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統川普入主白宮以來的首個重要選舉日,民主黨在全美範圍內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從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的州長競選,再到紐約市長的歷史性更迭,民主黨不僅贏得了當晚所有主要戰役,更在多個州的關鍵戰略投票中鞏固了未來優勢。出口民調顯示,選民對經濟的普遍擔憂和對國家現狀的不滿,成為推動此次「藍色浪潮」的關鍵因素。
州長競選:民主黨「連下兩城」
民主黨人成功奪回了維吉尼亞州州長職位,並守住了新澤西州。
在維吉尼亞州,民主黨人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擊敗共和黨對手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成為該州首位女性州長。
作為前國會議員,斯潘伯格在整個競選過程中保持著民調和籌款優勢,成功贏得了這個民主黨傾向的州。
她的競選活動重點關注經濟、可負擔性問題、公共安全以及對墮胎權的支持,同時猛烈攻擊對手在社會問題上的保守記錄及其對總統川普的忠誠。斯潘伯格在勝選演說中宣告:「維吉尼亞選擇了實用主義,而不是黨派之爭;我們選擇了共同的聯邦,而不是混亂。」
在新澤西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謝里爾(Mikie
Sherrill)成功當選為新澤西州歷史上的第二位女州長。謝里爾利用她作為海軍直升機飛行員和前聯邦檢察官的強大履歷,以及與川普總統抗衡的議員形象贏得勝利。
市長選舉:從進步派到多元化的勝利
市一級的選舉同樣見證了民主黨的多元化勝利,並且呈現出不同的意識形態光譜。
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在紐約市長競選中戰勝了以獨立身份參選的前州長庫默(Andrew
Cuomo),標誌著進步派力量的崛起。
在底特律,市議會主席謝菲爾德(Mary
Sheffield)當選該市首位女性市長,創造了歷史。她在勝選當晚表示:「今晚,我們慶祝這一歷史性的勝利,但明天,我們知道要開始工作了。」
在俄亥俄州備受矚目的辛辛那提市長競選中,民主黨現任市長普雷瓦爾(Aftab
Pureval)成功擊敗了副總統萬斯同父異母的兄弟——共和黨人鮑曼(Cory
Bowman)。鮑曼試圖將城市描繪成犯罪泛濫,而普雷瓦爾則成功地以實施宵禁和招募更多警察等措施進行了有力反駁。
在波士頓,華裔市長吳弭(Michelle
Wu)在沒有真正對手的情況下輕鬆連任。她最初的挑戰者在初選中慘敗後退選,使得吳弭在周二的選舉中獲得了超過90%的選票。
關鍵州級投票:鞏固未來優勢
除了候選人選舉,民主黨還在關鍵的州級投票中取得了影響深遠的戰略性勝利,為未來選舉奠定了優勢:
在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推動的「50號提案」輕鬆獲得通過。該提案授權州議會在明年的中期選舉前重新劃分國會選區,以對抗共和黨在其主導州的選區劃分,預計將為民主黨凈增五個眾議院席位。民調顯示,絕大多數支持者將反對川普政府作為投票的重要原因。
在關鍵搖擺州賓州,選民通過了三名民主黨籍州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留任投票。這一勝利確保了民主黨在該州最高法院5比2的多數席位,將對未來的選區重劃、中期選舉投票以及2028年總統大選等關鍵案件產生決定性影響。
此外,在科羅拉多州,選民批准了一項對高收入人群增稅的提案,以資助學校膳食計劃和低收入居民的食品援助。在緬因州,選民則否決了要求在投票站出示身份證的措施,同時批准了一項「紅旗法案」,該法案旨在使家庭成員能更容易地向法院請願,以限制潛在危險人物獲得槍支。
出口民調揭示:經濟焦慮反噬共和黨
美聯社對超過1.7萬名選民的廣泛調查顯示,經濟、就業和生活成本是選民最關心的問題。儘管一年前,經濟焦慮曾幫助川普入主白宮,但如今,同樣的擔憂似乎正反噬共和黨。
分析認為,民主黨人通過強調「務實」,成功贏得了快速發展的郊區和部分農村地區選民的支持。這場勝利無疑為民主黨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新劇本,並對即將在明年舉行的高風險中期選舉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對經濟現狀的不滿可能成為川普領導下的共和黨面臨的真正難題。
民主黨兩條路線的對決
儘管民主黨人慶祝了這場全面的勝利,但選舉結果也立刻點燃了黨內關於未來路線的激烈辯論,進步派和溫和派兩大翼都宣稱自己的策略才是帶領民主黨前進的正確道路。
在紐約,進步派將曼達尼的勝利視為明證,證明大膽的左翼議程能夠動員起新的選民聯盟。同樣,加州成功推動「50號提案」,也被看作是果敢政治策略的勝利。
與此同時,黨內的中間派和建制派則將目光投向了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的州長選舉。他們認為,斯潘伯格和謝里爾的勝利表明,務實的、能吸引郊區搖擺選民的溫和派路線,才是在關鍵戰場州獲勝的法寶。賓州最高法院的勝利也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