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话题在社交平台上,有超过40亿的浏览量和超4000万的讨论。其为一种生活的理念,主张通过“断绝不需要之物”践行减法生活,核心在于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在这些帖子中,年轻人不单是学习各种收纳整理的技巧方法,收拾自己的家,还有人为父母做“断舍离”,在这个过程中,大都显现出巨大的困难。
博主@是一只小豆豆说,丢东西发生争执后,她与母亲相视哭泣,母亲不愿意扔三四十年前结婚时的旧被子,喜欢在直播间整箱整箱地购置廉价无用之物,这些都为她所不理解。
除了两代人的观念碰撞外,“衰老”这一命题也随之浮现。
受访者小蒋感慨,母亲年轻时爱干净,一天扫三遍地,现在看着杂乱的厨房却不知从何下手,感到有心无力。
另一受访者小恺疑惑,一生勤俭、坚韧,慢慢被时代落下的姥姥,囤积废品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在身体机能一天天下降的情况下,姥姥是否曾被“如何独立生活”的问题所困扰?
以下是三人的讲述。
【1】桌子上过去插满鲜花,如今堆满保健品
小蒋 给母亲家做“断舍离” 用时3天
今年国庆我回家,想在厨房找一个水果叉子,把所有柜子都翻遍了,但堆放的杂物实在太多,怎么都找不到,我一下就恼火了,下定决心要给我妈“断舍离”。
我说,我们国庆节抽出两三天时间收拾家,先别去玩了,反正也是堵车。
我妈今年62岁,从事美容方面的工作。家里其实是这两年才开始慢慢变得杂乱的。我和读高中的妹妹从厨房里收拾出来384个塑料袋,很多都是装菜的袋子,已经很脏了,却被揉成团堆在架子上。这个不锈钢架子是我去年回家时给我妈买的,是为了能多放一些牛奶和蔬果。
但架子上放满了各种瓶瓶罐罐,都是沾满了油的保健品:银耳、血燕之类。水果牛奶依然被放在地上,旁边则整箱整箱堆放着从各类短视频平台购买的便宜商品。橱柜里的酱油都过期了,也还在用,不用的保温瓶和砂锅有十几个挤在一起。窗户已经有油垢了,她说有一年多没有擦过。

杂乱的厨房。图/受访者社交账号
我忍不住问妈,你现在怎么这个样子了?她年轻时不是这样的,我小的时候,她很爱干净,家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地都是扫完就拖一遍,拖完还要蹲下来拿干抹布再擦一遍。床上的四件套基本是一周一洗,窗户也是两三个月就擦一次。我刚出去工作的时候,她来看我还会给我打扫卫生,一直念叨我弄得不干净。
我妈被问得有点手足无措,回答说,她也不想买那么多东西,但是买的时候就什么都想试一试,拿回来之后随手一放就忘记了,看着杂乱的环境想收拾,却不知道如何开始,最后只能站着发呆,有心无力,就没有以前这个规划性了。她最后总结,“我有点老糊涂了。”
我最大的感慨是,我妈她确实老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年纪大了以后的那种力不从心。以前我回家,她一天要拖三四遍地。她其实很爱干净,也很有仪式感,往常家里会订周送制的鲜花,桌子上总是插满鲜花,现在桌子上堆的都是保健品。阳台上的花也都枯死了,她说她养不好,我说怎么会养不好呢?以前就养得挺好的。她说乏力,什么都不想弄了。
我和妹妹把干净的塑料袋卷起来放着,不能用的丢掉,把窗户的油垢擦干净,把过期的酱油扔掉,地扫完拖完,其实就花了5个小时,过程中收拾不是最累的,最累的是让她同意把没用的东西扔掉。为此她还一度生我的气,有一次吵完后连晚饭都没吃。
比如厨房的锅,涂层都掉了,她却说还能用,我又给她科普这会有害身体健康,扯了十几分钟。家里的电水壶外壳都坏掉了,她说有什么好扔的,我于是继续科普万一引发电路短路怎么办。那十几个保温杯,都是参加一些活动免费送的,我去淘宝问客服多少钱,拿给她看,她才相信原来确实不值钱。柜子里还搜出来很多漂亮珐琅锅却没用过,她说以前觉得好看不舍得用,放在那里,慢慢也就淡忘了。
最后花了三天时间,只把厨房和客厅的部分地方“断舍离”干净了,我临时要回去上班,就没有继续收拾。走之前我跟我妈约定,要维持好环境的整洁,过年回来我要检查。
