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10 月

OpenAI推出自家瀏覽器 挑戰谷歌Chrome

OpenAI推出自家瀏覽器 挑戰谷歌Chrome

OpenAI周二推出該公司首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網頁瀏覽器,媒體稱,標誌著這家ChatGPT的開發商在新戰線上與Alphabet旗下的展開競爭,因為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依賴人工智慧來獲取信息。

OpenAI將這款瀏覽器將命名為ChatGPT
Atlas,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上網體驗,同時還能代表用戶執行任務,例如預訂航班或編輯文檔。公司表示,這款瀏覽器是圍繞ChatGPT構建的,每當用戶訪問網頁時,頁面上都會出現「Ask
ChatGPT」的選項,點擊後即可在側邊欄與ChatGPT互動。比如,用戶打開一篇電影評論,可以讓ChatGPT幫忙總結內容;或者找到一個菜譜,再讓ChatGPT幫忙在網上訂購所需食材。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周二的直播活動中表示,

OpenAI表示,Atlas現已在macOS上全球發布,隨後將陸續推出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目前,只有付費用戶(ChatGPT
Plus與Pro訂閱者)才能使用更高級的AI代理功能。

OpenAI表示,目前已有超過8億用戶在使用ChatGPT,但其中許多人使用的是免費版本。OpenAI目前仍在虧損運營,正尋求實現盈利的新方式。媒體稱,藉助自家瀏覽器切入網路搜索入口,可能幫助OpenAI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吸引更多網路流量,並藉此獲得數字廣告帶來的收入。

媒體表示,OpenAI由此加入了一批正在藉助AI重新構想瀏覽器產品的公司隊伍。這類產品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代。AI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近期剛剛推出了Comet瀏覽器,其設計理念是充當數字助手,能夠為用戶自動完成任務。和The Browser
Company也都在為自家瀏覽器添加更多AI功能。

ChatGPT進入側邊欄,內置AI代理

OpenAI負責Atlas項目的工程主管Ben
Goodger在周二的直播中表示,ChatGPT是該公司首款瀏覽器的核心。用戶在ChatGPT
Atlas中可以與搜索結果進行對話,就像在Perplexity或的AI模式中一樣。

其他AI瀏覽器的「殺手級功能」是內置的側邊聊天面板(side
panel)——聊天機器人會自動獲取用戶屏幕上的上下文信息。聽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很多用戶每天都在不斷複製粘貼文字、拖拽文件或鏈接到ChatGPT中,以便提供背景信息。而這個側邊功能則消除了這些繁瑣步驟,讓使用體驗更加順暢。

OpenAI產品負責人Adam Fry在直播中表示,ChatGPT
Atlas同樣配備了這種「sidecar」功能。此外,Atlas還具備「瀏覽歷史」功能,也就是說ChatGPT可以記錄用戶訪問的網站及其操作內容,並據此提供更個性化的回答。

在Atlas中,每當你點擊搜索結果的鏈接時,默認會顯示分屏界面:左側是網頁,右側是ChatGPT對話記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AI「助手」始終伴隨在旁。用戶也可以關閉分屏模式。員工在直播中還展示了瀏覽器的網頁摘要功能,以及如何在郵件中選中一句話並點擊按鈕讓ChatGPT即時潤色的功能——這一特性被稱為「游標聊天(cursor
chat)」。

AI瀏覽器的另一個常見特點是內置AI代理(agent),旨在幫助用戶自動完成網頁上的任務。根據媒體的測試,早期版本的網頁AI代理仍有待改進。雖然Perplexity的Comet和OpenAI的ChatGPT代理在執行簡單任務時表現良好,但在處理用戶真正想交給AI的複雜事務時仍顯力不從心。

正如外界預期,OpenAI的瀏覽器也配備了網頁代理功能。用戶可通過「agent模式」讓ChatGPT在瀏覽器中代為完成一些小任務。公司表示,該功能在發布初期僅對ChatGPT
Plus、Pro和Business級別的用戶開放。

Fry表示,

在OpenAI的DevDay大會上,ChatGPT主管Nick
Turley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受到瀏覽器重新定義操作系統形態的啟發。Turley指出,瀏覽器徹底改變了人們在線工作的方式,而他認為ChatGPT也是一種類似的革命性現象。

正面挑戰Chrome,谷歌股價應聲下跌

至於OpenAI的瀏覽器能否撼動目前擁有全球超過30億用戶的Google
Chrome,還不得而知。受這一消息影響,谷歌股價一度下跌達4.8%,跌幅隨後有所收窄。

Chrome目前在全球擁有約30億用戶,媒體稱,Chrome的巨大成功為OpenAI進入瀏覽器市場提供了潛在的範本。谷歌在2008年發布Chrome時,的Internet
Explorer(IE)瀏覽器仍佔據主導地位,當時幾乎沒人相信有新瀏覽器能構成實質性威脅。

但Chrome很快憑藉比IE更快的網頁載入速度,以及其他優勢,贏得了大量用戶,從而顛覆了整個市場。微軟最終放棄了IE,轉而推出新的Edge瀏覽器,其運行方式與Chrome類似。

今年9月,谷歌已將其Gemini
AI模型整合至Chrome瀏覽器中。用戶可通過該AI完成多項任務,包括解釋所訪問網頁的內容、跨多個標籤頁提煉信息,甚至還可恢復此前關閉的網站,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讓Gemini能夠代替用戶處理「繁瑣任務」,例如網上購物、預約或訂餐等。不過,谷歌尚未公布確切的上線時間。

谷歌的這一舉動發生在美國一名法官駁回政府強制其出售Chrome的提議兩周之後。在那場法庭聽證會上,來自Perplexity和OpenAI的高管曾表示,如果谷歌被迫剝離Chrome,他們有意出手收購。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