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涼水河鄉清河沿村,一戶村民正在自家院中打井,鑽機轟鳴,黃色的泥漿順著村道緩緩流淌。
當地村民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村裡又多了一口「抽水吸金」的井。
地下水被抽上來,流經裝有活性炭的鐵桶,金子被「吸」附在炭上,廢水排入河道。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經焙燒等工序處理後,就能提煉出黃金。
當地村民將這一過程,稱之為「抽水吸金」。
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多位村民向新京報記者確認,這一現象已持續多年。近年來,黃金價格一路上行。金價上漲的刺激傳導到村裡,「吸金」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調查發現,清河沿村裡用於「抽水吸金」的深井,多數無取水許可證,抽水量巨大,每小時可達數十噸。為了「抽水吸金」,有村民家月用電量高達1萬多度,全年用電量9萬多度,花費近8萬元。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周圍村莊村民家用於吃水的淺井時有抽不出水的情況。
據清河沿村村民介紹,村裡有一座已經停采多年的金礦。有專家認為,村民之所以能從地下水中提煉黃金,很可能與這座金礦有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或與之前金礦的開採方式有關,「用高強度的化學藥物溶解金元素的時候,造成流失,它流到了地下,與地下水混合到了一起。」
「原本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本來可能埋藏在很深的地方,不會污染飲用水或者灌溉用水,但村民們把它們抽上來後,不可能把水裡的所有金元素都吸附乾淨,這樣再排入地下或河裡會造成二次污染。」蘇德辰認為應嚴禁「抽水吸金」,「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它是重金屬。」
他同時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採收益,呼籲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避免造成生態破壞。

▲據村民介紹,目前只有位於清河沿村河北岸的村民家裡,地下水裡含有金元素,河南岸的村民家則無法「抽水吸金」。 受訪者供圖
山村的秘密
10月15日下午,清河沿村路上的人不多,乍一看,這個村子與燕山腳下的其他村莊相似,村道不寬,院落緊湊,秋後的玉米堆在牆邊。
但不同的是,這個村的村民習慣將院門緊閉,並且對進入村裡的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清河沿村管道縱橫,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直通村裡的一條小河,河邊能看到數個大小不一的排水口,不論白天黑夜,這些排水口均有嘩嘩的水流不斷注入這條小河,導致這條流經村裡的小河,下游水面也變得寬闊起來。
一名村民向記者透露了這個山村的秘密,「地下水裡面有金子!」據村民透露,通過管道排入河中的,正是村民淘金後的尾水。
在清河沿村一戶村民的院子里,新京報記者看到,兩隻鐵桶並列放置,高約兩米,每隻直徑約一米,鐵桶上方和下方分別有一根進水管和一根排水管與之相連。

▲清河沿村裡,能看到被隨意放置的鐵桶,一旁黑色的管道內包裹著多根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靠近能聽到嘩嘩流水聲。掀開蓋板可以看到,鐵桶內置一層細密的鐵絲網,並用石頭壓著,桶內裝著黑色物質。
清河沿村村民王亞軍介紹,這樣的鐵桶就是用來吸金的裝置,桶內的黑色物質是活性炭,「就是把地下水抽上來,用活性炭過濾一遍,金子就留下來了。」
「這叫抽水吸金。」王亞軍介紹,由於工藝十分簡單,據他了解村裡有上百戶村民通過這種方式淘金,「河的北岸幾乎家家戶戶都打了深井,晝夜不停地抽水。」
新京報記者10月16日通過航拍畫面發現,至少有十幾戶村民院落里安裝有類似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而有些村民家裡有體積更大的鐵桶,則加裝頂棚進行遮蓋。

▲清河沿村一戶村民家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事實上,用活性炭「吸金」並非新鮮技術。早在1994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一篇研究論文就指出,「近十幾年來,用活性炭吸附法提金越來越被人重視。」其原理是浸金藥劑可以溶解礦石中的金,變成溶於水的金絡合物,能被活性炭吸附,經高溫焙燒後再進行提煉,就能得到黃金。
據村民王亞軍介紹,後續的煉金工藝比較複雜,村民沒有辦法提煉出黃金,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村民會將鐵桶中的活性炭撈出,「先把活性炭燒成灰,再拿去提煉,也可以直接送活性炭去提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青龍滿族自治縣的另一鄉鎮,有專門煉金的加工點,他們主要的客戶正是清河沿村的村民。
10月16日中午,在一處加工點,新京報記者看到院內冒著白煙,屋外地面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當地煉金行業的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黑色粉末正是吸附有金元素的活性炭,正在等待焙燒,「差不多天天都有人燒這東西。」
一位煉金店老闆並不諱言,稱清河沿村來他這裡煉金的村民很多,「有的是,記不住多少,那得上好幾十家。」

