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女人我最大

在不丹這個以「國民幸福指數」聞名的王國里,除了寧靜的山川與淳樸的民風,還有一段比宮斗劇更精彩的真實故事。
主角,就是現任國王的祖母、年逾九旬的太皇太后——格桑·卻登(Ashi Kesang Choden)。
她的一生,是宮廷鬥爭與母性柔情的交織,是跌入低谷又奮力翻盤的傳奇。若把她的人生寫成一本書,恐怕任何一部古裝劇都難以超越。
年逾九旬不丹太后格桑的傳奇經歷,從政治聯姻的未來王后,到失去王后權勢進入冷宮,再到奪回政權扶持兒子上位的攝政太后:

21歲時,格桑·卻登被父母許配給不丹第三代國王。沒有浪漫的愛情,只有冷靜的政治聯姻,她成為了未來的王后。【格桑與多傑國王】(queenjetsunpema@IG)
貴族之女,天生王后命
1930年,格桑·卻登出生在不丹西南部。她的家世顯赫:母親是錫金公主,身份尊貴;父親是不丹首席部長,位高權重。
她自小在優渥環境中長大,又曾遠赴倫敦留學,思想開明、眼界寬廣。在那個女性多被束縛的年代,她已經是不丹最時髦的「新女性」。
21歲時,她被父母許配給王儲吉格梅·多傑·旺楚克Jigme Dorji
Wangchuck(不丹第三代國王)。沒有浪漫的愛情,只有冷靜的政治聯姻。從此,她成為了未來的王后。

格桑·卻登與丈夫多傑國王。(queenjetsunpema@IG)
冷宮歲月,婚姻里的孤獨
婚後的格桑並沒有迎來幸福,她先後誕下四個女兒,直到第五胎才生下兒子辛格。可惜,這仍未能挽回國王的心。
當時,多傑國王愛上了年輕貌美的央吉,央吉先後為他生下兩子一女,迅速贏得了國王的偏愛與權勢。
格桑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迫搬出後宮。更糟的是,她的娘家也因權力鬥爭而遭到流放。王宮裡,沒有人再看好她。所有人都以為,這位王后的人生就此落幕。
浴火重生,絕地翻盤
格桑並沒有放棄,她專註於栽培兒女,並將兒子辛格送往海外留學,遠離紛爭,也為未來積蓄力量。1972年,命運迎來逆轉。多傑國王因病猝然辭世,王位陷入混亂。年僅17歲的辛格在母親支持下登基為不丹第四代國王。
格桑以正宮身份臨危受命,穩住政局。她從冷宮走出,一躍成為攝政太后,真正掌握了王室大權。
那一刻,所有人終於明白:被壓抑多年的她,才是最強的贏家。

1930年,格桑·卻登出生在不丹西南部。她的家世顯赫:母親是錫金公主,父親是不丹首席部長。
她自小在優渥環境中長大,又曾遠赴倫敦留學,在那個女性多被束縛的年代,她已經是不丹最時髦的「新女性」。(queenjetsunpema@IG)
政治智慧,母親的謀局
格桑不僅在危機中挺身而出,更以非凡的遠見,為兒子鋪設了穩固的未來。
她親自為辛格國王挑選了四位王后——而且是同一家族的四姐妹。這一安排避免了後宮爭寵,又憑藉旺姆家族的民望鞏固王權。同時,她更立下規矩:「誰先生下男孩,誰的兒子就是王儲。」格桑用她的智慧,讓後宮風平浪靜,使辛格能專心治理國家,帶領不丹邁向現代化。
建設不丹: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
格桑不僅是王室幕後推手,更是不丹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人物。可以說,不丹能在今日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之一,離不開格桑當年的奠基。
1. 推動教育
藉助自身留學背景,她大力提倡教育,尤其是女性教育。
她鼓勵興建學校,讓更多鄉村女孩有機會接受知識。
2. 關注醫療與民生
在她主導下,不丹建立起早期的公共醫療體系。
她推動母嬰健康與疫苗普及,為提升國民壽命奠下基礎。

格桑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迫搬出後宮。更糟的是,她的娘家也因權力鬥爭而遭到流放。王宮裡,沒有人再看好她。所有人都以為,這位王后的人生就此落幕。
【格桑與第五胎的兒子辛格】(queenjetsunpema@IG)
3. 守護文化與信仰
她尊重傳統佛教文化,資助修復寺廟,舉辦宗教活動,強化社會凝聚力。
她主張「現代化不等於西化」,強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留民族精神。

格桑·卻登先後誕下四個女兒,直到第五胎才生下兒子辛格。可惜,這仍未能挽回國王的心。
【格桑、多傑國王與女兒們】(queenjetsunpema@IG)
4. 幸福指數的基礎
四世國王辛格提出的「國民幸福指數」,其實正是延續了母親格桑的理念。
她早年就強調:發展不僅是 GDP 的增長,更要關注人民的精神滿足與環境保護。
晚年榮華,真正的贏家
歲月流轉,格桑已是95高齡。與兒媳、孫媳同堂時,她依然穩坐中央,氣度不凡。她身形嬌小卻精神矍鑠,滿頭黑髮,彷彿歲月不曾留下痕迹。
她與孫子、曾孫合照時的慈愛,與昔日冷宮歲月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她的一生,從失勢王后到尊貴太王太后,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圓滿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