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6 10 月

国民党主席选举 郝龙斌与郑丽文分别代表什么路线?

台湾最大在野党中国国民党将于本周六(10月18日)举行党主席改选。随着选战进入最后倒数,选情逐渐呈现由前立法委员郑丽文与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之间的“两强对决”态势。

民调显示郑丽文目前支持度领先,郝龙斌则居次。两人被视为代表党内不同政治路线:郑主张延续国民党去年成为国会最大党后的强势对抗角色;郝则主张稳健务实,聚焦2028年总统大选,争取中间选民支持。

尽管两人出身与形象迥异,选战胜负关键仍在于他们如何回应党员对三大挑战的期待:两岸政策的清晰论述、党内改革的具体承诺,以及最实际的财政募款能力。

选情逐渐明朗,但此次改选仍被视为历来最难预测的一次。郑丽文与郝龙斌的政治盘势如何?在两岸议题上有何主张?BBC中文逐一解析。

两强之争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8月23日宣布卸下职务,这次国民党主席改选共计有六名候选人,包含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前立委郑丽文、现任立委罗智强、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前国大代表蔡志弘。

综合网路民调与舆论声势,郑丽文、郝龙斌被认为是最可能当选的两名候选人。

其中郑丽文的民调一路明显领先,根据蓝营9月15日释出的内部民调,郑丽文的支持度暂居第一,支持度为22.2%,郝龙斌的支持度则约为20.5%。

台湾媒体《ETtoday民调云》10月14日公布最新国民党员民调,2282份有效样本中,候选人郑丽文仍以49.1%的支持度大幅领先,候选人郝龙斌、罗智强分别获得21.3%及21%支持度。

这场国民党主席改选不仅是党内人事竞争,更攸关国民党未来整体路线与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指出,郑丽文与郝龙斌分别代表“战斗派”与“稳健派”,在两岸政策、党务改革与选举布局上各有主张,获得党内不同派系与政治人物的支持。

“战斗派”VS“稳健派”

55岁的郑丽文为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唯一的女性,亦为最年轻者之一。她曾任两届国民党籍不分区立委,在上届立法院以强烈监督的“战斗形象”著称,主张强而有力的对抗路线。

郑丽文的政治生涯横跨绿营与蓝营。她早年参与野百合学运,曾为民进党党员,2005年转入国民党,历任党发言人与行政院发言人。

因为跨党背景,她被视为“非典型国民党员”,国民党传统政治人物的连结度较小,在年轻党员间支持度高,其擅长媒体操作,网路声量高,并获军系与部分地方议会支持。

郝龙斌的参选则象征党内稳健派的集结。

73岁的郝龙斌为国民党资深政治人物,也是这次选举中被视为具备高度“正统性”的候选人。他是前行政院长、前国防部长郝柏村之子,出身军系世家,政治历练完整,曾任环保署长、台北市长与国民党副主席,长期在党内担任要职,具备稳定党务与整合资源的能力。

此次选举中,郝龙斌获得国民党内部分“军系”派系支持,并受到“本土蓝”地方派系与正副议长系统的力挺,展现其在党内的深厚人脉与组织基础。

此外,他与“战斗蓝”精神领袖、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完成整合,也被视为获得“战斗蓝”全力支持,进一步巩固其参选正当性与竞争优势。

两岸立场:“亲中”VS“中间路线”

候选人的两岸论述,是这场主席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近日发表分析报告指,主要候选人郑丽文与郝龙斌均具有“外省”背景,强调中华民国认同,并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政策核心,他们均对中共抱持较为温和的看法。

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日前受访指出,郑丽文在主要候选人中,两岸立场“最亲中、最统的”,只讲九二共识,不提中华民国;郝龙斌则企图走“中间路线”,延续前总统马英九执政八年的两岸政策立场。

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辩论会上,郑丽文指出,台湾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新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两岸和平是台湾安全与发展的关键。

她提出“两岸同属一中、中华民国一中宪法”的论述,主张两岸应和解合作,开创“百年和平基业”。她形容两岸应“强强联手,一加一大于二”,延续前主席连战主张两岸和平的路线,共享市场,更在人才、技术、文化与历史上互补,让台湾站在“巨人肩膀上傲视全球”。

郑丽文先前也对国际媒体指出,若其当选党主席,并在北京释出善意的情况下,愿意与习近平见面、展开对话,“不要说见一次,见一百次都愿意”。

郝龙斌则在辩论会上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要求中国大陆正视并尊重中华民国的存在事实,强调“九二共识不等于一国两制”,呼吁中国大陆展现善意,维持台海和平。他认为,两岸关系应建立在对等尊严的基础上,透过对话取代对抗,避免陷入地缘政治的对立风险。

除此之外,郝龙斌表示台湾应在美中之间维持“等距”友好关系。

郝龙斌也提出五项具体的两岸政策政见,包括:举行两岸政策大辩论、推动在上海与北京设立办事处、以双城论坛为基础扩展两岸交流平台,呼吁中国大陆宣布“台湾不独、大陆不武”、以及要求对岸承认中华民国存在。

他表示,若当选党主席,愿以此身分登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将要求北京当局具体承诺“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大陆就不会对台动武”,中共军机、军舰绕台与围台军演,是两岸走向和平、稳定最大的障碍,必须有不以武力威吓做基础的良善互动,两岸才能追求进一步的交流和善意。

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长期以来是民进党攻击的主轴。在刚结束的“大罢免”潮中,绿营以“罢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为口号,批评国民党立委“毁宪乱政、亲中投共、弱化国安”,凸显蓝营在国家认同与两岸立场上的困境。

