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 11 月

切尼的政治遺產:特朗普學到最多的是總統擴權

安東尼·澤克爾(Anthony Zurcher) – BBC駐北美記者

切尼的政治遺產:特朗普學到最多的是總統擴權

切尼在1970年代擔任白宮幕僚長,服務於傑拉德·福特總統。 [AP]

迪克·切尼(Dick
Cheney),這位於週二(11月4日)逝世的美國前副總統,在911恐怖襲擊之後大幅擴張了美國總統的權力。恐襲發生20多年後,特朗普正運用切尼建立的政治槓桿,作為推動其國家優先事項的強大工具——儘管兩人在共和黨的發展方向上曾有過激烈的衝突。

切尼在美國政府的資歷可追溯至尼克森(Richard
Nixon)任內的白宮,他在國會權力走廊及多屆共和黨政府中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並逐步磨練出其關於總統權力的理論。

在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擔任副總統期間,他利用基地組織(Al-Qaeda)對世界貿易中心與五角大樓的襲擊——這是自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以來,美國最具意義的國家團結與目標明確的時刻——來重塑行政權力的根基。

「切尼讓布希得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動『反恐戰爭』,這是基於他們共同相信政府必須擺脫過去自我剋制的舊習。」前《華盛頓郵報》記者巴頓·蓋爾曼(Barton
Gellman)在其2008年的著作《Angler》中如此寫道。該書記錄了切尼擔任副總統期間的事蹟。

切尼於2001年至2009年期間擔任喬治·W·布希的副總統。 [Getty]

如今,特朗普繼承了那些擴張後的總統權力,並以此來推動自己的政治議程。這些議程如同當年切尼所做的那樣震驚部分美國民眾,但有時卻與切尼曾經支持的政策和優先事項背道而馳。

儘管特朗普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來為其行動辯護,但如今的美國遠不如 911 事件後那般團結,也缺乏當時那種危機感。

儘管切尼花了數十年時間將權力集中於白宮,但在生命的晚年,他警告特朗普對國家構成的威脅,尤其是在特朗普試圖挑戰2020年總統選舉敗選結果之後。2024年,切尼表示他支持民主黨人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

他說:「從未有任何人對我們的共和國構成比特朗普更大的威脅。作為公民,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將國家置於黨派之上,捍衛我們的憲法。」

特朗普則反擊切尼,稱他是「無止盡、荒謬戰爭之王,浪費生命與數兆美元」。

  特朗普如何效仿切尼

儘管切尼與特朗普在政策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他們在擴張總統權力方面的相似之處,已遍及整個美國政治版圖——包括在海外使用美國軍事力量、拘留與運送非公民的能力,以及發展並擴大美國監控權力,特別是針對被視為國內威脅的對象。

特朗普的長期顧問、現任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在2017年的一次電視訪問中表示:「總統保護國家的權力非常強大,不容質疑。」這句話彷彿出自政治巔峰時期的切尼之口。

儘管特朗普否定了切尼的干預主義外交政策以及他主導的伊拉克戰爭,但特朗普和他一樣,也展現出願意在海外使用美國軍事力量,往往無視監督機制的存在。

他在六月對伊朗發動轟炸行動,理由是該地區敵對勢力的核威脅日益升高,這與切尼在 2003年伊拉克戰爭初期所採用的論述如出一轍。

近幾個月來,特朗普政府將毒品販運者列為「敵方戰鬥人員」,並持續在國際水域摧毀疑似運毒船隻。他們表示,這些致命的軍事攻擊是保護美國國家安全所必需的。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特朗普的司法部已通知國會,白宮無需國會批准即可持續進行這些攻擊,儘管《1974年戰爭權力決議》對動用武力有明確規範。

批評者曾指控切尼服務的布希政府,在「反恐戰爭」中濫用
2001年的《軍事力量授權法》,允許美軍在全球對疑似恐怖分子展開行動。如今,特朗普則採用類似手段——使用無人機與導彈——甚至不再尋求國會授權來做掩護。

切尼與喬治·W·布希在2000年總統競選期間於密西根州向選民揮手致意。 [AP]

切尼外交政策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依賴「非常引渡」(extraordinary
renditions)手段,將在海外或美國本土被捕的疑似恐怖分子轉移至其他地點,以避免美國國內法院對個案擁有司法管轄權。

布希政府在古巴的美軍基地——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建造了一座龐大的設施,用以無限期拘留這些人員,並與外國政府達成協議,設立「黑牢」(black
sites),在無需法官審查合法性的情況下進行訊問。

在其第二任期內,特朗普採取了類似措施,以避免司法機構審查他在美國本土拘留與遣返無證移民的行動。他擴建了關塔那摩灣的拘留設施,以容納被遣返者,並與外國政府達成協議,接收這些被遣送的人。

儘管部分美國法院已頒布禁制令以阻止遣返行動,但它們對此類行動的實質內容審查能力仍然有限。

特朗普的律師在一宗提交至美國最高法院的案件中辯稱:「憲法賦予總統,而非聯邦地方法院,負責外交事務與保護國家免受外國恐怖分子威脅的責任,包括執行其遣返。」

特朗普也曾威脅要動用美國司法部的國內監控與調查能力,這些能力是切尼在20多年前強化與擴展的,用以對抗他所稱的「內部敵人」。

布希政府曾利用這些權力滲透被懷疑持有極端思想的穆斯林社群,而特朗普則呼籲對鬆散組織的左翼「反法西斯運動」(Antifa)進行全國性打擊,並指控該運動在反對其右翼政策的示威中訴諸暴力。

政府的監控權力也集中於那些獲合法授權進入美國的外國人——撤銷居留許可與工作簽證,針對那些被政府認定持有反美或反猶太觀點的人士。

切尼於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在伊拉克向美軍部隊發表演說。 [AP]

切尼(最右)與妻子琳恩出席 2004 年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與喬治·W·布希總統及其妻子蘿拉一同現身。 [Getty]

切尼逝世後數小時,白宮便依照聯邦法律將國旗降至半旗,以示全國哀悼。然而,此舉掩蓋了切尼時代的保守派元老與特朗普所塑造的新共和黨之間的深刻裂痕。

儘管各界對這位前副總統的悼念不斷湧現,特朗普卻異常沉默。

事實上,現任總統過去從未猶豫批評切尼及其干預主義的外交政策觀點。他也曾多次與切尼的女兒莉茲·切尼(Liz
Cheney)發生衝突。莉茲是特朗普的公開批評者,並於 2021
年擔任國會調查特朗普在1月6日支持者攻擊美國國會事件中的行為的特別委員會副主席。

自切尼最後一次離開公職以來,特朗普與他在十多年間一直針鋒相對。然而,這些衝突主要圍繞政策與個人風格。但在總統權力方面——即行政權的範疇以及白宮在必要時果斷行動的必要性——兩人卻有著驚人的共識,彷彿唱著同一首讚美詩。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