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同意暫緩執行近期出台的部分關鍵礦產出口限制措施,但顯然並非全部。
周四,特朗普總統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後,中國商務部宣布將暫停執行10月9日頒布的出口管制措施,為期一年。
然而,中國並未公開承諾取消今年春季及去年冬季出台的早期限制措施。這些措施目前仍在持續擾亂全球供應鏈。
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話來說,10月的出口管制令是「對準整個自由世界供應鏈與產業基礎的火箭筒」。該管制令要求,除經中國商務部批准外,全面禁止出口可能幫助其他國家發展稀土礦、精鍊廠及磁體工廠的技術或設備。
特朗普周四在韓國釜山與習近平會晤後表示,他預計這一年期的暫緩措施在到期前將獲得延長。
但中國商務部稱,計劃對10月9日的管制條例進行「研究細化」。該條例因覆蓋範圍過廣且表述模糊,已遭到歐美廣泛批評。
或許更重要的是,中國商務部並未公開承諾取消今年4月及去年12月對關鍵礦產實施的嚴格出口管制。
4月的規則要求,除經商務部核發許可證外,禁止出口七種稀土金屬及由其製成的稀土磁體。12月的規則則對兩種製造特定半導體所需的金屬元素,以及兩種軍用彈藥所需的元素,施加了類似的許可管制要求。
歐美商界領袖及官員表示,目前稀土磁體的出口許可申請僅約半數獲得批准。許多工廠從中國收到的貨量僅夠勉強維持運轉,部分工廠甚至出現短暫停產。
中國歐盟商會上月表示,這些出口管制措施正在「危及全球供應鏈的穩定」。
需要稀土磁體生產剎車系統、汽車座椅等產品的工廠已無法補充常規庫存。在4月管制規則出台後的前兩個月,商務部尚在建立許可審批流程,期間僅批准了極少數許可證申請,企業被迫持續消耗庫存維持生產。
短缺問題已導致稀土價格飆升。新加坡稀土顧問托馬斯·克魯默表示,用於製造剎車電機、轉向電機及其他汽車系統耐熱磁體的鏑,在中國境外的價格已至少上漲六倍,達到每公斤1200美元。
中國決定暫緩10月的管制措施,或許是意識到此前低估了該措施對西方產業基礎的衝擊力度,以及這對中國「可靠供應方」聲譽的損害。
「我的印象是,他們當時完全沒意識到這個許可制度會影響到這麼多產品。」克魯默表示。
目前尚不清楚周四中美達成的協議對歐洲意味著什麼。歐盟貿易官員定於周五在布魯塞爾與中國代表團舉行會談。
中國在限制對歐出口稀土磁體的同時,同時要求歐洲降低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
西方正開始大舉投資,以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但美國目前幾乎沒有能力快速提升稀土磁體的產能。
惠譽集團旗下國家風險與產業分析公司BMI的大宗商品部門負責人薩布林·喬杜里表示,美國要建立完全獨立的稀土磁體及其他稀土材料供應鏈,可能需要10年時間。
另一個擔憂是,中國是否真的會允許出口稀土加工設備,以幫助西方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稀土行業高管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即便當時尚未出台新法規,許多中國稀土加工設備製造商在收到北京的行政指導後,就已停止出口。
喬杜里表示,在10月管制措施暫緩後,這些設備出口能否恢復,「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