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8 10 月

《沉默的榮耀》原型:他是潛伏在台的「密使一號」

《沉默的榮耀》原型:他是潛伏在台的「密使一號」

·吳石早年於陸軍大學時的照片。(央視網)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作者:王朝庭 邢婷

10月15日,國台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提到一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

該劇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為原型,呈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諜戰史詩,再現了1949年—1950年的那場生死暗戰。

陳斌華指出,劇中有一句台詞「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言簡意賅地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先輩為實現人民解放、國家統一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先烈的堅守與忠誠、奮鬥與犧牲,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理想信念與意志品質,必將激勵兩岸同胞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環球人物總第78期雜誌曾刊載文章《「密使一號」吳石:曾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詳細報道了吳石的事迹。

·環球人物雜誌刊載《「密使一號」吳石:曾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雜誌截圖)

·環球人物雜誌刊載《「密使一號」吳石:曾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雜誌截圖)

以下是原文節選:

北伐學生軍

吳石,字虞薰,1895年8月生於福建閩侯縣一個窮讀書人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吳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北伐學生軍。此後,他被保送到保定軍官學校,和張治中、白崇禧是校友。1929年,吳石以保定軍校「狀元」的身份,東渡日本留學。留日歸來後,他在陸軍大學任教多年,是軍界公認的「日本通」。

抗戰爆發後,吳石在蔣介石軍事大本營任情報處處長,蔣介石几乎每周都要召見他,諮詢日軍的動態。他寫的報告,甚至成為蔣介石摸清日軍戰略行動和攻擊指向的重要參考。

儘管如此,由於吳石的政治背景屬於以李宗仁為首的「桂系」,任人唯親的蔣介石始終不肯給他帶兵的實權。直到抗戰後期,吳石才被白崇禧推薦為第四戰區中將參謀長。在他親自指揮的桂柳大會戰和中越邊境保衛戰中,吳石顯示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

1944年,日軍大舉進攻湘桂,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吳石所部雖一再電請當局增調兵力,但蔣介石為了「北扼共黨,南滅異己」,不發一兵一卒,終導致湘桂大潰退。當時天氣極冷,上有敵機轟炸,下有日軍追擊,大批難民死於逃難途中。吳石由此逐漸看清國民黨和蔣介石不顧國家、民族前途的獨裁、腐敗本質。

助共「功臣」

看透國民黨政府本質的吳石,對共產黨漸生好感。據吳石的大兒子吳韶成後來回憶,抗戰末期,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吳石都整天嚷嚷「國民黨沒救了」。其實,從那時起,吳石已經開始通過他的老鄉吳仲禧(我黨地下工作者),給共產黨提供情報。吳石雖然一直沒加入共產黨,卻以極大的勇氣和忠誠,投身於我黨的地下情報工作。

淮海戰役前夕,吳仲禧以國防部中將部員的職銜,被派往徐州「剿匪總司令部」,而徐州「剿總」的參謀長李樹正是吳石的學生。手持吳石的書信,吳仲禧受到了熱情接待,還被李樹正親自帶到總部的機要室看作戰地圖。吳仲禧暗暗記下國民黨軍隊的部署情況,立刻將情報送到上海,向潘漢年做了彙報。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逼近南京。此前,國民黨國防部尚保存有500箱重要軍事機要檔案資料,吳石以福州「進則返京容易,退則轉檯便捷」為託詞,將這批檔案運至福州並保存下來,打算待機將檔案獻給解放軍。5月,國民黨當局電促速將機要檔案材料運往台灣。吳石卻以「軍運緊,調船難」為借口,僅以百餘箱參考資料、軍事圖書充當絕密檔案,派人運至台灣,並下令於當晚將檔案全部轉移到福建省研究院書庫匿藏。福州解放後,吳石的親信參謀王強,將298箱完好無損的絕密檔案資料呈獻給了解放軍。

