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為報復北京近期升級的稀土出口管制,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限制從筆記本電腦到噴氣發動機等一系列由軟體驅動的產品對華出口。
該計劃旨在兌現總統川普本月早些時候發出的威脅。10月10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宣稱,他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0%的關稅,並將在11月1日前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此舉若付諸實施,將通過限制包含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生產的產品的全球運輸,切斷對中國的關鍵技術供應。一位消息人士強調了該措施的潛在廣度:「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用美國軟體製造的。」
儘管這項激進措施最終可能不會實施,但消息人士指出,它被納入考量本身就表明,川普政府正在權衡與中國進行一次急劇的對抗升級,儘管政府內部存在更為溫和的聲音。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動蕩,美國股指一度擴大跌勢,隨後才收復部分失地。
對此,白宮拒絕置評,而負責監管出口管制的商務部也未回應置評請求。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則向路透社重申,中方反對美國「實施單邊長臂管轄措施」,並警告稱,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本輪緊張局勢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大幅擴大了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稀土是製造從消費電子到尖端軍事裝備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的關鍵原料,而中國掌控著全球約70%的稀土開採量。
如果川普兌現100%的關稅威脅,中國輸美商品面臨的關稅稅率可能會飆升至155%。但在這些威脅之後,他似乎軟化了對北京的態度,並於10月12日發帖稱:「美國想要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
中國則堅稱,最新一輪的衝突是由美方挑起的。9月底,川普政府擴大了出口限制清單,將任何被制裁中企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也納入其中。中國商務部對此舉予以強烈譴責,稱其「性質極其惡劣」,「嚴重侵犯企業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
在緊張的言辭交鋒背後,外交渠道似乎仍在運作。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周三透露,他與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將按計劃前往馬來西亞,與中國官員會面,討論北京限制稀土出口的「極其激進」的措施。此次會晤被外界視為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韓國會晤的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