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1 10 月

首爾承諾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 特朗普稱協定幾已達成

經數月談判後,美國與韓國最終敲定一項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與貿易協議:首爾將向美國投入2000億美元現金與1500億美元造船業投資,以換取美國下調對韓汽車關稅及其他貿易優惠。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周三在韓國舉行峰會時,最終確定了兩國長期懸而未決的貿易協議細節。

特朗普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與李在明及其他地區領導人共進晚宴時表示:「我們已經完成協議,幾乎所有細節都敲定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韓國同意在美國投資
3500億美元,以換取美國降低對韓汽車出口的關稅。根據周三達成的協議,美國將把對韓進口汽車的關稅從25%下調至15%。

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在慶州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還同意確保任何潛在的半導體關稅不會使韓國晶元出口處於不利地位,相較台灣出口享有相同待遇。

另據韓聯社報道,美方將對醫藥品等給予最惠國待遇,對飛機零部件、仿製葯、美國境內未生產的天然資源實施零關稅。

彭博社報道稱,首爾將在美國船舶製造業投資1500億美元,並提供2000億美元的現金投資。投資總額每年上限為200億美元。

此外,李在明還敦促特朗普允許韓國獲得潛艇用核燃料的供應,並修訂數十年前的核能合作協議。

他強調,首爾並非試圖建造可攜帶核武器的潛艇,而是希望以此取代現有的柴油動力艦艇,以便更有效地追蹤朝鮮和中國的軍艦。

3500億美元曾令協議達成「遙遙無期」

在日本展開「魅力攻勢」並斬獲4900億美元投資承諾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10月29日)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會面。華盛頓與首爾的高級官員此前均表示,協議的最大障礙仍在於特朗普提出的要求——韓國需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在執行層面難以達成一致。

韓國官員稱,大規模現金投資可能動搖本國經濟穩定,他們更傾向於提供貸款或貸款擔保。

此外,韓國還希望建立貨幣互換機制,以便在投資過程中調節本國貨幣流動。

特朗普與李在明的會晤在歷史名城慶州舉行,正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年度峰會召開。然而,雙方在投資額與執行方案上的分歧,正為這場會面蒙上陰影。

特朗普在一場商界論壇上稱,美國與韓國「緊密相連」,並讚揚兩國擁有「非常特殊的關係」,同時表示雙方「非常接近達成協議」。

談及國際貿易時,特朗普採取了比以往對抗性立場更為溫和的方式,表示:「最好的協議,是能夠惠及所有人的協議。」

在特朗普抵達前,李在明在論壇上發言,警告貿易壁壘的風險。

「在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抬頭、各國聚焦眼前生存的當下,『合作』、『共存』與『包容性增長』這些詞聽上去似乎很空洞,」李在明說道。

「然而,正是在這種危機時刻,亞太經合組織作為團結平台的作用才愈發凸顯。」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