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競爭加劇讓位於第二島鏈的美國海外領地關島的戰略地位加重,也讓關島民間掀起究竟是該加入美國成為第五十一州,還是該獨立建國的定位辯論。圖為關島經濟中心塔穆寧的一處海灘。(路透檔案照)
「華爾街日報」七日報導,隨著美中競爭加劇,美國積極將關島打造為太平洋安全戰略樞紐之際,關島民間也掀起一場可能影響美國在該區的軍事戰略與外交立場的定位運動:是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獨立建國,或與美國簽署「自由聯合協定」(COFA)?
關島原住民查莫洛人、退役美軍陸戰隊員山提亞哥支持建州,認為自己曾為美國憲法而戰,卻無權投票選總統,極不公平。關島自一八九八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後成為美國海外領地,雖屬美國但不等同本土,居民為美國公民卻無總統選舉投票權,國會眾議院有代表但無投票權。
建州派關島議會議員帕金森正推動明年十一月舉行公投,選項包括建州、獨立、或與美國簽署COFA。他強調,建州可鞏固關島在美國的地位,使攻擊關島等同攻擊美國本土,並消除外界對美國承諾的疑慮。
波多黎各、華盛頓特區早在爭取
然而,建州並非易事。首先需國會批准,而國會可能不願改變權力分配,因關島若建州將擁有兩席參議員。此外,海外領地波多黎各與華盛頓特區也長年爭取建州,前者已辦過公投,後者法案曾在眾議院通過,關島相較之下尚未啟動相關程序,建州怕是也只能得排在波多黎各與華府之後。
但部分建州派認為,川普總統今年初重返白宮後,曾主張吞併格陵蘭、奪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甚至放話讓加拿大成為第五十一州,顯示此時推動建州正逢其時。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派克指出,川普可能樂於宣布「美國再插一旗」,建州將是驚人之舉。
關獨派批建州是另一種殖民
建州派也認為,此舉將更易取得聯邦資源。但「關獨」派則批評建州是對佔關島四成人口的查莫洛人的另一種殖民形式。考量關島位於抗中第二島鏈,具有重要的美軍戰略地位,美國不太可能同意其全面獨立。相較之下,建州或許更具國安利益,有助改善美國在太平洋島國間的聲譽。
關島智庫「太平洋島嶼安全中心」(PCIS)主任庫柏則支持獨立或簽署COFA,認為這能讓關島在政治上擁有主權,同時維持與美國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