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9 10 月

中国“十五五”规划:科技自主成核心目标

中国共产党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本周发布未来五年的经济计划建议,其中强调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且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核心目标,以应对西方出口管制和全球科技竞争。在两岸方面则重申欲把握主导权。

周二(10月28日),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在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即第十五个五年计划,涵盖2026年至2030年)建议全文,完整计划将于明年3月于全国人大会议审议,作为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蓝图。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经济主要发展目标,包含提高居民消费、拉抬内需,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科技方面强调大幅提高“自立自强水平”,着重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另外提及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与司法工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说明“十五五”规划建议时指出,中国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加,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并未改变。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发力的关键,欲在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

中国“十五五”规划:科技自主成核心目标

习近平称,中国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加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向彭博社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一大亮点是官方承诺提高消费比例,“这不代表中国将立即推出有力的消费刺激措施,但显示从长远来看,消费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彭博社指出,此前有许多经济学家都呼吁中国应该设定家庭消费在GDP的占比目标。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中国家庭消费占比为40%,低于全球平均的56%,也远低于高收入国家近60%的水平。

科技方面,“十五五”文件称,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积体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与系统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中国团队向彭博社表示,这“可能涉及对研发人员提供大量财务激励、对企业给予丰厚补贴,以及设定公共采购要求”。

《金融时报》引述分析人士说法报道指,随著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初上任后对包含中国在内的经济体实施高额关税,中国希望借由下一个五年规划巩固其既有的制造业优势,同时也想改善在依赖外国技术方面的弱点。

中国能取代美国 成为头号强国吗?

周二发布的“建议”中也包含涉及台湾、香港及澳门的内容。

在港澳方面,“十五五”建议重申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并表示将持续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彰显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作用,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港澳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台海两岸方面,同样也复述北京一贯立场,称将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除了强调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外,也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与主动权……加强产业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落实台湾同胞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等内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