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 11 月

牆外文摘:如何解讀習近平"眯眼笑"照片?

(德國之聲中文網)韓國APEC峰會結束不久,美國白宮發布了相關照片,其中一張是川普和習近平在釜山空軍基地的會晤畫面,特別的是,照片裡川普背對鏡頭,對面的習近平則狀似「被逗得眯眼笑」。台灣「上報」發表文章《習近平眯眼笑照片的主角是川普》,作者李濠仲指出,或許因為習近平模樣罕見,甚少在公共場合露出笑容,所以美國媒體、社群平台焦點多放在習近平身上,又或者在搜尋中國媒體、社群後,發現幾乎沒有什麼人轉發,於是再以「中國人民看不到的那些照片」簡短註解作結。但是照片的重點其實是川普。一者,依照過去「慣例」,它的作用不只是要人猜測前一張照片裡的「紙條」寫了什麼,還有川普是怎麼讓習近平笑出來,要說它刻意傳達兩國在激烈的經貿、關稅戰後氣氛稍緩,當然說得通,另方面,又或者予人驚訝,川普竟能在公開場合讓向來不苟言笑的習近平出現這樣的表情,那是「誰厲害?」

CNN在報導這張照片時寫到:「習近平嚴格控制自己的形象和國內資訊流通,在他統治下,精英政治變得如此不透明,以至於專家們正竭力尋找任何蛛絲馬跡來解讀中國領導階層,從分析習近平言論的真正含義到評估他的頭髮顏色,無所不包」,「美國卻公布了一些中國民眾不熟悉的習近平照片」。李濠仲在文章中指出,這是否也存在美方以「視覺新聞稿」表現「主導權」的味道?到今天,中國人廣用的抖音和小紅書,都仍找不到任何錶現習近平和川普(或李在明)輕鬆交流的視頻或圖片,白宮為其展現習近平在中國媒體、社群不能表露的一面,何故?確實也是值得推敲的一環。

  普京不是獨裁,習近平也經過民主選舉?

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說,「普京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台灣「鏡報」發表文章《「普京不獨裁」的下一句是「習近平不獨裁」》,作者鄭任汶指出,這些話讓人回想起2018年習近平推動修改憲法取消國家主席連任次數限制,以及2019年習近平提出充滿著民主空話,但其實根本連直接選舉都沒有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再對照俄羅斯在2020年通過的修憲公投讓普京得以再角逐兩任總統,讓普京可能再繼續掌權16年。如此邏輯是否讓人感到熟悉?這正是自稱民主但其實是壟斷所有政治權力的獨裁,從毛澤東、蔣介石、普京、習近平等一脈相傳,不需要經過真正具有民主意義的選舉,就可以當總統、總裁、主席,然後再以獨裁的手段,進行高壓治理。

文章指出,直到今天,具有民主意義的選舉,在中國依然是禁忌。鄭麗文們」所代表的正是在台灣內部的策應,一起配合著錯置的歷史敘事,進行祖國統一的精神號召。這是一整套的意識形態戰爭,一切已經不是溫水煮青蛙了,燒燙的滾水正在前面等著,台灣人如果沒有提高戒心,主張維持台灣民主自由體制的我們,在未來每一個人都會是獨裁政權的眼中釘,隨時都有被審判的可能。

  川普搞錯了,習近平也沒做對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川普的對華貿易政策糟透了》,作者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L.
Friedman)認為,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對中國輸美商品全面加征關稅本身是正確的——如今亦然——因為中國在貿易中並未遵守公平規則。中國迫使美國企業與享受大量政府補貼、且在出口製成品領域嚴重產能過剩的中國工廠競爭。有限時效的關稅若運用得當,可為美國製造商爭取發展空間,發展本土替代產業。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有一套全面的戰略——而川普恰恰沒有。

文章說,美國企業正努力與中國的高端製造業出口產品競爭,川普卻讓美國公司更難從國外招聘高技能工人。他加征的關稅推高了美國製造商所需鋼材原材料的成本;他大幅削減政府資助的關鍵科研項目——而這些項目對美國與中國競爭、甚至保持領先地位至關重要;他還對幾乎所有美國的核心盟友加征關稅,而美國正需要這些盟友的支持,通過集體行動對華施加壓力。這完全是一套前後矛盾的戰略。

弗裡德曼同時指出,習近平如今或許握有槓桿,但他同樣在進行一場高風險博弈。通過動用貿易中的「核武器」——即威脅削減稀土出口,習近平雖令世界其他國家感到恐慌,卻也促使美國及其他主要經濟體啟動緊急計劃,尋找中國這些關鍵出口產品的替代來源。這一過程雖需時日,但已然啟動。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世界其他國家絕不會任由中國奪走所有製造業崗位——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開始大幅衝擊藍領與白領工作崗位的當下。中國正面臨引發全球強烈反制的風險。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