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10 月

經濟學人:一旦美國撒手不管 台灣能有什麼B計劃?

《經濟學人》10月23日刊文指出,在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後,台灣政府起初對此抱持樂觀態度,認為其顧問團隊中有多位對華鷹派人士,將堅定支持美國對台承諾。然而,短短不到一年,台灣已面臨最深的戰略憂慮:一旦美國「撒手不管」,台灣能有什麼B計劃?

報道指出,川普一心與中方談判可能涉及台灣的貿易協議。他在今年5月曾暗示,這類協議「對統一與和平會很好」。美國官員事後雖試圖淡化此言,川普普10月19日再度引發台北不安,表示將在本月底於韓國與習近平會晤時,可能討論台灣議題。

此外,川普對台政策的轉變還體現在貿易與軍事層面。他對台灣課徵比日本、韓國更高的貿易關稅,要求台灣將國防支出從去年GDP
2.5%提高至10%,並要求台積電將大部分生產線轉往美國。同時,他延遲賴清德的美國過境行程,並未批准新的對台軍售案,這些跡象均引發台北高度戒備。

經濟學人:一旦美國撒手不管 台灣能有什麼B計劃?

10月10日,賴清德出席2025年雙十大會。(台灣總統府提供)

報道指出,川普政府內部多數對華鷹派人士已被撤換,取而代之的是主張「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官員。北京方面則持續施壓,要求美國削減對台承諾,例如可能要求華府明確反對台灣獨立。

雖然台灣政府強調與美國關係「依然穩固」,但近幾周內,台灣官員已開始密集調整公開訊息、外交行動、經濟政策與國防規劃,核心目標是「說服川普維持對台承諾」,同時防備「習特大交易」犧牲台灣的可能性。

這一轉變在賴清德10月10日的雙十演說中尤為明顯。相較過去激怒北京的談話,賴清德此次語氣謹慎,顯然意在避免干擾川普的貿易談判。他同時宣布,台灣將逐步增加國防支出,2026年將提高至GDP
3%以上,2030年更達5%。

更具策略性的是,賴清德10月7日罕見現身美國右翼廣播節目,宣揚國防政策,並表示「如果川普能讓習近平放棄對台動武,應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報道稱,賴清德除了對美展開魅力攻勢,也加強與非美國夥伴的軍事合作。他在雙十演說中提到,台灣將與「先進國家的軍事工業」合作,以強化防衛能力。由於擔憂北京施壓,台灣官員未透露細節,但重點據信將放在無人機等非對稱戰力上。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台灣積極調整戰略,批評者認為這一切「宛如杯水車薪,且為時已晚」。即便川普認可台灣的國防投入,台灣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川普普在性別、綠能、死刑等議題上存在更深歧見,也讓台美關係複雜化。

報道分析,這些努力並不足以彌補萬一美國安全保障消失的巨大缺口。台灣真正的戰略希望,不在於找到美國替代品,而是讓北京相信即使攻台成功,代價也將高於收益。但文章同時指出,「沒有美國,這一切幾乎不可能實現,而這就是台灣B計劃的困境所在」。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