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是位於南非的動物保護區。一架直升飛機盤旋在上方,飛機里的人手舉氣槍,瞄準奔跑中的長頸鹿。
它跑,他追,讓人想起《魷魚遊戲》里的獵殺畫面。
這其實是全網粉絲約8億的、作為全球第一大網紅的Youtube博主MrBeast(野獸先生)在10月26日更新的視頻里的一幕。只不過,他的槍里裝的不是子彈,而是疫苗。
在這個17分35秒的視頻里,他的挑戰是拯救1000隻動物。
首先,給一隻牙齒髮炎的獅子做根管治療,如果不及時處理,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它的心臟受到感染;接下來是瀕臨滅絕的犀牛,為了讓弱小的犀牛免受大犀牛的攻擊,需要把它們麻醉後安置到另一片資源充足的領地;然後是轉移被戰亂摧毀家園的烏克蘭獅子……

MrBeast團隊為非洲母獅實施的根管治療成功緩解了它的牙痛
和MrBeast過往的大部分作品一樣,這次視頻拍攝具備一個對普通人來說「奢侈」且不可思議的主題。比如,25萬美元挑戰減肥90斤?你會為了50萬美元冒死亡的風險嗎?1美元和1億美元的汽車,哪個更酷?在私人飛機上生存100天,我就把它送給你。
27歲的MrBeast原名吉米·唐納德森(Jimmy
Donaldson),是YouTube最大的內容創作者之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慈善家,運營著一個名為「Beast
Philanthropy(野獸慈善)」的頻道,旨在籌集資金緩解飢餓、流浪和失業問題。和開頭提到的「拯救1000隻動物」一樣,他的視頻常常包含精心設計且成本高昂的噱頭和挑戰,並以此來呼籲人們關注慈善事業。

吉米·唐納德森
然而,當慈善冠以「噱頭」的形式出現,人們很容易發現這種做法和常規慈善機構的不同——野獸慈善總是強調數字,場景獵奇,追求效率,展示MrBeast本人的慷慨,但對貧困、疾病、弱勢群體保護等問題的社會成因和長期解決方案討論甚少。
擁躉者說,慈善之舉論跡不論心,至少從視頻來看,一些生命因此迎來了轉機,擔得起一句「先生大義」;但也有人產生了擔憂,慈善是嚴肅的事業,當它變成社交網路上病毒式傳播的娛樂視頻,如何保留它的純粹性?
01
撒錢
MrBeast被稱為全球第一大網紅,光是YouTube賬號就有4.5億粉絲——比整個美國的人口數量還要多,是埃隆·馬斯克在X平台上粉絲數量的兩倍多,比泰勒·斯威夫特在Instagram上的粉絲數量還要多出1億多人。
他的視頻也很少讓觀眾失望,常常達到上億乃至數億的播放量。

吉米長得並非標準的娛樂明星長相,身高一米九六的他,留著紅棕色鬍子,常常把頭髮梳向右邊。他會在視頻封面做出一些誇張的表情,而在視頻里,他擅長用興奮的語氣和幽默的語言來維持觀眾的注意力。
翻看MrBeast的過往視頻會發現,一些看似非常無厘頭的創意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流量——把100個人放在一個大圈裡,最後一個離開的人可以獲得50萬美元;和前任銬在一起生活30天,堅持下來就能贏25萬美元;分別坐上機票1美元乃至50萬美元的飛機,體驗有什麼區別?100個小孩跟世界最強壯的男人對決,誰會贏?
2021年,他甚至復刻了韓國的現象級電視劇《魷魚遊戲》,推出真人版遊戲,並送出45.6萬美元的獎金。據報道,這個視頻在全球播放量超過40億。

吉米·唐納德森的真人版《魷魚遊戲》成為現象級視頻
MrBeast的隨意一期視頻投入可能都高達幾百萬美元,初關注MrBeast的人很難不對他形成這種印象:撒錢、獵奇、土豪。
但吉米·唐納森的人生並非如此。他出生於堪薩斯州最大的城市威奇托市,雙親都是軍人。父母離婚後,他跟著媽媽四處漂泊,最後定居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他性格內向,還患有克羅恩病,被稱為「綠色癌症」,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可能因此,他從小就喜歡窩在房間里看YouTube視頻。
2012年2月,吉米·唐納森也開始在YouTube上更新視頻,但大多關於《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慢慢地,他對賺錢產生了興趣。在他早些年的作品裡,他不停地談論:YouTube博主們怎麼賺錢?大博主們能賺多少錢?比爾·蓋茨賺多少錢?2013年他的視頻里還透露了自己當時的收入,大概是每月30美元。

2011年的吉米·唐納森
2017年一則長達近24個小時的視頻《I Counted to
100,000!》(《我數到了10萬!》)被認為是他作為YouTube博主職業生涯的轉機。20歲的吉米坐在他的遊戲椅上,面向畫質模糊的攝像頭,從1數到了10萬。屏幕右方的字體在當下生活壓力加劇而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顯得格外有諷刺意味,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這個視頻走紅的原因:
「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我很無聊。」
「你沒有自己的生活嗎?」
「沒有。」