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人发生了关于“断舍离”问题,我觉得应该多从老一辈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心理出发。从他们的角度去看这个社会的发展,他们有时是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每天很多新的信息进入他们的视野里,他们的大脑可能接受不过来或来不及筛选。所以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变化,有一种恐慌感。对于旧物就会产生一些依赖心理,觉得能给自己安全感。从我妈身上,我会有点恐惧,等我变老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2】卖出500元废品,有啤酒瓶、小学教材和金属门框
小恺 给姥姥做“断舍离” 用时一天
姥姥住在一个四方的小院里,连着宽宽的门廊,养着几只干净的橘猫,院子里有棵四季常绿的常青树。小时候,每当去姥姥家,坐在院子里,总觉得在哪都能晒到太阳,惬意极了。但是从三四年前开始,院子变得拥挤起来。
我和姥姥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回家往往在过年那几天,那时没觉得姥姥院子有多糟糕,只是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多,姥姥勤俭惯了,我没觉得有何异样,只是茶余饭后,关于姥姥院子里的争执越来越多。
大家的争执点主要集中于:谁来劝劝,甚至说服姥姥不要再往家里带废品。理由是,首先姥姥年事已高,捡废品总是起个大早,捆着重重的废品往家拖,有时甚至去翻垃圾桶,附近邻居总来反映,“今天在哪又看见姥姥在拾废品”,其次,拉回家的废品层层堆积,堆得院子像个废品回收站。
妈妈表态说,她找姥姥谈过,但是姥姥不愿意卖,理由是废品站收的价格太低,要再等等。她也提到,每年也会软磨硬泡,收拾变卖过一小部分,但是卖的速度跟不上姥姥捡的速度,一年年积累下来也就越来越多。
事情的转折是去年夏天,那时候我回家休暑假,总是往姥姥家跑。废品堆里应该是有什么东西腐烂,只要我穿着短裤站在院子里,总被蚊子咬得一腿包。最要命的是,门口也被堆得满满当当,连一辆小型电动车都停不下。我决定跟眼前的废品“一决高下”。
当然,我知道上了年纪的姥姥有自己的坚持,我几次旁敲侧击问过她的意见,她的反应都是现在不是时候,“卖不上价”,而且在她眼里,我还是个小孩,更不懂怎么卖废品。
而当我追问什么时候才能“卖上价”时,她却支支吾吾。我猜测她只是囤积惯了,过往的节俭习惯形成的,具体怎么处理她也不太清楚。所以,我放弃商量的方式。不过我还是打电话询问妈妈和舅舅的看法,他们都说支持,但有点担心姥姥会埋怨。
一天,姥姥在舅舅家吃过午饭后睡着了。我和舅妈商定就趁这个时间段迅速行动。
时间紧任务重,能准备的东西不多,一人一副粗布手套、一个防晒衣,一包口罩。舅妈想到,废品站在离家10分钟车程的地方,又喊来表哥,让他开着带兜的三轮车来接应。
开始我们是分点收拾,发现废品并非按种类码放,每个地方都堆积着各种各样的废品。光把堆积的废品拽开,就花费了不小的力气。后来,舅妈建议,我们按照种类收集,先整理纸箱、书本等纸张类,再收拾塑料、金属等,我负责寻,舅妈负责捆,表哥负责拉去废品站去卖。
不知道拉了多少车,眼前的空间越来越多,但是出乎意料的废品也越来越多。数不清的碎啤酒瓶,里面还沉积着污水、已经不知道改了多少版的小学教材、我单人难以拽动的金属门框、几十斤重的麸子面,还有泡沫板、狗食等,一些能卖的,不能卖的,或许只是遗忘在废品堆的物品,展开在眼前,很多莫名的情感也在脑子里堆积。
我猜想一生勤俭、坚韧、倔强的姥姥,在身体机能一天天下降的情况下,是不是曾被“如何独立生活”的问题所困扰。看着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慢慢被时代落下的姥姥,还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赚点生活费。虽然钱不多,肯定不想给子孙添麻烦,捡一点是一点。
思考着,又收拾出一大堆难以归类的废品,分不清是医疗废品还是化学品,我从之前的思绪跳出,下意识地感叹:怎么这些也捡回家?
