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6 10 月

曬義大利女總理「色情照」網站,被反擊

義大利西西里島女孩瑪麗·加拉蒂的平靜生活,被一張手機截圖徹底打破。她的生活照,竟出現在一個「僅限男性」的色情論壇上。

在2023年遭遇這場突如其來的數字暴力後,瑪麗被迫成為一名「偵探」和「戰士」,用男性身份潛入充斥著偷拍影像、深度偽造和系統性侮辱的女性「獵場」,目睹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數字地獄」。

兩年時間裡,瑪麗在投訴與沉默、抗爭與孤立之間反覆掙扎。2025年8月,風暴升級。反對黨領袖、明星、學者,甚至是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都淪為平台上的「戰利品」。在名為Phica的「義大利版N號房」中,她們遭遇竊取影像、技術偽造、統一編碼、匿名意淫。

一場席捲義大利全國的反數字性暴力運動,就此引爆。

曬義大利女總理「色情照」網站,被反擊

圖/視覺中國

噩夢

2023年5月,24歲的瑪麗·加拉蒂收到一條來自朋友的訊息,附著一張截圖。她的照片,被公然掛在一個名為Phica的「僅限男性」色情論壇上。圖片下,是數百條充滿侮辱與性暗示的評論。

「就像陷入了一場噩夢。」瑪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回憶道。

當時,瑪麗生活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奇尼西鎮,從事餐飲工作,熱愛自然與音樂,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和深愛她的男友。她的社交媒體賬號,與無數年輕女孩一樣,只是記錄生活與分享自拍的角落。

「朋友也是女性,她自己並沒有登錄那個網站。」瑪麗解釋說,「那是男性的領地,她是通過一位瀏覽過該平台的男性拿到截圖的。」

經歷了恐懼與不安後,瑪麗決定潛入網站。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用男性身份註冊登錄。當頁面載入完成的那一刻,看到屏幕上的畫面,她如墜冰窟。「我看到的是一個令人作嘔的世界。」瑪麗說。

那是一個系統化、分門別類陳列女性「戰利品」的數字地獄。網站被細緻地劃分為「我的妻子」「我的女朋友」「我的姐妹」「我的女兒」等版塊,甚至設有專門的「偷拍」區,其中還有帖子教人如何安裝隱藏攝像頭。有人問:「我要去這家店,你能告訴我怎麼把攝像頭裝進試衣間嗎?」

瑪麗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在酒吧工作的女孩,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偷拍。她的照片連同工作地點一起被發布,引來更多人前去「打卡」,再添加更多帶有暴力與性侮辱的評論。在另外一些版塊中,女性或許知曉自己被伴侶或親人拍攝,卻從未意識到這些影像會流入如此的空間。

在Phica的扭曲語境下,最尋常的生活照片都被重新定義。論壇上,丈夫分享的妻子照片,兄弟分享的姐妹照片,甚至是父親分享年幼女兒的照片,都能成為「討論素材」。

「即便是你清晨煮一杯咖啡,這樣的照片也能成為性化評論的素材。」瑪麗說。

「我還看到有父親上傳女兒穿泳衣的照片,問別人『你們覺得我女兒怎麼樣?』。」瑪麗哭了,「那一刻我意識到:從小女孩到80歲的老奶奶,沒有女人是安全的。」

在社交平台上,瑪麗分享的只是些穿著普通服裝、日常生活的影像,也被竊取並搬運到論壇中。「那些只是我普通的生活照。」她反覆強調,「我從未拍過裸照或任何特殊照片!」

真正的恐懼,是在瑪麗發現自己被一個名為「NESSUNO27」的用戶長期盯上後。這個人頻繁發布瑪麗的照片,冒充她的前男友,並公開她的全名、住址與工作地點。「他對我的一切了如指掌。」瑪麗回憶起來,聲音依舊顫抖。

事後她才意識到,2023年有一段時間,她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陌生男性的關注請求,或許正源於此。

對於瑪麗來說,超過400條充斥著威脅與粗俗言語的評論,如同一場「數字時代的凌遲」。「有一條寫著:真可惜啊,我不是西西里人,不然我一定要去找她。」看到這條評論後,瑪麗衝進洗手間,嘔吐出來。

「我害怕那些網站上的男人就潛伏在我身邊,甚至開始懷疑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男性顧客,他們是不是就是為了『圍觀我』而來。」瑪麗說。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上)、反對黨領袖施萊因。圖/視覺中國