根据台湾陆委会最新民调,近八成民众赞成“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显示主流民意对“一中框架”的抗拒。该共识源自1992年两岸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交流,强调“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在台湾社会逐渐被视为“亲中”象征。

多名学者指出,国民党内部对是否继续坚持“九二共识”路线分歧明显,国民党若想在2028年总统大选突破,得优先处理国家认同与亲中标签等核心议题,新一任党主席必须提出能让民众信任的两岸交流主张。

党内改革与募款能力

国民党自2016年以来已失去执政权十年,除了能否创造新的两岸论述,争取年轻选民支持外,这个百年政党也长期被诟病党内民主不足与组织僵化。

对此,两名候选人也都提出国民党内部改革政见,力图争取党员支持。

郑丽文自宣布参选以来,便主打“世代交替”,强调青壮世代接班,若当选党主席,将推动“新人新政”,使国民党“脱胎换骨”,积极争取40岁以下年轻选民认同。她承诺未来党内选举提名制度将诉诸公平公开,提名应“接地气”,优先考量现任者与具潜力新人,确保制度受到尊重。

针对2026年地方选举,郑丽文表示,将针对各县市制定发展战略,让年轻人参与公共事务;若当选将成为“行动党主席”,她不会每天待在台北办公室,而是将南台湾作为重点战区,力图打破台南、高雄长期绿营执政。

郑丽文亦提出“集体领导”概念,表示若当选,将邀请前行政院长陈冲等专家组成“影子内阁”,与立法院党团协同作战,强化政策论述与监督力道。

郝龙斌方面,他提出“内造政党、公职挂帅”口号,主张由蓝营县市首长与立法院长韩国瑜等人组成决策中心,采集体领导,回应外界对党主席权力过度集中的批评;地方党部主委由民代担任,强化党公职参与,强化回应基层民意。

他也承诺,将让年轻人成为国民党改革主力,提出“AI党务平台”与“选战AI化”等政策,升级党务系统,并推动线上党员投票,打造“智慧政党”,未来选战将即时蒐集舆论资料、分析议题热度,让候选人能以数据为依据调整策略。

至于党员及外界关切的财政募款能力,两位候选人皆表现自信,但尚未提出具体策略。

郝龙斌先前受访坦言,国民党每月面临约1000万至1500万新台币(约37万英镑;49万美金)的财务缺口,但他有信心凭藉过往人脉与经历募得所需资金。

郑丽文则认为,只要赢得民心,就不怕募不到款,并指出已有基层支持者主动表达捐款与入党意愿,视此为国民党再起的基础。

中方介选争议

随着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倒数阶段,中国介入选情的疑云引发广泛关注。

候选人郝龙斌与其支持者赵少康近日公开指控,选战期间遭遇大量境外网军攻击,质疑中国透过网路操作影响选情。赵少康表示,这些来自TikTok和Youtube的影片内容高度支持特定候选人,“如果大陆能够影响国民党主席选举,那国民党就完了”,呼吁国安单位介入调查。

台湾国家安全局局长蔡明彦表示,当局发现TikTok约有1000多部影片讨论党主席选举,另有约23个Youtube帐号传散200多部影片,这23个Youtube帐号超过一半以上定位皆在境外。

有国安系统官员向台湾媒体分析,中共统战部门可能会根据候选人对“一中原则”与“九二共识”的态度,选择支持较容易配合其统一路线的人选。

该官员指出,郝龙斌因坚持中华民国主体性,被视为“最不容易被影响的人”,甚至成为中共现阶段的“敌人”;而其他候选人则被认为较容易配合反独促统,被中共视为可扶持对象。

对于介选指控,中国国台办15日回应表示,“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的内部事务”,并强调“部分网民的言论不代表官方立场”。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重申,中方愿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国民党新领导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蓝营政治人物如何表态?

牵动党员投票意向的,也包含国民党党党内大老与地方首长的支持动向。

台中市长卢秀燕虽未参选,但被视为党内最具实力者之一,各候选人都在政见发表提及要如何辅佐卢秀燕,在2028年总统大选中取得胜利。党内人士普遍认为,党员会选卢秀燕信任的人。

卢秀燕迄今未表态支持任何候选人。台中市府民政局强调,卢秀燕保持中立,未动用行政系统支持特定人选。

“本土蓝”代表之一、前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表态保持中立,强调六位候选人都非常优秀,呼吁党内互相尊重、以党的发展为重。

截至目前,郝龙斌获得多位蓝营重量级人物的表态支持。包含台北市长蒋万安、新北市长侯友宜、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南投县长许淑华、桃园市长张善政等,都先后表态支持郝龙斌,认为他能稳定党内,整合资源。

郑丽文方面,则在基层与部分地方议会中获得支持,南投县副议长更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并扬言若郝龙斌当选将退党,显示党内对路线与世代交替的分歧。

值得留意的是,郑丽文被认为是这次选战媒体操作最成功的候选人之一,她在网路声量与年轻族群中表现亮眼,其强烈论述与战斗形象吸引非军系系统、地方派系的自主党员青睐。

另一方面,她深受传统国民党选民支持,其父亲曾为陆军政战少校,因为家庭背景被视为“复兴岗”和“黄复兴”的女儿,日前更获得部分军系、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等表态支持。

今年6月台湾大罢免选举前夕,她也曾与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网红“馆长”陈之汉等人宣布成立“党外在野大联盟”,试图整合蓝白势力,选举结果仍难以预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