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 11 月

史無前例!半年關停1247家 醫院的好日子結束了?

說一個顛覆很多人認知的事情,醫院都不賺錢了,開始大片倒閉了。

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查詢「醫院」,有4400多條記錄。光是2024年,就有1200多條破產記錄。

史無前例!半年關停1247家 醫院的好日子結束了?

而2025年上半年,1247家民營醫院終止運營,平均每天關停7家。2月深圳仁愛醫院,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倒下。3月山東聊城魯西南醫院,北京麥瑞骨科醫院倒下。4月,河南洛陽第一與第三人民醫院合併重組。6月,杭州市婦產科醫院與杭州市兒童醫院,安徽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合併重組。

下半年依舊沒有停止關停的步伐,綿陽開元醫院、長沙南雅醫院、南京江寧悅成中醫醫院等等,接連破產重組。最新的11月8日,黑龍江五常市中醫醫院發布了破產清算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公告。

說到醫院虧損,很多人肯定要直呼三個「不可能」。可這是一個事實,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整體虧損1300億元,參與考核的2508家三級公立醫院中,43.5%處於虧損狀態。

不是人山人海嗎?不是利潤豐厚嗎?錢都去哪裡了?再說一個顛覆很多人認知的事情,我國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7.23
張,而美國是2.8張,中國是美國的近2.6倍。

過去幾年,我國醫院進入了高速擴張潮,從2018年到2024年,醫院床位數量由845萬張增長至1037萬張。

也就是說我國醫療資源很充足,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民營醫院主要以專科醫院為主,吃的是公立醫院不太重視的細分市場,比如男科、不孕不育、康復科等等。

但現在公立醫院為了賺錢,紛紛增設這些科室,不斷提升它們的實力。這就等於直接搶走了2萬多家民營醫院的客源,一些經營不善的就率先倒下了。

不只是民營醫院,中小型公立醫院也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全國人民都想上北京協和醫院看病,河南全省人民都想上鄭州大學附屬醫院看病,這就是現實,大家都相信大醫院的實力。

所以,我們看到鄭州大學附屬醫院已經擴張到了五個院區,規模非常龐大。隨著競爭的激烈,中小型公立醫院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擠壓,一些醫院出現虧損,甚至發不出工資,比如之前新鄉市第四人民醫院,梅州市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為了活下去,有些醫院只能擴大規模來應對,結果是負債纍纍,讓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比如之前有媒體報道說有一家縣級醫院,每個月的收入有90%用來償還債務,只有10%的錢用來發工資,根本就不夠。

除了客源的減少,還有就是利潤的下降。過去都是「以葯養醫」模式,醫藥收入是醫院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長期佔比超過4成。這裡面的操作空間很大,亂象也很多。

所以,這幾年經過取消藥品「零加成」政策,醫用耗材加成政策,推行集采模式,「以葯養醫」模式基本上結束了。

 該圖片可能由AI生成

還有就是監管越來越嚴了,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為,沒有了生存空間。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追回醫保基金275億元,查處欺詐騙保機構2008家。

民營醫院是騙保的重災區,這是它們的利潤來源之一。在監管的重鎚之下,這些醫院直接走向了倒閉。

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醫院大洗牌時代要來了。中小型醫院要麼轉型,要麼被合併,否則生存壓力會越來越大。

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醫養結合示範項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的通知》。通知就明確提出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

隨著老齡化時代到來,養老,康復,或許是它們最好的轉型方向。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