反擊

「我無法選擇沉默。」瑪麗先後與父母溝通,並與鎮上另一位受害者結伴,收集截圖和證據,向當地憲兵隊及郵政警察局遞交了投訴材料。

但投訴如石沉大海,她們從未收到任何實質性回應。

自2023年起,瑪麗從未停止投訴,並不斷提醒那些身處相同處境的女孩,讓她們知道Phica論壇的存在。她還主動聯繫來自義大利各地的受害者,鼓勵她們共同投訴、彼此支持。讓瑪麗感到有些失望的是,很多女孩知道這個網站,卻拒絕投訴。「她們害怕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親被牽扯進去,也害怕被熟人指責。」

瑪麗漸漸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不只是惡意的用戶,還有更深層的制度性忽視。「這個網站自2005年就存在,2023年用戶已達數十萬。」

2023年,瑪麗發起了一份線上請願,呼籲關閉Phica網站,但最初幾乎無人響應。

更早之前,義大利人工智慧取證研究員、性別社會學者西爾維婭·塞門津與同事露西亞·貝諾蒂就已關注到Phica的存在。塞門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時,網站已有超過十萬註冊用戶,她們向郵政警察投訴過,相關研究報告里也寫了,但沒有任何機構真正重視。

塞門津指出,義大利政治層面上長期存在「刻意迴避」的態度,「當時相關部門的應對方式是,他們只想處理個體案件,而不願承認這是系統性問題」。

2019年,米蘭大學的研究已顯示,義大利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曾遭遇非自願親密影像傳播。

「當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時,憤怒之後,我意識到自己必須行動。」塞門津說。同年,她發起了「親密暴力」運動,從一份線上請願書發展為全國性政治倡議,最終推動義大利在刑法中新增條款,將未經同意傳播親密影像定為犯罪,最高可判六年監禁。這項被稱為「色情報復法」的條款,被視為義大利女性數字權益保護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塞門津強調,單一條款的出台並不意味著真正的保護。她解釋:「根據這一條款,受害者必須證明發布者存在『傷害意圖』,這在匿名、群體性的網路環境中幾乎不可能。」

她還舉例稱,法律對「受害者是孕婦時加重處罰」有所規定,卻從未提及未成年受害者,這在她看來是「立法視角的嚴重失衡」。

Phica的存續與擴張,正暴露了法律的空白與局限。2019年「色情報復法」通過後,網站雖刪除了「色情復仇」版塊,卻保留了其他內容。短短几年間,會員數量從10萬暴漲至70萬。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技術威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級。早在2019年,塞門津調查時就發現,已有AI程序可自動「裸化」女性照片。隨著生成式AI的爆炸式增長,深度偽造色情內容在近幾年內激增超過500%。「只需點擊幾下,就能生成逼真的假色情視頻。」

在塞門津看來,問題從來不是技術,而是社會意願與政治行動的缺乏。塞門津組織召開過相關研討會,郵政警察也參加了會議,並與議員勞拉·博爾德里尼討論過此事,但從未有人採取實質行動。「若高層在六年前聽取警告,像瑪麗這樣的許多女性的痛苦本可以避免。」

瑪麗選擇做那個繼續發聲的人。自2023年以來,她開始了一場孤獨的「數字排雷」行動,持續投訴、收集線索,並主動聯繫在Phica上被曝光的受害者。兩年間,她聯繫了超過1000名女性,幫助其中約300人刪除了被盜影像。

讓她憤怒的是,Phica的運營者甚至推出「刪除服務」,要求受害者支付145歐元(約合人民幣1100元),才能移除被侵犯的內容。「明明我們什麼都沒做錯。」瑪麗說,「可在這個系統里,連討回自己的尊嚴,都需要付錢。」

風暴

轉折點出現在2025年8月。這場數字暴力,蔓延到「權力中樞」。

從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到反對黨領袖施萊因,超過20位女性政要成為受害者。她們的面孔被粘貼或被合成進色情影像,被數十萬人圍觀、轉發與嘲弄。

事件由兩位民主黨女性政客率先揭開。議員亞歷山德拉·莫雷蒂與瓦萊麗亞·坎帕尼亞公開指控,自己的照片出現在Phica的「熱門政客」專區,該專區內甚至還有以她們名字命名的子版塊,內容從泳裝照、私人生活照,到被放大、篡改的合成影像,配文赤裸地展露著侮辱與物化:「我想看看她的腿」「她的胸部狀態真好」。

「我感到噁心、憤怒、失望,但我絕不能沉默。」坎帕尼亞寫道,「因為這不僅關乎我個人,更關乎所有女性能否自由、有尊嚴、無恐懼地生活。」

莫雷蒂同樣發現,她多年來的電視公開影像被截取、篡改並上傳至該平台。她隨即提起刑事訴訟,成為首位以法律行動回應此事的女性政治人物。

隨著輿論迅速發酵,警方在短時間內接到數十起投訴,社交媒體上充斥著憤怒與聲討。進一步調查顯示,受害者遠不止兩位女性政客。Phica的所謂「VIP專區」中,不僅包括梅洛尼、反對黨領袖施萊因,還涉及二十餘位女性部長和議員的照片。知名演員、《還有明天》導演寶拉·柯特萊西等文化與娛樂界公眾人物也捲入其中。

