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卅日的韩国“川习会”后,中国推动中美交流工作,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两周内发表三次谈话,力促双方经贸与人文关系回升,最近一次抛出“中美人员往来远未恢复元气”,强调欢迎愈来愈多美国民众访问中国。
据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谢锋十四日在“中美交流对话研讨会”上提到,疫情前每年有三百多万中国游客访美、贡献三百多亿美元消费,但今年前八个月仅为一百一十万人次。还有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一年带给美国逾一百四十亿美元经济贡献,但这一群体在美总人数却从卅七点七万峰值跌至廿四点五万,降幅达百分之卅五。
他说,时至今日,受政治氛围、签证入境政策和交通运力等制约,“中美人员往来远未恢复元气,巨大潜力仍待进一步释放”。他强调中国已连续推出过境免签、线上签证申办、入境卡网上填报、移动支付等政策利多,欢迎愈来愈多的美国民众访问中国。
谢锋并喊话美方“应相向而行,尽快打通航班、签证、入境等堵点”,停止对中国赴美人员采取选择性、歧视性措施,切实为两国人文交流“大开绿灯”。
此前据中国方面的通稿,釜山“川习会”时,两国元首同意加强双方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人员往来也是习近平两年前在旧金山“拜习会”上抛出的“五根支柱”之一。
不过近期中国仍常抗议美国对中国民众入境长时间盘查、滋扰或者遣返作为。此外,“科学”杂志六日也指,美国国会准备推出“保障美国资金和专业知识免受敌对研究利用法案”,禁止资助美国科学家与中国的伙伴合作或培训中国留学生,多少影响美中之间往来,但该提案引起高达八百位研究人员公开连署反对。
“川习会”后美方公布双方经贸协议内容,除部分关税取消外,并附带中国采购多项美国农产品、以及芬太尼相关措施,执行状况受到瞩目。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帕特尔上周秘密访问中国,返美后在十三日宣布中国已正式列出并列管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全部十三种前体化学品。另对于中国是否会按美方公布的数额采购黄豆,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十三日表示,中国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将与全球交易伙伴持续深化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