1949年5月,藉助吳石提供的國民黨「敵我態勢圖」和「我軍兵力配備圖」,解放軍迅速入閩解放了泉州、廈門等城市和大片沿海地區。

7月,蔣介石電催吳石赴台任「國防部」參謀次長。此時的吳石其實完全可以留在大陸,公開為共產黨工作,但他最終選擇了去台灣,繼續他孤獨而艱辛、緊張而危險的潛伏生活。

吳石曾對吳仲禧說:「我的決心已經下得太晚了,為人民做的事也太少了,現在既然還有機會,個人風險算得了什麼?前幾天華東局一位同志已交待我,到台後希望繼續提供情報。組織上給我的聯絡代號是『密使一號』。為了避免蔣介石懷疑,除了大兒子韶成、大女兒蘭成留在大陸外,夫人王璧奎和兩個小兒女都隨我一同去台。」8月,吳石去了台灣,將兒子吳韶成、女兒吳蘭留在了大陸。

「虎穴藏忠魂」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吳石身著整齊的中將軍服,在他的書房裡,接待一位穿著漂亮旗袍的中年女士。女士從身上取出一封密信交給吳石。

此人叫朱楓,是中共華東局領導派到台灣與吳石聯繫的情報人員。

·1949年的朱楓。

·1949年的朱楓。

吳石當即從北牆上的一個秘密小保險箱中取出一隻小圓鐵盒,鄭重地放到朱楓手裡:「朱楓同志,盒裡裝的微縮膠捲全是絕密軍事情報,望你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大陸。」朱楓慎重收藏好情報,3天後,在基隆港碼頭,她把這第一批重要情報交到中共華東局情報部特別交通員——定期往返香港、基隆的「安福號」海輪上的一位大副手中。

這批情報很快通過秘密渠道交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聽說這些情報是經一位女共產黨員秘密赴台從一位國民黨高官那裡取回的,當即囑咐道:「一定要給他們記上一功喲!」併當即揮毫寫下一首贊詩:「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朱楓在台灣期間,6次與吳石將軍秘密會面,又陸續送回一些重要軍事情報。1950年2月2日,就在她按照上級指示準備返回大陸之際,與之聯繫的地下工作人員蔡孝乾被捕,供出了她。危急關頭,吳石冒險為朱楓簽發《特別通行證》,送她乘機飛往國民黨還佔領的舟山。

沒抓到朱楓,蔡孝乾又供出了吳石。敵人迅速撲向吳石家中進行搜查,很快搜出他簽發給朱楓的《特別通行證》的存根。蔣介石得知後,十分震驚!他當即下令:立即逮捕吳石!吳石的夫人也受牽連,被抓進監獄。在這次事件中,台灣島內400多名共產黨員被捕,共產黨在台灣的地下組織幾乎被摧毀殆盡。

在監獄裡待了幾個月後,吳石被台灣當局「特別軍事法庭」判處死刑。1950年6月10日,吳石與同案的朱楓(在舟山被捕)、陳寶倉、聶曦在台北馬場町刑場就義。

吳石由其部下收屍,埋在台北市北郊一個名叫「六張犁」的亂葬崗子里。由於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複雜問題,長期以來,吳石的真正身份少為人知,直到1973年,經周恩來特批,吳石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1981年,在父親離開30多年後,吳韶成終於和遠在美國的母親重聚。1993年,吳石的夫人在美國病逝。第二年,吳石及夫人的骨灰被子女遷回大陸,合葬於京郊的福田公墓。

西山謁英靈

環球人物記者曾前往吳石將軍墓地瞻仰。據工作人員介紹,1994年,吳石將軍及夫人王碧奎女士的骨灰被移入福田公墓,這位工作人員參加了當時舉辦的骨灰合葬儀式。整個儀式簡單樸素,除幾位親戚外,還有10多位老幹部參加。

「在那次小型儀式上,我第一次聽到『吳石』的名字,第一次聽說吳石將軍的英雄事迹。」事隔多年,這位工作人員仍對當時自己感動落淚的情景記憶猶新。

刻在墓碑背面的碑文,簡要記載了吳石將軍波瀾起伏的一生。

受環球人物全體同事之託,記者特地向吳石將軍及其夫人獻上一束鮮花,以表追念與崇敬之情。

「他們不會被歷史遺忘。」站在記者身後的工作人員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