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 11 月

中共如何用「B型台獨」來打擊「A型台獨」?

中共如何用「B型台獨」來打擊「A型台獨」?

台灣民進黨立委沉伯洋

(德國之聲中文網)繼先前被國台辦列為「台獨頑固份子」以後,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又決定要針對台灣民進黨立委沉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宣稱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沉伯洋與陳昭姿,誰比較像「台獨」》,作者陳嘉宏認為,正因為「台獨」始終不存在一個明確的定義,這議題就成為共產党進行對台統戰的最有利標的,讓共產黨可以用「B型台獨」來打擊「A型台獨」。例如,共產黨放掉過去長期台獨「張目」的陳昭姿,集中火力攻訐現在讓它很頭痛的沉伯洋。共產黨也利用許多人支持中華民國的情感,挑起華獨派與台獨派的衝突。在統一戰線裡,無論是現在的陳昭姿、中華民國派或者是藍白兩黨都只是共產黨的「次要敵人」,共產黨拉攏這些「次要敵人」的目的是要打擊「主要敵人」,待雙方斗得你死我活後,才是共產黨收拾戰場的時機。

文章說,台獨在台灣只是一種合法的政治主張,保護每個人有倡議任任何政治主張的權力,不將之視為非我族類,就是在保護台灣的民主;不讓共產黨定義誰是「台獨」,就是不讓共產黨框限台灣人可以有什麼政治主張,也就是不讓共產黨來定義台灣的民主。任何跟著共產黨屁股標籤台獨的台灣人,都是共產黨的在台協力者,都該被視為台灣的民主之敵。

陳嘉宏說,「即使你與沉伯洋政見不同,都不應該對共產黨加諸於他身上的作法幸災樂禍。共產黨的作法不只在打擊沉伯洋,也是在攻擊我們的最高民意機關,更是在羞辱台灣的民主。」

  「愛國者治台」根本是一個減法

中國官媒體新華社,這段時間連續發表署名「鍾台文」的評論文章,表示統一後將實行「愛國者治台」。台灣「上報」發表文章《新華社「愛國者治台」系列為何無說服力》,作者李濠仲指出,先不論其歸根究底稱「統一台灣是中國復興的必然」,照新華社評論所說「愛國者治台」,指的無非就是台灣人身份改變後(成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將可享有哪些「紅利」。問題是,台灣人現有生活方式,沒有高度自治嗎?沒有宗教信仰自由嗎?私有財產沒有得到保障嗎?台灣優勢產業(半導體)不夠具競爭力嗎?那麼,這種「愛國者治台」至多不就只是保有你本來就有的,然後,從頭到尾不提台灣人當下正在享受的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將如何,以至所謂「愛國者治台」,不得不讓人馬上想到已然信用破產的「港人治港」,則「成為中國人」還有半點「紅利」可言?

文章說,同樣令人不解的是,新華社「鍾台文」的文章,特別提到「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相通,」偏偏台灣人心靈所系的自由、正義(法治)和公平(平等),現今中國自己又表現得如何?也莫怪多數台灣人一直都和美式生活、價值觀更為心靈契合,何況當中國人自己就佔了美國外來移民比例第二位,一個個有辦法的都跑去和美國人心靈相通了。絕大多數台灣人一直以來並沒有「改變身份」的需求和想望,更多的是選擇在台灣安身立命,希望靠自己努力,去獲得更美好生活,此刻新華社「鍾台文」的召喚對象,便完全不知道是在向誰說,尤其「愛國者治台」到頭來根本是一種減法(民主、自由、法治都沒了)。

  習近平遇到川普,世界面臨更多風險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從習近平到川普,強人統治讓世界更加危險》,作者Erica
Frantz指出,目前在美中關係中,這是第一次由兩位具有相似政治風格的領導人掌舵兩國。其後果——至少在未來四年裡——可能會十分深遠:更多的冒險行為、更大的不穩定性,以及更高的誤判與衝突風險。

作者說,川普與習近平,以及他們所領導的國家,當然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然而,兩人都試圖將各自的政治體系按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川普已經劫持了共和黨,將其變成了個人的政治工具。習近平對中國的控制程度之深,甚至足以讓毛澤東感到羨慕。他們在國內缺乏制衡,這讓他們在達成協議時擁有很大的自由度,但也使任何潛在協議變得脆弱,容易發生變化。強人式領導者可能是不可靠的國際合作夥伴。在被忠誠者包圍、權力制衡被削弱的情況下,他們在違背承諾或突然改變路線時,幾乎不會面臨國內後果。

作者警告說,缺乏制約會對全球安全不利。由於強人領導者不會被追責,他們就不必履行承諾,因此他們的威脅缺乏可信度。在虛張聲勢中,各方往往難以判斷真正的紅線在哪裡——例如,川普曾多次向普京發出關於烏克蘭停火的最後通牒,而後者則一再無視。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行為的護欄逐漸消失,衝突爆發的可能性隨之上升。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威權領導人——周圍都是一味迎合其意志和政策信念的應聲蟲——更傾向於冒險、發動戰爭並升級衝突。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