▲10月16日中午,在青龍縣另一鄉鎮的一處煉金加工點,記者看到屋外地面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金從何處來?
清河沿村的地下水中為什麼能提煉出黃金?新京報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多位專家,他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與早年堆浸開採金礦有關。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顯示,當地礦產資源豐富,黃金探明礦脈300餘條,年產黃金近3萬兩,為國家「萬兩黃金縣」之一。
清河沿村本村就有一處已停止開採的金礦。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一家香港公司曾披露礦產產權交易信息,其中包括青龍縣清河沿金礦相關內容。文件提到,清河沿金礦自2007年初已停止營運,關閉前具備一定規模的採礦和冶煉設施。生產工序包括籌備堆浸池、堆放礦石、霧化及浸出、活性炭吸附等。
當地村民介紹,礦區持續開採了十餘年,「當年金礦開採時用過葯,工人用藥劑噴淋礦石,再收集含金溶液提煉黃金。」
「這叫作堆浸法。」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該工藝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黃金產量快速提升的階段被廣泛使用,噴洒的藥劑為含氰化物的化學溶液,如氰化鈉或氰化鉀。這些藥劑能將金從岩石中溶解出來,使金以絡合物的形式溶解於水,再通過活性炭吸附或金屬置換等後續工序完成提取。氰化物是劇毒,因此金礦開採和冶煉都會考慮到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蘇德辰表示,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反映出當年尾礦和廢液的處理可能並不達標或者標準不夠高。一方面是當年堆浸過程中若廢液處理不當、排放不達標,含金的化學溶液可能滲入地下水系;另一方面,廢棄礦石堆里化學反應可能仍在進行。

▲位於清河沿村的一處金礦,十多年前已停止開採。 受訪者供圖
清河沿金礦停止開採後,「盜採」並沒有停止。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有人潛入清河沿村小東峪山上的金礦礦洞內,抽取礦洞內積水,並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提取黃金。
其中被告人供述,他曾看到有人在清河沿村大河裡投放活性炭,能以這種方式把河裡的黃金吸附上來,而萌生了去山上礦洞里試試的想法。
在該案中,偵查機關當場查獲村民吸附黃金的活性炭,經檢測活性炭內所含1310克黃金,2018年9月19日市場價為340600元。
多位村民表示,從那之後,村裡有人開始在自家院里打井,嘗試「吸金」。
一村民家年用電量約9.6萬度
「抽水吸金」最大的成本是電費。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裡2024年全年用電量約9.6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的月份單月用電量就超過1萬度,而當地普通村民家裡,通常月用電量只有100度左右,相差近百倍。
記者查詢發現,還有多位村民家的月用電量突然出現大幅增長。比如一位村民家2024年1月用電量為103度,到了2月用電量就驟增到2576度。
新京報記者調查二十餘戶村民發現,多位村民平均每月電費為兩三千元。王亞軍告訴記者,這樣算下來,抽水三個月的電費約一萬元,活性炭的成本七八千元,包括其他成本在內,總成本約為兩萬元。按照目前黃金價格八九百元每克來計算,每一批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煉出二十克黃金,村民差不多就能回本。
據王亞軍了解,村民每換一次活性炭,煉出的黃金「最少也有百八十克」,刨除成本每次最少「也能賺四五萬」。
「抽水吸金」的收益與黃金的價格直接相關。一名向清河沿村村民售賣水泵的老闆,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抽水吸金」是這兩年突然增多的,「去年和今年最多,因為金價高了。」
「現在一年最少掙二三十萬元,大戶都掙上百萬元。」王亞軍說,以前金價比較低的時候,村民核算下成本,發現並沒有賺到多少錢,所以參與的村民就比較少,現在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村裡淘金。

▲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裡2024年全年用電量超過9.5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月份單月用電量超1萬度。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頻繁抽水也導致清河沿村電力告急。
一位村民提供的群聊記錄顯示,今年春節前夕,該鄉變電站工人在群中反覆呼籲村民適度抽水,「請大庄所有抽水戶晚上6點把水泵停了,11點(晚上)以後再抽,如果不停變壓器燒了,誰也用不了電了。」
王亞軍提到,由於村民用電量較大,此前經常出現跳閘現象,因此短短兩年里,村裡的變壓器也增加了四個。
國內一位供電公司的內部人員表示,這樣的情況屬於異常用電,當地供電公司應該採取限電、停電措施,村民使用水泵「抽水吸金」也超出了居民家庭生活用電的合理範疇。

▲清河沿村裡,近兩年新裝的變壓器。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井越打越深,泵越換越大
今年10月,國際金價破位上行,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再創新高。10月17日,多家銀行的投資金條報價首次突破每克1000元。金價上漲的刺激,迅速傳導到村裡。
為了多「吸」一點兒金子,村子裡的井越來越多、越打越深,泵換得更大,活性炭換成了吸附能力更強的高標準炭。「抽水吸金」似乎成了一場地下的「軍備競賽」,也帶火了一整條生意鏈。
新京報記者走訪周邊地區一家水泵店時發現,店老闆一聽來的是「清河沿村村民」,便笑著表示明白來意,「選金的。」另一名水泵店老闆表示,村民們需要的都是大流量的水泵,「水壓越大,抽金子越多。」
隨著水泵一趟趟運進村,鑽機的轟鳴聲也變得頻繁。
一位打井隊負責人表示,清河沿村裡的井深從五十多米到一百四五十米不等,多數為八九十米深。他們打井按米收費,現在每米一百多元,為了「抽水吸金」打井的口徑比普通農戶的吃水井要粗一些。
當被問及在村中打井是否向水務部門備案時,他表示自己有打井資質,但一年干那麼多活,「老百姓打吃水井哪天天報備?」
這位負責人坦言,大家心裡都明白清河沿村打的不是吃水井。至於清河沿村為何有那麼多井,在他看來,問題在於監管不嚴。他認為,如果相關部門嚴懲擅自打井,村民就「消停了」。