2017年,Mr.Beast發布了用40個小時從1數到10萬的視頻
能忍受如此枯燥且漫長的數數,或許我們能在此基礎上理解,為何他後來以近乎瘋狂的成本刺激自己或他人去接受一些離奇的挑戰。
02
「慈善」人設
對於觀眾來說,《我數到了10萬!》這段視頻可以說毫無樂趣,甚至大部分人都看不了幾分鐘就會點擊離開,但讓吉米第一次獲得了1萬美元的商業贊助。這1萬美元是他「慈善事業」的開端。他把這筆贊助資金捐贈給一個陌生的流浪漢,然後記錄下對方的反應,並做成視頻,成就了他的新一輪走紅。

吉米·唐納森將自己第一次獲得了1萬美元的商業贊助捐贈給了一位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更多無厘頭的視頻開始出現:邀請兩個路人隨便給一個人打電話,誰的電話先接通就能獲得1萬美元;吉米訂購了兩份披薩,先送到的人就能得到一輛全新的車;隨機找一個路人,如果他恰好關注了MrBeast,就給他一大筆錢……
MrBeast並非唯一一個通過這種方式成功的博主。TikTok上的Jesús Morales(
Juixxe)發布了很多向街頭攤販捐款的視頻,從而積累了大量粉絲;一貫以惡作劇視頻為創作風格的博主大衛·多布里克(David
Dobrik),也開始贈送豪宅和汽車。
這種模式在社交平台上收穫了相當數量的受眾。據《福布斯》報道,到2021年,吉米已經是YouTube平台收入最高的用戶,當年的收入估計達5400萬美元。
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稱MrBeast為「注意力經濟的莫扎特」。作者說,這種「天分」源自一種幼稚的好奇心,正如MrBeast的視頻標題:被活埋是什麼感覺?我能在一個完全由冰建成的房子里待上24小時嗎?多少卷膠帶可以讓一輛蘭博基尼停下來?這些天馬行空的幻想常常出現在孩子們的腦子裡,不同的是,MrBeast在成人世界將它演繹了出來。

MrBeast挑戰躺棺材被活埋7天
這種「噱頭」式創作也被他沿用到了慈善領域。比如開篇提到的《拯救1000隻動物》,救助長頸鹿的方式是手持氣槍給它們注射疫苗;醫治牙齒髮炎的獅子,他親自上手協助醫生給它做根管治療;解救烏克蘭獅子,並斥巨資包一架飛機將它們運送到南非。
MrBeast將自己的善舉列在社交平台的簡介里:籌集2000萬美元種下了2000萬棵樹;從海洋中清理出了3000萬磅垃圾;讓2000個殘疾的人重新站起來;給1000名盲人做手術恢復視力;幫助1000名失聰者恢復聽力;在非洲建設水井;建造並贈送了100所房子;收養一家動物收容所里的所有狗狗;向慈善機構捐贈數百萬美元。

MrBeast在非洲修建了100口水井
平庸的善舉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1隻動物不算「獵奇」,幫助1000隻絕對算。MrBeast的視頻頁面中常常出現一個計數,以示救助進度。
但這引起了一些擔憂:這些數字就如一種比賽分數,而他所援助的人或動物,在此刻似乎也被「任務化」了。
03
爭議
MrBeast的視頻引起了人們對「噱頭式慈善」的思考。在數億觀眾面前表演的慈善行為,是正當的慈善行為嗎?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社交平台的邏輯要求視頻內容能快速抓住人們的眼球,這並不難理解——而且這有助於快速籌集資金。但與此同時,善舉的意圖和過程也變得模糊起來。
這種「噱頭式慈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4年美國漸凍症患者帕特里克·奎恩與前波士頓學院棒球運動員皮特·弗拉特斯等人發起的「冰桶挑戰」慈善募捐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大量名人響應,籌集到了創紀錄的捐款數額,並推動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即「漸凍症」)的研究。
兩者不同的是,「冰桶挑戰」呼籲有富餘能力的人為弱者貢獻一份力量;而MrBeast將鏡頭對準弱者,進行粗暴的「正能量」敘事,其中很可能忽略了慈善事業本應保護的弱者的尊嚴。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帕特里克·奎因
無論幫助多少在這世界上面臨困境的人都是值得讚頌的。然而,在關於一群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人的視頻中,我們看到的總是感動、快樂、正能量,這是值得警惕的。在上千個或失明或失聰、或殘疾的人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的同時,這背後可能存在的貧困、社會系統和醫療資源的缺失、不平等問題或許被遮蔽了——甚至可以說,製造了一種「被解決」的表象。
比爾·蓋茨曾說過,「慈善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持續的責任與深耕。」作為深耕慈善數十年的知名企業家、慈善家,他始終秉持「系統性解決問題」的理念,他的基金會長期聚焦全球健康與減貧,投入巨資研發疫苗、改善公共衛生體系,試圖從根源上消除疾病與貧困的滋生土壤。正是因為這種持續的、系統的解困的慈善思維和行動,巴菲特才選擇將大部分財富捐贈給蓋茨基金會。
這些頂尖慈善家的實踐告訴我們,真正的公益既需要「救急」的溫度,更需要「治本」的深度。
MrBeast的噱頭式慈善或許為公益打開了流量入口,但慈善的長久價值,終究在於對社會問題的直面與深耕,在於對每一個受助者尊嚴的敬畏與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