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6月29日在日本大坂G20峰會期間會晤。(美聯社)
中國祭出稀土與鋰電池出口管制,川普則揚言11月起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似乎忘了雙方才剛喊停一場苦不堪言的貿易戰。川普忘了上次加徵關稅時美股暴跌的教訓,也以為美國市場對中國來說很重要;而中國也自信能撐過高關稅,卻忽略美國還能限制先進設備出口到中國。這場貿易對峙恐怕又將重演供應鏈的混亂。
中國當局10月9日宣布要對鋰電池和稀土實施出口管制,要求相關製造商今後出口產品、設備或原料時,需要取得出口許可。此舉引發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貨物加徵100%關稅,並對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實施報復性管制。
兩大強權目前似乎仍有信心能避免這場貿易戰的發生。兩國官員已於10月13日會面,並在10月15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期間再度磋商。外界還寄望川普和習近平能在10月底於韓國舉行峰會時達成協議。要想達成持久的停戰,雙方必須了解彼此的優勢與弱點,但眼下看來,這樣的相互理解仍遙遙無期。
川普無視貿易戰教訓再喊100%關稅 美電網恐陷供應危機
川普似乎仍自信地認為,美國經濟能承受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的後果。他無視美國先前向中國徵收超過100%關稅時,市場隨即暴跌;再加上中國當時的報復措施,讓雙方都苦不堪言,僅維持了幾週後,美國在5月時就尋求休戰。如今,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之下,股市雖然於10月10日下跌後又迅速回升,並不是因為不怕貿易戰,而是因為投資人相信川普會退讓,一旦川普真的執行100%關稅,屆時股市可能將有所劇變。
不僅如此,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指出,美國某些州份也需要高能量電池來支撐電網運作,尤其是為新興的資料中心供電。若這些州失去中國供應商的支持,他們很可能得緊急尋找替代方案。
美國誇大中國脆弱 北京成功調整出口市場保成長
而美國官員漠視國內弱點,只顧著誇大中國的脆弱。然而,中國就算正面臨需求疲軟、持續通縮、經濟主要都依賴出口的困境,也不代表中國嚴重依賴美國市場。
反之,中國目前在重新調整出口市場方面相當成功。從2024年10月到今年9月,中國整體商品出口成長超過8%,雖然當中對美出口下降27%;而且即便中國的海外銷售真的下滑,政府也能祭出刺激措施來填補缺口。澳洲銀行麥格理(Macquarie)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指出,更高的美國關稅只會改變中國達成經濟成長目標的方式,而非使其無法達標。
北京以為能撐過高關稅 但美國還能限制先進科技出口
因此,中國可能以為自己比美國更能撐過關稅帶來的痛苦。但美國的經濟武器不只有關稅,還能限制中國對多項先進技術的取得,而這正是中國難以擺脫依賴的領域。
例如在今年5月,美國暫停出售設備給中國國產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COMAC);同月,美國也要求EDA三大龍頭「新思科技」(Synopsys)、益華電腦(Cadence)、西門子(Siemens)全面暫停向中國提供晶元設計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而中國擁有的EDA公司數量雖為全球之最,但沒有一家能提供與這3企業同等廣度與深度的服務。美國還能與歐洲盟友合作,進一步限制中國取得半導體製造設備。
稀土新規添重擔 中方低估信任赤字和合規成本
中國仍對這些管制措施心存畏懼。中國本月雖然宣布稀土和鋰電池的新管制措施,但中國商務部急忙強調,要求企業取得出口許可並不等於禁止出口,還稱未來可能會核發廣泛的許可並提供豁免,以免過度干擾供應鏈,但中方或許誤判形勢,過度高估外界對政府承諾的信任度。
同時,也可能低估了這些新規帶來的負擔,即便是那些想繼續合作的客戶來說也一樣。例如,新規指出,凡產品中含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出口商在出口前必須向中國商務部申請許可,但問題是外國企業在購買稀土製永久磁鐵等產品時,必須相信供應商會主動如實告知這些產品是否超過0.1%的稀土成分,而且產品中的稀土含量往往屬於商業機密。
供應鏈的混亂似乎已難以避免。即使川普在韓國與習近平會面,中國也不太可能撤回這些新的出口管制。不過,北京可能會釋出一些善意,例如說明新規如何實施,或做出其他安撫性的舉措。屆時,川普的顧問們也可能勸他宣布「勝利」(victory),雙方最終也許會達成脆弱的停火狀態,但要走到那一步,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