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 11 月

麻辣燙「不壓秤」的3種菜 老闆藏在角落裡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麻辣燙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隨便拿一些,稱重的時候,就要三四十塊錢了。喜歡吃麻辣燙的朋友們,先別著急,今天,我就來給你扒一扒,那些麻辣燙里真正的「性價比之王」,那些「不壓秤」的寶藏菜。內行見了眼睛都放光,總嫌拿得少,而老闆呢,卻悄悄把它們藏在了角落裡,生怕你發現。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麻辣燙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隨便拿一些,稱重的時候,就要三四十塊錢了。喜歡吃麻辣燙的朋友們,先別著急,今天,我就來給你扒一扒,那些麻辣燙里真正的「性價比之王」,那些「不壓秤」的寶藏菜。內行見了眼睛都放光,總嫌拿得少,而老闆呢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第一種:吸湯王者

你別看凍豆腐其貌不揚,黃不拉幾,跟塊硬邦邦的石頭似的。但它在麻辣燙的世界裡,簡直就是個「超級海綿」!它身上布滿了蜂窩一樣的小孔,往滾燙的紅油湯底里那麼一涮,它就開始瘋狂「喝湯」,把所有的麻辣鮮香全都吸進自己的身體里。撈出來的時候,它已經「虛胖」了一圈,咬一口,湯汁在嘴裡「biu」地一下爆開,那滋味,絕了!

最關鍵的是什麼?它本身輕飄飄的,往秤上一放,數字幾乎不動。你花的是一塊豆腐的錢,吃到的是半碗湯的精華,這筆賬怎麼算都划算。老闆為啥不愛讓你多拿?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太「實在」了!你吃上兩三塊凍豆腐,肚子就感覺半飽了,那些價格更高的肥牛、毛肚自然就吃得少了。所以,凍豆腐、油豆皮這些「吸湯神器」,常常被老闆放在冰櫃的最下層或者最角落,讓你一不留神就錯過。

麻辣燙「不壓秤」的3種菜   老闆藏在角落裡

第二種:菌菇類

金針菇,這玩意兒簡直是「不壓秤」界的課代表。你一把抓起來,看著挺多,感覺能裝滿半個碗,對吧?但你往秤上一放,嘿,輕得跟羽毛似的,老闆都得懷疑自己的秤是不是壞了。但它煮出來之後,那個口感,滑溜溜、脆生生的,「吸溜」一口,太帶勁了!它也是「佔地方」的好手,體積大,分量輕,幾根就能讓你的碗看起來滿滿當當,給你極大的心理滿足感。

麻辣燙「不壓秤」的3種菜   老闆藏在角落裡

杏鮑菇也是同理,厚實的切片看起來很有分量,但其實密度很小。

煮熟後口感Q彈,像在吃肉,但又沒有肉的「重量負擔」。老闆對它們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們能豐富菜品,恨的是它們太「虛」了,不壓秤,而且很能占碗,顧客拿一把金針菇,碗就滿了,哪還有地方放別的「貴客」呢?

第三種:葉菜類

這裡我要重點說下茼蒿。它蓬鬆得很,你抓一大把,感覺能裝滿半個碗,但一稱重,你都得懷疑老闆是不是給你少算了。它的杆子是中空的,葉片舒展,簡直就是個「綠色海綿」。而且,它那股特殊的香味,跟麻辣湯底一結合,簡直是天作之合,解膩又提香,吃多了肉和丸子,來一口茼蒿,整個人都清爽了。

老闆為啥要把它們放角落?道理和前面一樣。葉菜一煮就嚴重縮水,看著你拿了一大碗,煮熟後可能就一小撮。老闆覺得「不划算」,而且像生菜、油麥菜這些,成本極低,利潤空間小,自然不會像推薦蝦滑那樣熱情推薦給你。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