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 2025年11月06日 06:00:00

白宮近日發布APEC峰會相關照片,當地媒體則寫到:「美國公佈了一些中國民眾不熟悉的習近平照片」。(圖片取自白宮官網)
韓國APEC峰會結束不久,美國白宮發布了相關照片,其中一張是川普和習近平在釜山空軍基地的會晤畫面,特別的是,照片裡川普背對鏡頭,對面的習近平則狀似「被逗得眯眼笑」。由於那和過去12年掌權,中國官媒刻意將習近平塑造的嚴肅穩重形象相當不同,遂引起了一番討論。
而在白宮發布的照片中,還是可以理出「習近平眯眼笑」,應該是前一幕川普(同樣背對鏡頭)拿著一張紙條給他看後的連貫動作。根據CNN說法,「紙條上究竟寫了什麼或印了什麼,至今仍是個謎」。
當然,或許因為習近平模樣罕見,甚少在公共場合露出笑容,所以美國媒體、社群平台焦點多放在習近平身上,又或者在搜尋中國媒體、社群後,發現幾乎沒有什麼人轉發,於是再以「中國人民看不到的那些照片」簡短註解作結。
不過,既是白宮官網,它終究是為了傳遞己方(美方)訊息,所以,要也是猜川普到底想表達什麼。
就像奧巴馬執政期間,白宮曾發布一張照片,畫面中奧巴馬把腰彎得低低的,一名五歲小男孩則伸手碰觸奧巴馬的頭(比較彼此髮型),以此顛覆總統高高在上形象。自2008年《富比士》把時任參議員的奧巴馬列在最平易近人政治人物第一位,親民形象就一路成為奧巴馬的「利器」,當初白宮的照片,正是為進一步強化公眾記憶。。
主角永遠是美國總統
深諳形象照重要性的總統,始自1961年的肯尼迪,根據當年一名美國通訊兵(當時還沒有白宮攝影師)透露,肯尼迪曾指示他,只有在自己身體完全浸到水裡,僅露出頭和脖子的時候,才可以對他下水游泳取鏡,所有設限(包括肯尼迪夫人),都是為了維持總統的優雅和高貴。另外,一張肯尼迪牽著兒子走在白宮西廂長廊的照片,重點當然也是肯尼迪自己。1968年,詹森專設了白宮攝影官,賦予其廣泛拍攝許可權,一樣,每張照片都是為了「推銷」總統,包括詹森在橢圓辦公室和愛犬一起嚎叫、術後康復和以其魁武的身材威攝其他政客,皆是刻意讓人「窺視全世界最有權力者的內心世界」。
直到川普更是如此。第二任上台,川普再一改首任作風,推出了加強版的總統肖像照,他表情嚴肅,眉毛微微挑起,並借用攝影棚強烈燈光和拍攝後大量的修圖,使之眼神更為銳利,彷彿「賽前的拳擊手」,像是預告了他之後每一行事的激烈手段。
在社群媒體出現之前,白宮已相當擅長透過讓美國公眾目睹總統履行職責的幕後影像或照片,去引導民眾「判斷這個總統究竟是怎樣的人」,如此捕捉細微瞬間的「視覺新聞稿」,雖然也是某種「秀」,很多時候效果又更勝握手微笑之類的陳詞濫調。
所以,看白宮發布的照片,任何構圖、細節,無論如何主角永遠是「美國總統」,或說「美國總統想說什麼」。早在川習會之前,9月白宮曾發佈一系列多達40張韓國總統李在明訪美的照片,其中一張是川普在橢圓辦公室和李在明會面,一樣出現一張川普背對鏡頭照片,桌前的李在明狀似在向川普解釋什麼事情,緊鄰一旁是李在明的幕僚長,翻譯同時站在他後面,桌上一併擺放好幾頂綉有讓美國再次壯大的紅色棒球帽。媒體雖然僅以「照片捕捉到了峰會友好氣氛」描述,但照片其實把該說的全都說了。
回到白宮那張「習近平眯眼笑」,重點當然仍然是川普。一者,依照過去「慣例」,它的作用不只是要人猜測前一張照片裡的「紙條」寫了什麼,還有川普是怎麼讓習近平笑出來,要說它刻意傳達兩國在激烈的經貿、關稅戰後氣氛稍緩,當然說得通,另方面,又或者予人驚訝,川普竟能在公開場合讓向來不苟言笑的習近平出現這樣的表情,那是「誰厲害?」
以及,就像CNN在報導這張照片時寫到:「習近平嚴格控制自己的形象和國內資訊流通,在他統治下,精英政治變得如此不透明,以至於專家們正竭力尋找任何蛛絲馬跡來解讀中國領導階層,從分析習近平言論的真正含義到評估他的頭髮顏色,無所不包」,「美國卻公佈了一些中國民眾不熟悉的習近平照片」。則這是否也存在美方以「視覺新聞稿」表現「主導權」的味道?到今天,中國人廣用的抖音和小紅書,都仍找不到任何錶現習近平和川普(或李在明)輕鬆交流的視頻或圖片,白宮為其展現習近平在中國媒體、社群不能表露的一面,何故?確實也是值得推敲的一環。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