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AI競賽中贏了美國」——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一番「最直白表態」引發廣泛關注。
不過當地時間5日晚些時候,黃仁勛在另一份簡短聲明中趕緊找補稱,中國在人工智慧(AI)技術領域只落後美國一點點,對美國而言,保持領先地位「至關重要」。
「正如我長期以來所說,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只比美國落後幾納秒。美國必須通過持續領先並贏得全球開發者的青睞來取得優勢,這一點至關重要。」他在發佈於社交平台X的聲明中寫道。
當天早些時候,黃仁勛在參加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AI未來峰會時一度直言,「中國將贏得AI競賽」,被外界視為他「迄今為止最直白的表態」(the
starkest comments yet)。
他認為,由於中方放寬了數據中心的監管並降低了能源成本,中國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他點名批評美國各州出台的新AI規定,並稱這可能引出「50項新的監管措施」。他還將這種做法與中方的能源政策進行對比,提到中國本地科技公司能夠以更低成本運行國產的AI晶元替代品。

11月5日,英國倫敦,黃仁勛出席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招待會。 IC Photo
黃仁勛9月末也曾表示,中國在晶元領域僅落後美國「幾納秒」,在晶元研發和製造方面具有極強的潛力。他呼籲美國政府允許美國科技企業在中國等市場競爭,以「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英偉達股價5日下午短暫下跌。不過該公司仍是全球最具價值的企業。上周,它成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英偉達的迅猛崛起與人工智慧浪潮密切相關,其晶元依然是這項技術發展的核心。分析稱,隨著中美兩國競相發展這一新興科技,英偉達的處境變得愈發複雜:它既希望向兩個超級大國銷售產品,又必須在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中尋求平衡。
隨著中國正努力發展自身的晶元製造能力,黃仁勛不久前透露,英偉達在華市場份額已從95%降到了0。「目前,我們100%退出了中國市場。」「無法想像任何決策者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即我們(美國)實施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降到了0。」
10月底,時隔十多年再度訪問韓國的黃仁勛,在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相關活動時,仍心心念念中國市場。
「我們一直希望重返中國市場,我認為英偉達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好。這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也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他還表示:「所以我希望兩國政府有朝一日能夠達成共識,允許英偉達的技術出口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