那天从下午一点,一直收拾到快五点,鼻腔里被各种复杂的味道堵住,身上沾满污垢,两条腿被虫子咬得全是红包,表哥的三轮车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趟。最后,变卖了大部分废品,换了500余元。我们又把连廊和院子扫干净,泼上水,喊姥姥回来。

收拾前后对比。图/受访者提供
出乎意料的是,姥姥回来听说我们卖了那么多钱,满心欢喜地左看右看,后来,她还搬来小木凳,坐在干净的门廊间,穿堂风吹得姥姥的短衫鼓鼓的,她说明天请邻居婆婆来家玩,“这不比坐在空调房里凉快”。
我撩起裤子,让姥姥看我被蚊子叮的腿,还故意说自己要累病了,姥姥心疼得不行,我趁机跟她约法三章:“不准再乱捡东西回来,想捡只能捡纸张和瓶子类,酷暑和严冬不要出门捡。”
【3】收拾过程中有过许多争执,我与母亲边吵边哭
小豆 给母亲家做“断舍离” 用时20天
我是一个“断舍离”自媒体博主,今年35岁,以前做月嫂工作,自从我把给母亲老家做“断舍离”大清洁的视频发上网,受到一些网友的喜爱之后,我开始真正从事这个职业,主要收入是给有需求的顾客做“断舍离”,一般是年轻人给家里的老人点单,由于打扫时长基本是10天以上,一般一个月我只能接一单。
给母亲做“断舍离”其实我尝试了三年。她今年57岁,第一次是2022年,我没提前告诉她,直接到家里开始收拾,她白天没在家,会去经营自己开的小面馆。等我把厨房收拾出来,给她发去照片,说我帮你把厨房擦干净了,重复不要的用品丢掉了,抽油烟机也擦干净了,她听到后却很反感,情绪还比较激动,问我为什么要插手她的事。我既意外又失落,还以为我做的这些事情能得到她的认可。
我才知道,孩子给家里老人做清洁前,要尽量去沟通,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建设和接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上来就给她把东西扔光。
给我妈收拾房子总共花了20天,其中有一些时间是我拍摄剪辑视频花费的,但哪怕不拍视频,清洁起来也需要10天左右,旁人可能无法理解,但收拾这个老房子,就跟搬了一次家一样。
家里堆满了我妈在各种直播间买的廉价翡翠、玉镯子,还有十几箱廉价酒,在衣柜攒了一大堆不穿的衣服,还有一些快递盒子,用完的,没开封的,开封只看了一眼的,全堆在家里,她有时候会抵御不住那些直播间的诱惑,东西觉得便宜就买,一买就买一大堆又不用。

小豆收拾出来需要扔的部分东西。图/受访者提供
我问过她不会觉得不舒服吗?她也皱起眉头,有时看着这么个乱糟糟的家,会感慨这还像个家吗?我明白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工作太忙,分不出精力,而我父亲经常住在我爷爷家照顾生病的爷爷。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从记事起,家里经常堆得乱糟糟的。
我妈其实并没有“囤积癖”。我接到的顾客中,有些顾客家里的老人喜欢捡破烂,囤东西,我们帮他一袋一袋地清出去之后,他会在深夜偷偷地去垃圾桶又把东西往回捡,不得已,我后来只好把垃圾丢到离他家远一点的垃圾桶里。
在收拾的过程中,我跟我妈有过许多争执,大多是我往外扔东西,但她不同意,比如一些枕巾、枕套和被罩,可能有三四十来年了,她当时结婚的时候用过的,已经破了脏了,她觉得可能有纪念意义不舍得扔。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第20天,收拾马上结束的时候,我俩一边吵一边哭,我哭她也哭。她责备我把她东西都丢了,我想着尽心尽力给她收拾,她却一直埋怨我,脸色还极差,我没忍住就哭了。但吵的过程,我们也把话都说开了,双方心情都舒畅了一些。
当房子慢慢变得干净整洁之后,我能明显察觉到她的变化,回家后少皱眉了一些,还会开视频给我爸分享家里的变化,对我也没那么大怨言了。而且我发现,她之后也能够保持家里的整洁,终于算是有了个好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