▲在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的電線杆上,隨處可見打井的廣告。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隨著「吸金」人群增多,賣活性炭的生意也有了競爭。
一位賣活性炭的商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幹了四五年,往清河沿村賣活性炭的不止一家。
他介紹稱,自己曾在村裡做過試驗,比較過不同原料活性炭的吸金效果,「清河沿村現在都用杏核炭,不用椰殼炭,都是當時試出來的。」他說,村民一般一到三個月更換一次活性炭,周期長短取決於各家工藝,有人一個月就能「出一次金」。
並非所有清河沿村村民都在「抽水吸金」,但整個村莊都在承受缺水的「代價」。
由於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抽水,「抽水吸金」的耗水量巨大。清河沿村村民張浩翔表示,正常村民家中大多使用小型水泵,每小時抽水5噸左右。而「抽水吸金」的村民用的水泵功率更大,以每小時抽水量約為15噸的水泵為例,一台水泵一天就能抽水360噸,三個月下來就能抽取三萬噸地下水。
在王亞軍的記憶里,清河沿村從來不缺水。他家中一直靠井吃水,但今年枯水期時,井裡抽不上水,持續一個多月,只能從村外面運水回來,直到雨季時降水多了才好一點兒。
另一戶村民也表示,當時他家井中抽出的水帶有泥沙。他認為,這就是大量「抽水吸金」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的結果。
在一個清河沿村交流群中,有一條清河沿村村委會5月5日發布的信息,其中提到,「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在這關鍵時期,抽水戶還大量往外抽水,現在水井乾枯戶已達到50多戶。」
專家:盜採地下水涉嫌違法,會產生二次污染
8月5日,青龍滿族自治縣水務局對當地一名村民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材料顯示,該縣村民王某在未取得取水許可證的情況下,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間斷抽取地下水,平均日取水量約30立方米。依據《河北省水利領域行政處罰裁量權執行標準(2024版)》,水務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拆除取水設施,並處以2.3萬元罰款。
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位王某同樣是在「抽水吸金」。
他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一名清河沿村村幹部曾在村民群中轉發「關於立即停止抽水『吸金』違法行為告知書」,落款為涼水河鄉人民政府,時間為2025年8月13日。
通知稱,清河沿村「抽水吸金」現象愈演愈烈,已嚴重影響地下水安全,並提到縣水務局此前已對三撥子鄉王某「抽水吸金」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罰,要求村民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拆除相關設備,縣局各部門將開展聯合執法,否則將被限電停電並追責。
但10月下旬,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村民不僅沒有停止「抽水吸金」,反而仍在不斷開挖新井。

▲新京報記者獲悉,當地鄉政府曾發布一份《告知書》,呼籲村民停止「抽水吸金」,不過實際效果有限。 受訪者供圖
有當地村民表示,「抽水吸金」之所以如此暴利,是因為村民一直在無償抽取地下水。有村民認為,如果把地下水的成本核算進去,村民便不會有那麼高的淘金熱情,「這屬於盜採國家資源吧。」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教授王炳文表示,過量開採地下水還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輕則使地表出現裂縫、泉水斷流,重則引發地面沉降。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提到,我國水資源與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在未取得有關部門許可批准的情況下大量抽取地下水煉金,屬於對國家資源的盜採。
我國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他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中規定,除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外,一切直接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
楊朝霞提到,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情形,屬於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然而以煉金為目的抽取地下水且年抽水量達十餘萬噸,超出前述規定設置的取水上限,該行為可能涉嫌多重違法。
他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未經許可擅自取用地下水、私自提煉黃金,均屬違法行為;若造成生態破壞或情節嚴重,還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非法採礦罪。同時,大量抽水導致其他村民生活用水困難,屬於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行為人因此可能同時面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及刑事追責。
蘇德辰則認為,「抽水吸金」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應該嚴禁這種行為,「抽水吸金後的廢水沒處排,只能排到附近的地表或者是地下,用生態災難來說有可能都不過分。」
蘇德辰解釋,地下水是分層的,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原本在很深的地方,可能不影響飲用水或灌溉用水,但人為將深層被污染的水抽出來,其中的金元素並不能被活性炭全部吸附。
讓蘇德辰擔憂的是,村民們「抽水吸金」後排出的廢水直接流入附近的河道,會把污染擴散到其他區域,「裡邊是有各種各樣有害的元素,包括金元素,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人不能夠直接吸收,會在身體中造成積累。」
蘇德辰還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採收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否則可能被非法個人或小企業利用,進而造成生態破壞。