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隨著中美兩國爭奪科技供應鏈的控制權,蘋果正面臨一場微妙的平衡考驗。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太平洋兩岸都作出了類似的承諾。
上周在北京與官員會面時,庫克表示,蘋果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中國長期以來是蘋果僅次於美國的最重要市場,也是大部分iPhone的組裝地。
幾周前,庫克曾在白宮與特朗普總統會面,承諾將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表示將把該公司更多的供應鏈和先進位造業務帶回美國。
這家電子巨頭只是面臨微妙平衡考驗的眾多企業之一,隨著世界兩大經濟體加緊爭奪全球科技供應鏈的主導權,企業不得不謹慎周旋。兩國官員都聲稱對晶元和關鍵礦產等重要供應擁有廣泛管控權,而這些資源是從汽車到人工智慧系統等各類產品的關鍵組成部分。
據官方媒體報道,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上周四對庫克表示,中國歡迎蘋果加深合作並擴大在華投資。
上周二,蘋果公司還宣布向中國頂尖學府之一清華大學捐款,用於擴展環境教育項目。但公司並未透露在華投資或此次捐款的具體金額,蘋果方面的代表也未立即置評。
庫克還與電子遊戲設計師會面,並參觀了使用iPhone 17
Pro拍攝的音樂錄影帶片場。在與中國玩具製造商泡泡瑪特人氣玩偶設計師龍家升會面時,他還收穫了一個全球炙手可熱的收藏品——一款為他量身定製、外形酷似他本人的Labubu玩偶。
過去兩年里,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華為、Vivo和OPPO等本土品牌,蘋果一直努力維持其在中國手機銷量前五名的位置。
今年1月,中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智能手機補貼計劃,以刺激消費者支出。但這類補貼僅適用於售價在6000元以下的設備,這使得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新款iPhone無法享受補貼。
儘管價格高昂,仍有部分中國消費者對最新款iPhone持有濃厚興趣。庫克上周在北京王府井蘋果店推廣了iPhone 17
Air,該產品於上周五在中國開啟預售後僅幾分鐘便被搶購一空。
儘管蘋果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越南、泰國和印度,但全球大多數iPhone仍在中國製造。在中國,絕大多數由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在鄭州生產。多年來,政府的支持和各種優惠政策——如道路、電廠及稅收減免——促成了被稱為「中國iPhone城」的龐大工廠群落。
蘋果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沒有減弱的跡象。勞工權益組織中國勞工觀察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在iPhone
17的生產緊張加速期,鄭州工廠有多達20萬人在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