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已於30日落幕,美中對於會議成果的聲明與說法,在稀土管制、對等關稅稅率等層面已有所出入,顯示雙方可能就會談內容有著不同解讀。
彭博資訊報導,例如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中方同意將稀土管制措施延後一年上路,但中方僅說,將暫緩10月9日新祭出的稀土管制,但未曾提及原有的相關管制。
在黃豆與農產品採購方面,美方提供許多細節,例如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指出,北京已承諾未來幾年會向美國採購至少870萬噸黃豆,中方只說,將擴大採購美國農產品。
最重大的落差,可能出在雙方對於對等關稅的認知,例如美國總統川普說,對大陸的對等關稅,會從57%調降到47%,但大陸商務部聲明指出,美方24%的對等關稅將暫停一年實施。
美中下周可望簽貿易協議 北京:願拉長合作清單
川習會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最快下周簽署貿易協議。中國外交部今天說,中美元首在釜山會晤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中方願與美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透過對話協商,不斷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
據陸媒澎湃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下午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路透社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中美元首在釜山會晤期間討論了經貿關係等議題,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中方主管部門昨天也介紹了吉隆坡經貿磋商的成果。
他提到,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經貿應該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和衝突點。
郭嘉昆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本著平等、尊重、互惠原則,「通過對話協商,不斷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為世界注入更多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貝森特(Scott
Bessent)30日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訪問時說:「吉隆坡協議昨晚深夜拍板,所以我預計我們最快可能在下周進行簽署(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