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費加羅報:習近平罕見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登上頭條

周二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關注的重點各不相同。

費加羅報:習近平罕見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登上頭條

2025年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晤前握手。 AP
– Kim Do-hun

法共「人道報」關注法國建材集團《拉法基在敘利亞(的經營是):血腥水泥》,報道了這家法國巨頭正因資助恐怖主義而受審。它被指控在2013年至2014年間向「伊斯蘭國」(ISIS)支付數百萬歐元,來維持其位於賈拉比亞工廠的運營。《紐約:曼達尼革命》也是「人道報」關注的重點,指出這位被特朗普抨擊的社會黨候選人攪亂了紐約的市長競選。他成功組建了一個代表這座城市面貌的聯盟:年輕、大眾且多元化。《過度徵稅的危害》是經濟類「回聲報」的頭版大標題。指出國民議會恢復了對避稅者徵收的離境稅,進一步削弱了供給政策;人壽保險可能因國民議會通過的對非生產性財富徵稅而受到懲罰。此外總統馬克龍將組織一場「選擇法國」峰會,來安撫法國投資者。天主教的 「十字架報」關注同一主題,稱周二開始討論的社會保障預算案的議題之一——暫停養老金改革是《妥協的代價》。右派「費加羅報」關注法國國內社會新聞,指出《威脅、襲擊、私刑:警察成為攻擊目標》,報道了一名19歲的學生馬蒂斯在北部城市裡爾,被一名逃避警方交通檢查的31歲司機撞死,之後肇事司機逃逸,最終被警方抓捕。右派大報指出:這種拒不配合執法的現象在今年前九個月增加了9%,表明針對執法人員的暴力行為日益猖獗。

《誰能阻止它?》是法國左派「解放報」的頭版大標題。關注中國超快時尚巨頭希音在巴黎百貨公司巴詩威(BHV)開設的實體門店將在周三開張,而希音因其線上平台銷售兒童色情玩偶而備受爭議。解放報在第二版的大事件版面刊登了多篇相關報道,並以《挑釁》為題撰寫了社論文章。指出一個月來爭議不斷,罷工、請願、品牌和投資者紛紛撤離……但這一切都未能阻止法國百貨公司老闆梅林讓希音的首家門店進駐旗下巴詩威百貨的步伐。他與希音執行總裁在百貨公司門前合影時興奮地表示,這是「全球首創」,已是第N次的挑釁了。且就在同一個周末,有人發現希音的電商平台上存在兒童色情性質的性玩偶,此事甚至引起了國家最高層的關注。經濟部長保證,如果再次發生此類事件,他將要求「禁止希音平台在法國的運營」。事實雖嚴重,但尚不足以將這家電商平台從法國境內及谷歌等搜索引擎中封禁。法國似乎無力阻止中國這股勢不可擋的浪潮。

除去希音實體門店進駐巴黎的報道,周二的法國報紙還刊登了多篇有關中國的報道,

費加羅報報道了《習近平罕見地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登上韓國頭條》的新聞,一句俏皮話和一陣笑聲,就足以登上韓國主要媒體的頭條。原因無他——這位話的主人是向來不以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著稱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何況談及的是「間諜」話題。

在時隔十年再次訪問韓國期間,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李在明進行了例行的互贈禮物。習近平選擇贈送兩部配備韓國製造屏幕的小米手機。「通訊線路安全嗎?」韓國總統帶著一絲微笑問道,暗示中國可能存在竊聽行為。經過必要的翻譯後,習近平輕笑一聲,隨即回應道:「你應該檢查一下有沒有後門」。這顯然是在暗指中國科技產品被反覆指控可能包含秘密訪問被竊取數據的機制。這一幽默逗樂了李在明,引來一陣短暫的掌聲。

這短短几秒鐘的互動讓觀察者大感意外,並迅速在韓國媒體和社交網路上傳播開來。《首爾新聞》周一以:「李在明開玩笑問小米手機安全性,習近平大笑回應」為標題報道了此事。韓國總統發言人則低調錶示,這一幕主要體現了兩位領導人之間關係的拉近和個人紐帶的建立:「如果沒有這種紐帶,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玩笑。」

《中國:電動汽車重鎮》是十字架報刊登的文章,文章在開篇指出,2014年,習近平在視察上汽集團時提出,中國要從「汽車大國」轉型為「汽車強國」,而「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是唯一的途徑」。當時,中國的電動車產業還幾乎不存在,電池價格高昂,市場由外國品牌主導。十年後,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車的主導力量。文章從幾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這種飛躍源於政府的長期規劃與強力推動。社會和文化因素也助推了市場爆發。然而,行業也面臨風險:價格戰、腐敗、產能過剩以及國際保護主義升溫,導致不少企業破產。儘管如此,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中國國內銷售的汽車中約80%將是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型。而且在減排方面,電動車已經幫助中國抑制了石油消費的增長。

回聲報則刊登了該報銀川特派記者發回的專稿,《從法國進口橡木桶,高科技感測器:中國何時才能釀造出優質葡萄酒》,介紹了在寧夏,越來越多的葡萄園正在向高端市場轉型,來吸引那些消費量減少但追求品質的中國消費者。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