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我們將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再讓供應鏈中有任何咽喉點 https://t.co/KoMujkmGSc pic.twitter.com/ArnBNi34ZM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30, 2025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不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將掌控稀土、半導體、藥品、鋼鐵和造船等領域的供應鏈。特朗普總統推行的『美國優先』議程的一部分,就是讓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再像他繼承的那樣,在供應鏈中有任何咽喉點」。
陪同特朗普出席了此次峰會的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主播巴蒂羅姆(Maria
Bartiromo)採訪時稱:「(會談)房間里的氣氛充滿尊重,兩位領導人彼此非常了解,也清楚即將面臨什麼。我認為,對今天的會晤非常有幫助的是,本周早些時候,我和我的對應方、何立峰副總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艱難而充分的談判」。
貝森特補充道,「因此,習主席走進房間後表示,我認為我們可以就馬來西亞達成的共識達成一致。於是,兩位領導人得以在會談中討論更宏觀的問題,包括特朗普總統剩餘任期(的對華政策)將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我認為,中方意識到,特朗普總統的就任為這一(美中)關係提供了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重置契機。特朗普總統在世界範圍內贏得的尊重,是其他任何一位領導人都無法比擬的」。
當被問道,「許多人對稀土礦產的供應鏈表示擔憂,我知道你首先與你的對應方討論了此事,隨後總統又與習近平進行了探討。這是為期一年的暫停嗎?關於稀土礦產的問題究竟如何?」
貝森特在批評了中方近期採取的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措施,重申這是「中國VS全世界」的決定後談到,「我們成功談判達成了一年暫停期,作為交換,中方獲得了一些訴求。特朗普總統還與習主席達成協議,將著手應對這場影響美國的可怕芬太尼危機。中國在此扮演何種角色?其芬太尼前體化學品從中國運往加拿大、墨西哥,最終流入美國境內,奪走數十萬我國公民的生命,並將在未來數十年摧毀無數家庭與人生」。
貝森特續指,「特朗普總統今年春季非常明智地就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征了20%的關稅,我們同意將稅率減半;作為回報,中方將大幅加強合作以遏制流入北美的前體化學品。未來數周我們將成立工作組,並制定客觀標準來評估合作成效」。
當被問道「您是否相信今年確實能實現精鍊磁鐵的穩定供應?這是否足以讓美國在稀土磁鐵需求方面實現獨立?」
貝森特提到,「中方控制著約70%的礦產開採,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控著約90%的加工與提煉環節。因此自今年1月以來,特朗普總統領導的本屆政府一直在努力建設能夠提煉和加工稀土的設施」。
貝森特說道:「我認為這是我們繼承下來的問題。這團亂麻已經醞釀了20年,整整20年,而特朗普總統決心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必須掌控我們的供應鏈」。
貝森特補充道,「我們將掌控我們在稀土、半導體、藥品、鋼鐵和造船等領域的供應鏈。特朗普總統推行的『美國優先』議程的一部分,就是讓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再像他繼承的那樣,在供應鏈中有任何咽喉點」。
巴蒂羅姆追問道,「作為回應,美國是否暫停了那項新規?該規定本將擴大實體清單範圍,對任何由清單上一個或多個實體持股至少50%的實體實施出口限制,為期一年?」
貝森特回答說:「是的,我們將暫停這項措施一年,作為(中方)對稀土許可制度暫停的交換。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中國VS全世界。中國對全世界實施或威脅實施這項許可制度,而作為自由世界領袖的特朗普總統為所有人談判達成了這項協議,因為人們需要明白的是,西方供應鏈,以及亞洲民主國家,包括印度、日本、韓國,以及我現在所在的地區的供應鏈,都是高度一體化的」。
貝森特續稱,「所以,僅僅恢復對美國的許可證或許可證制度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它必須適用於全世界,全世界都團結在一起,我們都在共同前進,而這正是特朗普總統的領導力所取得的成就」。
當被問道「關於暫停301條款調查中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實施一年的措施,這是否也在考慮範圍內?」
貝森特指出,「這項措施也已暫停。與此同時,自夏季以來僅是301條款的威脅就已導致中國造船廠訂單量大幅下滑,該調查將暫停一年。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總統昨晚與韓國總統達成歷史性協議,將造船業重新帶回美國。韓國是卓越的造船國,
日本也是卓越的造船國。我們將與西方盟友整合造船產業——瑪麗亞(巴蒂羅姆),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就媒體報道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拒絕了美方敦促其停止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消息,貝森特提到,「日本從俄羅斯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約佔其需求的10%,我認為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逐步減少依賴;他們(日本)將參與美國在阿拉斯加建設的大型管道項目,韓國也可能加入其中。而習主席在今天的會晤中單方面提出中方可能願意參與其中。所以,這是美國前所未見的能源主導地位(所促成的)」。
特朗普在乘坐專機返美途中在社媒平台貼文稱,「中國還同意啟動購買美國能源的程序。事實上,可能會有一筆規模巨大的交易,涉及從偉大的阿拉斯加州購買石油和天然氣。賴特(Chris
Wright)、伯古姆(Doug
Burgum)以及我們各自的能源團隊將舉行會議,探討能否達成這一能源協議」。他口中的賴特和伯古姆分別是美國能源部長和內政部長。
與此同時,貝森特在採訪中還提到,中方已批准TikTok美國業務的轉讓協議,並稱預計該協議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取得進展,但未透露更多細節。貝森特在採訪中說:「在吉隆坡,我們最終敲定了TikTok轉讓協議,獲得了中方的批准。我預計該協議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取得進展,我們最終會看到解決方案」。
北京方面,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四提及,「雙方進一步確認了馬德里經貿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中方將與美方妥善解決TikTok相關問題」。
此外,貝森特稱,中國已同意在本產季——截至明年1月——購買1200萬公噸美國大豆,並承諾在未來三年內每年購買2500萬噸,這是美中一項更廣泛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貝森特還表示,東南亞其他國家已同意購買另外1900萬噸美國大豆,但並未具體說明這些採購的時間表。貝森特宣稱:「所以,那些被中方當作政治棋子的偉大大豆種植戶們——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他們應該會在未來幾年裡興隆昌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也是美國農民的主要市場,北京方面將對美國農產品的巨大需求轉化為貿易戰中有力的談判籌碼。在經歷了多輪針鋒相對的關稅戰後,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了高達23%的進口關稅,中國買家大多放棄了今年美國秋季收成,轉而從南美洲採購。
中國需求的下降使美國農民——特朗普政治基礎的重要支柱——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自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已實現了大豆進口來源的多元化。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約佔其進口總量的20%,低於2016年的41%。路透社報導指,2024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近2700萬噸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