宣布,在美國南方司令部責任區組建「聯合特遣部隊」,以「打擊毒品走私犯罪」。
然而,用軍隊打擊毒販顯然是大材小用。在美軍編製中,聯合特遣部隊是一種為特定任務而臨時組建的部隊,任務完成後即解散,其核心邏輯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和地區形成美國的軍事優勢。
這支部隊通常由多個軍種以及中情局等機構組成,像此次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授權組建的聯合特遣部隊,就是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遠征軍為基礎,整合了隸屬於該部隊的第22、第24和第26陸戰隊分隊,以及航空聯隊。
美軍聯合特遣隊組成力量
對於委內瑞拉來說,聯合特遣部隊組建的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軍事信號,為可能發生的、從低到高的美軍各級別軍事行動鋪平了道路。
這一方面意味著特朗普政府認為委內瑞拉的「毒品犯罪問題」已經嚴重到需要打破常規的軍事建制,專門組建一個跨軍種的「拳頭」來應對,並決心採取行動。
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對委內瑞拉發起攻擊的軍事指揮框架和作戰力量已初步搭建完成,美軍在加勒比海的行動邏輯,也將從「威懾和巡邏」轉向了臨戰或准臨戰狀態,準備執行某個具體的軍事任務,比如小規模入侵或定點空襲。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在美軍正式開始行動前,特朗普當前對委內瑞拉採取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宣稱考慮地面打擊、襲擊委內瑞拉船隻,以及組建聯合特遣部隊等等,都可以視為是他的極限施壓手段的展示,即通過外交恐嚇與軍事威懾,迫使委內瑞拉的馬杜羅政權讓步。
那麼,特朗普是否會對委內瑞拉發起軍事行動?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批准的軍事行動呈現出一個非常鮮明的「欺軟怕硬」特點,即打擊的都是那些無力反擊美軍,或者毫無還手能力的實體,比如今年3月對葉門胡塞武裝的空襲。
而6月份襲擊伊朗核設施的「午夜之錘」行動,是特朗普政府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對國家級實體發起攻擊,但這次行動實則充滿了妥協意味,比如美國提前通報了空襲地點,給伊朗留出了清空核設施的時間,以便讓雙方都有台階下。
因此,如果特朗普要對委內瑞拉發起軍事打擊,有極大概率會效仿「午夜之錘」的行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美國既不會被捲入一場全面戰爭,又能通過對特定目標的空襲或者特種部隊滲透行動來展示強硬姿態,同時控制衝突升級的風險。
對於委內瑞拉來說,無論特朗普採取哪種軍事行動模式,衝突或戰爭的主動權都掌握在美國手中,只要美軍沒有徹底陷入委內瑞拉的戰爭泥潭,馬杜羅政權就無力阻止特朗普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