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 11 月

川普點火 普京怒了 俄外長缺席國安核會 高層恐地震

川普點火 普京怒了 俄外長缺席國安核會 高層恐地震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的資料照。(Shutterstock)

盛傳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因美俄匈牙利峰會破局恐遭撤換,但克宮已否認。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提出全面核試的可能性,但身為他左右手的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安全會議上卻顯然缺席,引發外交政策高層可能改組的廣泛猜測。

但莫斯科若因外交挫敗,而出現內部反彈,那克宮似乎急著將任何內鬨隱藏於公眾視野外。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隨後澄清,這些報導毫無根據,並強調,「拉夫羅夫當然繼續擔任外長」。

綜合外媒7日報導,普京周三召開安全會議,指示高級官員,開始起草可能全面核試的提案。分析指出,這是個重要時刻。一位值得信賴的左右手不會缺席。而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周三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拉夫羅夫「經協調」後,缺席了與普京的高層會議。更令人矚目的是,觀察家指出,拉夫羅夫是會中唯一缺席的常任成員。另一方面,還傳出拉夫羅夫不會率領俄羅斯代表團,出席本月稍晚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據悉普京11月4日簽署命令,任命較資淺的克宮副幕僚長歐雷希金(Maxim
Oreshkin)率團出席。

而拉夫羅夫缺席的消息傳出,距離普京與美國總統川普在布達佩斯舉行峰會破局僅數週。拉夫羅夫是促成這次峰會的俄方主要負責人,但在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通過電話後,峰會被擱置。美方官員說,克宮未改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而川普政府隨後對莫斯科祭出新一輪制裁。

而這激怒了普京,他渴望與華府接觸,不僅在烏克蘭問題上,在核武軍控等其他問題上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外長,令俄羅斯總統顯得軟弱,而普京不是個喜歡受人擺佈的人。

20多年來,拉夫羅夫一直是莫斯科的外交代言人,先前還擔任過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他忠誠地為普京服務,經歷了俄羅斯與西方激烈對抗的時期,從2008年短暫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2014年入侵併吞併克里米亞,到2015年莫斯科介入敘利亞內戰。此外,他還是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的堅定捍衛者。

美俄雙普匈牙利峰會破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恐被邊緣化。

75歲的拉夫羅夫還磨練出一種匹配普京帝國野心的強硬、對抗性外交風格。在最近與川普在阿拉斯加峰會上,他穿著一件印有俄文「蘇聯」縮寫「CCCP」的毛衣現身。但挑釁或許也就只能到這地步,尤其是面對川普政府。川普宣布取消匈牙利峰會後,克宮特使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便飛往美國,進行一些觀察家視為損害控制的行動。

但話說回來,在普京領導下,仍高度重視忠誠與連貫性。例如,去年克宮宣布,撤換長期擔任防長的蕭依古(Sergei
Shoigu)。但他並未因戰場失利而直接被開革,而是被調任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長。即使面對重大挫敗,普京的回應似乎往往只是重新安排牌桌上的座位。

無論如何,總部位於荷蘭的獨立媒體《莫斯科時報》周四報導,普京已將拉夫羅夫邊緣化,他在美國突然取消擬議的布達佩斯峰會後,便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俄羅斯外交部官網顯示,拉夫羅夫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10月28日,當時他在白俄羅斯首都參加了明斯克歐亞安全國際會議。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