「這些平台不僅煽動強姦與暴力,更直接威脅女性安全,必須被徹底關閉。」莫雷蒂在聲明中憤怒地寫道。

面對輿論的質疑聲浪,梅洛尼打破沉默。「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在2025年的今天,仍有人披著匿名的外衣,肆意踐踏女性尊嚴。」她在採訪中直言,「那些看似無害的照片,一旦落入惡意之手,就可能成為可怕的武器。」

梅洛尼呼籲所有女性勇敢投訴未經同意傳播私人影像的行為,並補充道:「我對這一切感到極度厭惡。我向所有在這場數字暴力中遭受侮辱與傷害的女性致以聲援。我們必須找到肇事者,並施以最嚴厲的懲罰。」

在社會輿論的推動下,沉默的受害者終於開始發聲。藉助政客效應和社交網路的放大,從權力高層到普通女性,受害者開始團結起來。「這次不同了。」塞門津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瑪麗也意識到,機會終於來了。她開始重新整理自己的經歷,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高頻發帖,幾乎每天發布20條信息,講述自己的遭遇,推動請願書的傳播。

在一家網路平台上,呼籲關閉Phica的請願書在不到一周內收集到17萬個簽名。來自義大利各地、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女性紛紛留言,講述自己的經歷。憤怒與共鳴,如野火般蔓延。

8月28日,瑪麗終於等到了一份官方聲明:Phica網站因違反隱私與性暴力相關法律,已被永久關閉。

隱憂

但Phica網站的關閉,並未驅散瑪麗心中的陰影。她清楚地知道,Phica網站只是龐大色情暴力網路中的一環,還有無數未被曝光的網站和社交媒體群組,仍在暗處生長。

更令她不安的,是Phica關閉聲明的姿態。平台將一切歸咎於用戶的「惡意行為」,聲稱其「扭曲了平台的初衷」,並承諾刪除所有內容。然而,這份看似悔改的聲明,卻以一個哭泣表情和一句「很快再見」收尾,「輕佻、冷漠,甚至帶著一絲嘲諷」。

這種曖昧的「告別」,無法為任何受害者帶來慰藉。作為受害者之一,民主黨議員勞拉·博爾德里尼直斥這份聲明「令人難堪」。在她看來,運營方對長期存在的侵害行為心知肚明。問題不在於個別用戶,而在於一種根深蒂固的有毒文化。這些論壇,則是為這種文化推波助瀾。博爾德里尼還表示,自己將再次提起訴訟,並呼籲義大利社會不再對厭女暴力保持沉默。

在輿論的壓力下,9月17日,義大利議會通過了《人工智慧框架法》,規定未經同意傳播AI生成的圖像或視頻,如造成損害,最高可判處五年監禁。

但在瑪麗·加拉蒂看來,這項法律很可能不會真正落實到任何人身上。

塞門津持相同看法。她指出,該法案仍「缺乏實質性的數字與性別視角」。這類立法往往是醜聞發酵後的應激反應,旨在平息輿論,而非保護女性。如果缺乏受害者保護機構與女權組織的深度參與,法律只會成為一紙「象徵性的安慰」。

此外,即便有法可依,司法實踐仍將面臨舉證困難、「色情內容」界定模糊、責任鏈條難以追溯等障礙。

「簡而言之,受害者可能迷失在法律的漏洞中,而加害者卻依舊逍遙法外。」塞門津認為,受到關注的往往是那些引發軒然大波的網站,但那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影像正通過不為人知的網站、社交媒體上的足球群、公司聊天群、健身群悄然流傳。背後的驅動力,是赤裸的利益,如流量、點擊、廣告與數據交易等。

在塞門津看來,真正的出路在於系統性改革,「我們迫切需要一部針對數字性暴力的綜合法案」。英國已將未經同意製作深度偽造色情內容列為刑事犯罪,而義大利還沒有開始認真討論這個問題。

「Phica的關閉,或許只是一次微弱的勝利。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塞門津說。

越來越多受害者選擇刪除賬號、退出網路,但經歷兩年多抗爭的瑪麗選擇繼續。「我理解她們,但我不能退。」瑪麗說,「我們不該害怕過自己的生活,也不該害怕分享照片。該感到羞恥的,從來不是我們,而是那些利用我們恐懼的人。我們必須團結,阻止這些『惡魔』繼續存在。」

目前,瑪麗仍在等待著一項結果。在收到當地郵政警察局的初步報告後,羅馬檢察院才會就瑪麗的上訴正式立案。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