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8 10 月

美聯儲決議前瞻:透露進一步寬鬆信號?

當地時間10月28日(周二),為期兩天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正式召開。

外界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市場將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否會釋放未來進一步寬鬆的信號。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多次公開施壓希望降低利率,這使得鮑威爾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與此同時,他還需應對美聯儲政策制定層內部的嚴重分歧。自9月美聯儲重啟寬鬆以來,已有多位政策制定者呼籲在寬鬆政策上保持謹慎。

兩大職責面臨數據迷霧

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四周,這導致多項關鍵經濟數據無法及時公布,美聯儲政策會議陷入信息迷霧。目前政策制定者對 「哪些風險應優先關注」
存在分歧,而數據缺位無疑使這一局面雪上加霜。

當前宏觀形勢存在多重矛盾信號:通脹率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企業紛紛預警未來物價將上漲;招聘不溫不火,就業市場面臨需求考驗;隨著企業投資規模逐漸明晰,整體經濟增長預期正被上調;此外,明年新稅法(包括小費和加班費收入免稅條款)將增加家庭退稅,可能為經濟注入意外動力。

在物價問題上,關稅依然是重大變數。美聯儲錨定的通脹指標 ——
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已從4月2.3%的低點升至8月的2.7%。這一趨勢潛藏通脹惡化風險:過去四年半以來,物價漲幅始終高於2%的目標,若家庭和企業對此形成習慣,通脹問題可能更難控制。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時立場有所軟化,認為 「合理的基本情景」 是關稅僅會對通脹造成一次性上行衝擊。

相比之下,美聯儲理事巴爾認為,貿易政策給美聯儲維持低通脹穩定的目標帶來了一些重大風險。巴爾稱,根據美聯儲重點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他預測今年年底核心通脹率將升至3%以上,並指出整體通脹要到2027年底才能回落至2%的目標水平。「在美國民眾已經承受了高通脹之後,還需要再等兩年才能回到通脹目標,這時間太長了,這種可能性影響著我對適當貨幣政策的判斷。」
他說。

今年擁有FOMC投票權的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Jeffrey
Schmid)也對進一步降息持猶豫態度,擔心這可能面臨通脹再度升溫的風險。

與此同時,作為推動降息重啟的就業市場,非農報告的連續缺席讓勞動力供需的實際狀況變得難以評估。6月至8月,美國月度新增就業崗位平均僅2.9萬個,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野村證券發達市場經濟學家塞夫(David
Seif)表示,美聯儲現在完全是在盲目判斷。「眼下最大的疑問是勞動力市場究竟處於何種狀態,而在看到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月度就業報告前,我們根本無法得到答案。」
由於政府停擺,美聯儲官員自9月初以來,始終未能獲得就業市場的完整數據。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Mary
Daly)透露,她的關注點已更多轉向勞動力市場。「目前的情況是,如果我們不採取風險管控措施,勞動力市場的疲軟態勢可能會變得更令人擔憂,」
戴利稱,「我們此前採取的降息舉措 ,目的就是通過風險管控,讓我們的通脹目標和就業目標實現更理想的平衡。」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非政府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並未出現大範圍裁員或支出縮減的情況,即便招聘速度放緩,居民收入增長與零售支出依舊保持韌性。但政府停擺的走向正在帶來另一層面的不確定性,他提醒道,聯邦政府僱員目前尚未經歷完整的薪資發放周期中斷,但到本月底他們可能面臨相當於GDP0.4%的收入衝擊。如果被停薪留職的員工被解僱,那麼此次停擺對消費支出的打擊可能會比通常情況更為嚴重。

寬鬆路徑是否更明晰

雖然本周降息大局已定,美聯儲內部的分歧可能讓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存在不確定性。

美聯儲理事克里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當前局勢尤為棘手:私營數據顯示招聘仍疲軟,但經濟增長卻可能加速。企業投資正逐步擴張,但除人工智慧領域吸引大量資本外,其他領域投資力度溫和;股市雖持續上漲、企業融資成本相對低廉,但抵押貸款利率仍居高不下;高收入家庭消費穩定,而普通家庭則需通過
「比價購物」 應對物價上漲。

這位明年有望接替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表示,當前經濟在多個層面呈現分化,使得判斷經濟走勢變得困難。 他主張
「謹慎地繼續降息」,但同時強調,後續是否進一步降息,取決於通脹走勢及就業增長是否進一步疲軟。

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認為,當前政策利率處於
「合適水平」,仍足以對通脹形成下行壓力。但這種壓力究竟有多大,目前仍存在爭議;隨著時間推移,政府數據發布中斷的影響將越發凸顯。

相對於美聯儲的謹慎觀點,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定價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今年剩餘兩次會議上連續降息的概率升至90%以上,明年也有望進一步降息2-3次。

不少華爾街人士預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不會暗示12月已確定再次降息。在此之前,太多因素都可能發生變化:全球貿易談判局勢不定,可能會從整體上改變物價及經濟增長的前景。此外,若政府停擺結束、數據發布恢復,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在12月會議前可能會獲得三個月的就業數據,這或許會重塑他們對勞動力市場狀況的看法。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稱,鮑威爾很可能會保留政策選項的靈活性,不會承諾年底前採取特定行動。

施瓦茨向第一財經表示,在延續寬鬆立場的同時,美聯儲官員將持續關注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然而若就業未出現進一步惡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推出更多降息舉措時將採取謹慎態度。隨著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逐漸消退,通脹風險在明年美聯儲的政策考量中所佔權重將顯著上升,這一情況將為「更溫和降息節奏」提供合理依據。

縮表或將迎來轉折

除利率決定本身外,美聯儲本周還可能釋放信號,表明其很快將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 —— 最早可能在本月就結束所謂的
「量化緊縮」(QT)政策。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在10月14日的講話中表示,量化緊縮 「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
終止;不過他同時也呼應了其他美聯儲官員近期的觀點,即金融體系中仍有充足的流動性。美聯儲理事沃勒稱,若以銀行業準備金規模為衡量標準,已接近金融體系擁有適量流動性的節點。

量化緊縮計劃的初衷,是回收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為金融體系注入的流動性。當時,為刺激經濟並維護債券市場穩定,美聯儲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2020年春季啟動的這一輪購債操作規模龐大,到2022年夏季,美聯儲的資產持有總額已超過9萬億美元,較此前翻了一倍多。此後,美聯儲開始允許一定額度的債券到期後不再續作,逐步縮減資產持有規模,目前這一規模已降至6.6萬億美元。

部分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美聯儲或將在本次會議終止長期縮表計劃。毅聯匯業集團(Wrightson
ICAP)在報告中表示,儘管他們對貨幣市場是否已出現真正的流動性緊張持懷疑態度,但近期短期拆借市場出現的部分波動顯然是一個足夠明確的警示信號,足以證明美聯儲應進入貨幣政策正常化計劃的下一階段。

券商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則向客戶表示:「我們預計美聯儲將在本月底的下一次會議上完全停止量化緊縮。」
但他們同時指出,由於房地產市場環境複雜,美聯儲持有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減持速度一直非常緩慢,因此美聯儲可能會允許這類證券繼續按當前節奏到期,而不進行再投資。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