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天門模式」要來了!中國找到催生秘訣

「天門模式」要來了!中國找到催生秘訣
資料圖:天門市

中國人口已連續三年下降,2025年很可能是連續第四年下降。在這一大背景下,湖北天門市的出生人口卻「逆勢回升」。2024年,天門市新生兒約7217人,比2023年增長17%,官方媒體甚至稱之為是「天門模式」。以至於,連法國世界報的駐華記者也前往湖北天門市,探尋該市的「生育密碼」。

世界報駐華記者記者寫道,中國正在展開一場艱難的提升生育率的戰鬥。如今,中國婦女平均每人只生育一個孩子,根據聯合國的定義,中國已經是「超低生育率」的國家。

對於中國的生育問題,法國世界報寫道,中國政府負有很大的責任。從1980年到2015年底,在長達36年的時間裡,中國禁止夫婦生育超過一個孩子。直到十年前,當局才姍姍來遲地宣布放棄獨生子女政策。另外,只是在2021年,當局才允許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孩子。儘管人口情況緊迫,但政府仍然沒有放棄對公民生育子女數量的控制,雖然在實際中,很少有人生到3個孩子。

而且,中國政府雖然徹底推翻了過去的生育政策,但從未承認過去的政策所造成的有害影響。

此一時彼一時。此前對晚婚者給予晚婚長假,現在則是對早婚夫婦給予長假了。此前對超生處以巨額罰款,現在則是對撫養子女的家庭給予稅收減免。衛生部門(原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拜訪不再是為了強制墮胎,而是為了宣傳為人父母的喜悅、宣傳與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心理好處以及宣傳女性早育有很大的生理優勢。對於那些考慮墮胎的女性,他們則用一系列的論點來說服想墮胎的女性改變想法。

「資本投資」

法國世界報還寫道,如今,各城市不再競相成為最積極推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城市,而是轉而比拼誰最能讓生育率上升。除了完成GDP增長等其他目標外,地方官員的考核標準之一就是生育率。天門市在這方面遙遙領先。全國各地的官員都派代表團前來學習其成功的經驗。

天門市的成績要歸功於天門市的市委書記——紀道清。根據官方報紙《中國日報》的報道,紀道清將他提供的比其他地方更優厚的生育補貼政策稱為「資本投資」。

在天門,新婚夫婦可以申請相當於7200歐元的購房補貼;有第二個孩子的夫婦每月可領取100歐元,直至孩子三歲;如果有第三個孩子,每月還可以再領取120歐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海報還宣傳說,都合起來的話,第二個孩子最高可領取35000歐元,第三個孩子最高可領取43000歐元。中央政府也在推行類似的政策。今年7月,中國宣布對每個三歲以下的兒童每年提供438歐元的補貼;8月,又宣布免除幼兒園最後一年的學費。

天門市還宣布提供免費的產前檢查。產後數周至數月內,醫院提供包括傳統醫學和物理療法在內的各種產後護理。

「政策變了」

法國世界報記者在天門遇見的一位母親坦言,是天門的補貼政策讓她決定將她五個月大的兒子登記為天門的新生兒。這位只願透露自己姓李的女士和她的丈夫的確是天門人,但他們目前居住在蘇州,那裡的工作機會更多。李女士雖然是在700公里外的蘇州生下的第二個孩子,但他們選擇回老家登記這個孩子,主要是為了領取補貼。這或許能夠解釋天門驚人的出生率。李女士還透露,當地官員在得知她懷孕後立即打電話給她,鼓勵她把未出生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天門人」。

「生幾個孩子已經成了職業晉陞的決定性因素。」

和李女士一起的有她的一個閨蜜——一位小學老師,以及她們的孩子和婆婆。這位36歲的閨蜜說,在她任教的學校,校長和工會經常提醒她要考慮生二胎了。她說,「生幾個孩子已經成了職業晉陞的決定性因素。」她還提到,衛生部門的官員在天門的農村和城郊挨家挨戶地做宣傳,強調年輕生子好,孩子能給全家帶來幸福。

李女士和她的閨蜜都談到了目前這場鼓勵生育的運動是多麼的具有諷刺意味!李女士指著她的婆婆壓低聲音說,幾十年前,她的婆婆因為超生,在懷孕八個月的時候被迫墮胎,否則,她丈夫就會失去他的公務員工作。這時,另一位奶奶也加入了談話,她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她的年紀還很小的兒子被計生人員帶走了一周,直到在廣州一家紡織廠上班的她回到天門做強制的妊娠測試,確認自己沒有懷二胎,孩子才回到家中。

李女士委婉地解釋道,「政策變了。」她並補充說,湖北的天門曾以嚴格執行獨生子女政策而聞名。但天門的居民,就像中國各地的居民一樣,不應該回頭看過去。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